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最近,美国海军和海洋大气局联合汇编的报告书称,潜艇声纳发出的声音是造成海豚等海洋哺乳类动物成群结队上岸死亡——“集体自杀”的根本原因。并首次得出这样的结论:强爆炸声以外的声音也会给海洋哺乳类动物带来巨大伤害。2000年3月,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海域,举行潜艇声纳搜索训练后不久,有16头海豚等小型鲸类动物上岸,其中7头死亡。对死亡海豚解剖的结果表明,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听觉、发音器官四周组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海洋,至今人类身上的各种器官和生活习惯都明显留有海洋印记。近年来又有“水晶宫”、“海底船”、“麦克”的种种离奇的发现,不免发人深省:人类从海洋里爬上岸来时,是否还有一支仍留在大洋深处的“海底人”……  相似文献   

3.
“它看起来似乎是拔去了一个巨型塞头,放干了全世界海洋的水。”这是美国地质观测所的科学家们对威廉姆·海克思比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评述。这位36岁的地质学家成功地将卫星测得的数据转换成绝妙的海底结构地形图,面积达19平  相似文献   

4.
徐双华 《航海》2002,(6):17-17
“太空站”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你听到过“海洋站”吗?这其实是与“太空站”一样起探索作用的海底永久栖息地,它的命名是“海底特质综合研究”计划。 “海底特质综合研究”的代号叫做“绿洲”,目前虽然只是一项提议,但前景异常广阔。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海洋浩荡宽广,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一这个神秘的世界,千百年来一直在招唤着我们,尤其是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多少年来,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潜艇远航训练的拿手戏。然而,具有海下“蛟龙”之称的潜艇,却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屡次发生训练事故,不知有多少英魂长眠于海底。因此掌握潜艇逃生术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航海》1989,(1)
海洋温度差发电辽阔的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这从能源方面来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在热带地区,每天在23×10~6的海里约有相当于250×10~9桶的石油热能被阳光蒸发掉。因而,海面和海底低温部之间产生了24℃的温度差。利用这种温度差发电的机器就叫做海洋温度差能变换器。  相似文献   

7.
科海拾贝     
《航海》2002,(5)
法最先进机器亮相 由法国ECA企业生产的,名为“阿利斯塔尔”的海底机器人,于今年6月在第二届国际海洋技术沙龙上亮相。据称,这个被誉为新技术杰作的机器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主型海底机器人。 “阿利斯塔尔”海底机器人的作用是探测深海中的物体,如海底输油管道、海底电缆以及海上油井等。它能够在3000米深的海底工作,并可携带100千克重的设备航行24小时以上而不需要重新充电。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巡洋舰连连被炸沉。水下听音设备反映:只有海洋动物发出的噪声,从没听到鱼雷发射声。后来抓到一个日本敢死队员,真相才揭开。原来早在战争前,日本就录下了美国海湾动物发声资料,后模仿这种发声,制造了鱼雷发动机。战后,美国积极从事“水下动物部队”的建设。早在六十年代,美国海军就有海豚部队。1974年起,美国海军开始把海豚训练成“海军武器系统”。他们利用它找回沉在100米海底8厘米直径的失落物,利用它发现导弹发射合和潜艇,让它携带二氧化碳的针刺插入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航海》1997,(3):22-25
鲸类所以被称之为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各位读者看了下面的形象比喻,那一定会说:“非它莫属!”。最大的鲸其身躯有四辆汽车那么大。你爬到它的背上可以直接进入一幢楼房的二楼。它的舌头和一头成年的大象一样重,它的骨架重达二十多吨,肉重五十多吨,脂肪重二十多吨,各部分重量加在一起有一百三十多吨。如果把它放在天平的一靖。那么在另一端必须放上三十六头大象或放二千五百个人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这就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的巨大形象。  相似文献   

10.
徐双华 《航海》2006,(1):22-22
美国科学家称,沉积在海洋底部的黏土完全能够担当原始生命(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孵化器的重任。正是这些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后来成为史前遍布全球海洋中的“营养高汤”的基本成分。有些科学家认为,海洋中有机分子的泉源是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口也会产生有机化合物,如甲醇。然而,这种观点不攻自破。因为在有水热源的条件下,海水的温度可达300至400摄氏度,而甲醇在温度达65摄氏度时就会沸腾并开始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这说明,要么这一说法完全不可信,要么是在海底还存在着某种机制能防止甲醇在热作用下分解。而能够充当甲醇保护神的便是海底的黏  相似文献   

11.
徐双华 《航海》2001,(4):23
英国桑德兰大学海洋地理学家尤德教授在英国北海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令人心惊肉跳的“百慕大地带”,已有多艘航行经过该地带的船只莫名其妙地突然下沉,而飞越该地带的飞机(特别当低空飞行时)也可能无缘无故地发生爆炸。 尤德认为,在这个位于“炮台油田”附近的新“百慕大”的海底,有一个巨大的海底沼气喷口,  相似文献   

12.
曾经草木茂盛、动物成群的黄东海大平原,现已变成了浩淼无际的滔滔大海。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洋深处,竟沉睡着一片神奇的古陆。 日本列岛将要沉没 1977年9月至12月,一支由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前苏联等多国海洋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海洋考察队,在执行国际深海钻探计划的第56和第57航次时,“格洛玛·挑战者”号考察船在日本海沟及其附近海域的十多个地方进行  相似文献   

13.
何京 《航海》2004,(1):9-9
“斯洛克姆12号”是由美国最大的独立海洋研究所——伍兹霍尔研制的最新式海底探测机器人。2003年8月,“斯洛克姆12号”进行水下试验,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下水,向海洋远处进发,对该地区的海洋大陆架进行勘探。看着“斯洛克姆12号”从海底发回的连续信号,负责研制它的科学家兴奋地说:“它们在水下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4.
海洋深处4527米是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这海的底层处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日本高科技潜水船“深海6500号”又究竟如何潜向压力超过650大气压的海底的呢?请看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深海开发技术部高川真一先生与女记者宫川雅代的谈话。从谈话中我们可大致了解一些深海调查的概况。宫地表的70%是海洋。“深海6500号”潜入海中执行调查任务,因此是否可以说它是一艘潜水艇。高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我认为还不如说是把气球巧妙地转用在海中更恰当。宫这怎么来理解呢?气球是在空中向上运动,  相似文献   

15.
宁馨 《航海》2001,(1):16-18
有史以来“头一遭” 一座休眠多年的海底火山,在人们事先没有掌握预兆的情况下,在一群热望它喷发的人们面前,如约喷发;此后它从深深的海底猛然窜出,耸立在渴望它出现的人们面前。 最近,经研究人们邂逅罕见自然现象概率的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富于幻想的。在科学幻想小说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海洋幻想作品。这一传统,是著名的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首先开创的。有人说:“海洋是凡尔纳小说的象征”,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在他的作品中,海洋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的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海底两万里》三部曲,就是一阕壮丽无比的大海的幻想之歌。除了大量航海小说外,凡尔纳的海洋幻想作品中,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命题。他的第一个重要的海洋幻想,是把潜艇引到社会公众面前。让人们认真考虑,这种奇妙的水下交通工具,在未来生活中使用的可能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根据沿海海洋动物的行为反应,可以推测海上风暴的来临。例如,水母在风暴到来前,早就远离海岸,逃往海洋深处。以前,科学家们认为,海洋动物是根据风和浪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次声振动,即所谓“海洋之声”来预报风暴天气的。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永久居住在深水的,特别是水底的海洋动物是接受不到次声低音波的。首先,次声低音波很难从空中穿入水中;其次,沿岸水底层的噪声波,包括次声波段上的噪声级相当高。但是,许多海洋动物却能预感风暴的来临,及时远离海岸,就连水母、魟等不大活动的海洋动物都具有这种能力。那么,它们究竟凭什么信号预感到可能发  相似文献   

18.
与陆地上一样,海底世界同样有着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而征服海洋深处,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一些国家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1996年,由我国科学家自行研究制造的深潜机器人,进行了深潜6000米深度的科学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深海开发工作正在进入急起直追的起步阶段。 深海是指6000米以下的海  相似文献   

19.
王壮凌 《航海》2003,(4):12-13
美国麻萨诸塞州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水下滑翔机,能够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的能量作为“水下飞机”的动力能源,可以实现几年内翱翔在海洋,而不受海洋深度与距离的限制。 目前,这种滑翔机己通过了试验与测试。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智能滑翔机可“定居”海洋,定时提供给人类关于海底世界的一切变化和资料。  相似文献   

20.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4,(11):42-45
当前,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太空探索,这当然有必要,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人类热衷于研究其他星球的同时,对地球本身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至少对地球上的海洋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正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西尔维·埃勒所说,“我们关于海底的知识还不如火星的多”。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新的海洋大战一触即发。前不久,记者在杭州采访了中国海洋物理学家苏纪兰院士,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海洋画卷在记者眼前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