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下井清 《中国航海》1989,(2):94-96,74
根据“船舶稳性规则”、“满载吃水船规则”,“动力渔船的性能标准”,对20总吨以上的渔船规定了稳性的必要条件,不满20总吨的小型渔船,也在“小型渔船安全规则”、“小型渔船安全基准”中规定了稳性的必要条件。尽管渔船符合这些稳性的必要条件,确保了渔船的安全性,但每年的渔船海难事故,尤其是翻船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本文就1987年以来北海道19.9吨型和124吨型典型渔船从事渔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渔船的稳性、气象、水文等宝贵的资料,对渔船安全航行提出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1988年似乎是充满灾难之年。孟加拉国的2/3国土被水淹没。连首都达卡机场的跑道上都进了水。孟加拉国政府为特大水灾不得不向世界各国求教。此外,世界上海难、空难事故又连连发生,其惨象通过电视传向全世界。其中7月23日午后3点37分突发的日本潜艇“滩潮号”与日本渔船“第一富士丸”的相撞事故,顷刻间使30条宝贵生命葬身海底。对这一惨祸,大家还记忆犹新。当时,新闻媒介指责潜艇失误,而同情渔船的遭遇。  相似文献   

3.
公元1684年(清康熙廿三年)清政府开启海禁之后,经过近二百年的反复和曲折,大清皇朝的海上航运业终于缓慢地形成规模,趋于活跃,日渐兴旺。但是,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和设备状况,海难事故也相应增多,“行船跑马三分险”成了当时报刊上海难事故报道中的一句常用语。许多有识之士对于海难事故的增加,日益关注。创刊不久的《申报》,本着“以冀日后备舵工有所措手”和“庶启此以往海船相撞之祸得以少息”的良好愿望,于同治癸酉年六月(公元1873年7月),特地翻  相似文献   

4.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3):32-33
东方泰坦尼克江亚轮事故时间:1948年沉没的“江亚轮”及打捞现场在1948年的中国上海附近,东方的泰坦尼克号“江亚轮”沉船事故是中国航运史上最大的海难事故。江亚轮原名“兴亚丸”,是1939年日本东亚海运株式会社建造的客货两用轮。  相似文献   

5.
渔船海难、海损事故的发生,通常与海域、海况、季节和气象条件有关,也与船员的驾驶技术及渔船的结构、性能、设备、材料等有关。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渔船海难、海损事故的特点,我们选择了我国北方三个国营海洋渔业公司和一个经济力量较强的渔业公社,以及东海、南海之滨各三个单位作为典型的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这十个单位选自渔业产量最大的省市和我国海岸线的两端及中部地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12月8日发布了水密门安全警报,强调了适当维护和关闭水密门的重要性。在过去的两年里,USCG曾发布过两项类似的安全警报。这与不当使用和维护水密门造成的持续海难事故有直接关系。如果正确使用水密门,超过42%的渔船海难事故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的。针对此类事故,USCG对船东和船舶提出三项建议:一、定期检查船舶所有水密门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日本周围海域从事运输、渔捞的船舶甚多,海难事故层出不穷,每年损失巨大的财产和宝贵的生命。为了在发生海难时进行有效的搜索救助,海难救助机构确切掌握船舶动态是极为重要的。美国于1958年建立了名叫“安巴”(AMVER)的船位通报制度,许多难船及时得到获救。《1979年关于海上搜索及救助的国际公约》于1985年6月22日生效。该公约也要求各缔约国设立这种船  相似文献   

8.
航务快讯     
日本将对进出日本湾的外国船实行监督 日本海事新闻报导:近来在日本沿海多次发生海难事故。因此于今年4月至98年3月安排专门负责PSC的“外国船舶监督人”来监督进出日本港湾的外国船舶。(明)  相似文献   

9.
刘少才 《珠江水运》2010,(10):77-79
我们常说:“人是最宝贵的”,任何事故的大小,包括矿难、海难、空难、交通肇事等,总是以损失多少人来衡量。自从有船那一天起,海难总是相伴相随,倘若损失一艘货船,也就是二十几个人遇难,消息很快就会“石沉大海”。但要是客舱遇海难那死亡就是几百或上千人,海难也会称之为“大海难”,船也会成为“名船”,客船“爱沙尼亚”号就是这样出名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我国自已建造的“跃进”号万吨轮,满载着货物在驶向日本的途中,不幸触礁沉没。事后英国一家海上保险公司,根据保险书的“全损”条款,赔偿了这一损失。海上货物保险是怎么一回事呢?什么情况下该如何赔偿呢?作为一个航海者,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处理海难事故的方法上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烟台北部海域大风与海难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台北部海域海难事故与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对海难事故特点、大风天气出现的频率及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烟台北部海域恶劣天气多发,海况及气候条件复杂,是我国发生海难最为密集的区域,恶劣的大风天气威胁海上船舶尤其是客滚船的安全,是造成海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海难事故特点1、海难事故原因据对1990-1999年海事资料及1999~2005年客货滚装船6起海难事故原因分  相似文献   

12.
4月5日夜,浙江台州沿海发生了一起重大海难,一艘渔船与一艘马耳他籍货轮发生碰撞后沉没,渔船上6人全部失踪。近年来,随着航运经济和海洋渔业捕捞的快速发展,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明显增多,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也给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令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3日,一个全世界为之祈祷的日子。埃及红海海域,正上演一场1400多人挣扎在惊涛骇浪之中的海难悲情剧。埃及客滚船“萨拉姆98号”的起火倾覆,再次将“海难”这个揪心断肠的关键词推上信息海洋的浪尖。在这个信息和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此种毫无新意的悲剧仍然不断上演,难道无辜的生命真的无法摆脱海难的厄运?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轻易地获取这次海难的“真相”资料,但我们最需要关心的是:到底是哪位拙劣的导演,让惨烈的海难悲剧惊人地翻版?联系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有着惊人相似的海难事故,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88,(7)
海难呼救将启用人造卫星以往,在发生海难事故时都使用SOS呼救信号,但救援速度慢,为此由131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海事机构决定于1991年启用利用人造卫星的海难报警系统“EPIRB”。  相似文献   

15.
三渔民攀附铁锚返人间 1990年4月初,在海滩中失踪数日的广东渔民陈芝院、李书吉和陈应豪三人安然返回家乡。他们三人是3月22日驾船出海捕鱼的。24日黄昏,听到大风预报的广播后,他们即从台湾浅滩海域开始返航。25日凌晨约2点钟,渔船行至福建兄弟屿海面,因雾大能见度太低,被从印度开往南朝鲜的香港货轮“华美”号撞中左舷中后部,渔船迅即进水下沉。渔船上6位渔民齐声呼救,但因货轮机器的轰鸣声,将他们的呼声淹没了,无人知晓发生了海难事故。在渔船即将沉没的危急时刻,船长陈芝院大喊:“谁能爬上货轮就爬上去!”李书吉伸手刚好触摸到货轮的大铁锚,随即果断地纵身攀附上去。接着,陈芝院船长也爬了上去。第三人陈应豪,刚要跳上铁锚,渔轮就被前进中的货轮冲开。已爬在铁锚上的陈、李两人赶紧一人抓其衣领,一人抓紧左手,象老鹰抓小鸡似的将双脚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海运、渔业发达,近年海上旅游业掀起,海难事故层出不穷。为此当局非常重视海难救助活动。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国家与民间相结合的海难救助体制。一、海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救助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遇难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为了及早获取海船遇难信息,力求得到最佳救助效果,日本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客滚船从烟台驶往大连途中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造成282人遇难,仅22人生还。此次特大海难事故是一起在恶劣的气象和海况条件下,船长决策和指挥失误,船舶操纵和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系固不良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海上最大的一起海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时至今日,“大舜”号海难已过去整整十年,“死者已矣,生者何堪”,我们从“大舜”号中吸取的沉痛教训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1月24日,山东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车客滚船“大舜”轮,在恶劣天气和海况条件下,船舶操纵和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和系固不良,导致“大舜”轮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282人遇难。这一特大海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海上最大的一起海难事故。  相似文献   

19.
高杰 《中国海事》2006,(4):39-42
一、事故背景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海难事故,几乎每一起海难事故都与客滚船有关。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的重大事故。2006年2月3日,载有1400多名乘客和船员的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在红海沉没后,仅有400多人获救。2005年2月19日,孟加拉国“马哈拉杰号”渡船在从达卡前往东南部城镇坚德布尔的途中遭遇热带风暴沉没,造成至少154人死亡。2003年7月9日和2004年5月23日,孟加拉国的梅克纳河分别发生三次船难共造成约600人遇难。1994年9月28日,芬兰海域“爱沙尼亚号”客轮在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途中沉没,船上852人遇难,这是欧洲在和平时…  相似文献   

20.
世人皆知的“泰坦尼克”号大海难发生在1912年4月15日,共1523人葬身海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海难。其实,20世纪最大的海难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1987年12月20日发生的菲律宾客轮“多纳·帕斯”号大海难.约3000人丧生,是真正的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海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