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有钦 《水运工程》2004,(12):76-79,102
对沙坝泻湖海岸潮汐通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南方沙坝泻湖水道稳定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破波带内三维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体系,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波浪、波生底部离岸流、非粘性泥沙运动及地貌演变等动力机制。通过波浪水槽实验实测水、沙及地形数据验证,所建模式可有效模拟破波带内底部离岸流、泥沙运动过程及离岸沙坝的随时间迁移规律。模拟成果表明波浪破碎后引起的波生流系在破波带内形成一个时均垂向环流结构,其中底部时均流向指向外海,表层则指向近岸,靠近破波点处,底部离岸流的流速逐渐降低。在时均垂向环流体系的输送下,破波带内被波浪掀起的床面泥沙在底部离岸流作用下持续向外海输送,并在破波点附近堆积形成沙坝。沙坝的形成改变了局部波流场结构,在波浪的持续作用下逐渐向外海运移直至剖面达到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3.
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粉沙质海岸、河口、岛群泥沙运动规律研究的新突破,沿海深水港口、航道和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的新进展,新材料的开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深入分析港口建设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论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和复杂自然条件下沿海深水港口、航道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陆连岛,是地貌学上的一个专用术语,指由连岛沙坝与大陆相连的岛屿。其成因,或由沿岸泥沙流的泥沙从陆向岛堆积,或因岛屿受波浪侵蚀,碎屑物质由岛向陆堆积,逐渐使岛与陆相连而形成。它既可形成于沿海,也可形成于湖泊近岸地带。在我国山东半岛的北部沿海就有三个著名的陆连岛:龙口市的屺姆岛,荣成县的龙须岛和烟台市的芝罘岛。其中,尤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规则波作用下沙质岸滩的形态变化,在波浪水槽中构建沙质岸滩剖面的演变过程。发现在规则波作用下,沙质岸滩会出现沙坝峰,存在从单一沙坝峰到双沙坝峰的演变过程,且沙坝形成后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时间变化存在离岸和向岸的往复运动。探究水深、周期和植被覆盖对沙质岸滩变化的影响,对其最大冲刷深度、最大淤积深度、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显示,水深的增大会导致沙坝向岸运动,周期的增大会导致岸滩趋于紊乱,植被覆盖对岸滩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龙口港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兼具山东半岛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区位优势,是国家确立的全国沿海18家区域性重要港口之一。港湾北有屺姆岛连陆沙坝为屏障,水深腹阔,不淤不冻,是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之地。 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调,漕粮人海,形成龙口港商船云集,海运兴旺之势。明洪武二  相似文献   

7.
天津新港抛泥地的泥沙运动以往研究较少,其泥沙运动对航道的影响不说,本文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抛泥区的潮流特征、泥沙运动规律作以分析研究,并首次在国内试用中子活化技术对底沙运动进行了示踪测定。  相似文献   

8.
黄才安  严恺 《水道港口》2002,23(3):105-110
泥沙运动理论种类繁多 ,众说纷纭 ,这给泥沙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按各学者研究泥沙运动所引起的水流强度指标 ,对泥沙运动理论的流派地行了划分 ,分为力学派、运动学派和能量学派。在理论上 ,各学派均可表示成统一的形式 ,根本区别在于各学派对于阻力系数对泥沙运动影响上认识不一致。在运用上 ,除个别问题外 ,对各学派的优劣存在较大分歧 ,特别在预测输沙强度方面 ,虽说能量学派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与泥质和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不同,因为对其认识不足,唐山港在建设初期,遇到了航道骤淤,集中淤积等问题,随着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对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挡沙堤也随认识的深入多次调整,最终圆满解决了航道回淤问题。本文重点介绍唐山港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研究及挡沙堤平面布置的变化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侵驱动下的胶州湾沙脊-水道体系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州湾作为一个半封闭的基岩海湾,湾内、外均发育了较为完整的沙脊-水道体系。胶州湾外从崂山头到大珠山咀沿线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时(-20m)由波浪向岸输沙形成了古滨面沙坝,在随后的全新世海侵过程中,古滨面沙坝受到潮流动力的强烈改造,形成了南沙、大竹等沙脊和竹岔水道等,而赤岛沙脊、沙子口连岸沙坝等则是古滨面沙坝近岸部分的残留沙体;胶州湾内的沙脊-水道格局受到全新世海侵前原始沟谷地形的控制,海侵后沟谷被淹没成为涨、落潮通道,而沙脊则是由海侵前胶州湾入湾河流的"河口沙坝"或者"河口远端坝"等堆积而成;现代胶州湾沙脊-水道体系的演变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水港位于海南澄迈湾东水泻湖内。针对东水深水港的开发建设,采用自然条件分析、岸滩演变分析、悬沙运动及岸线变化卫星遥感分析、潮流泥沙数模计算等手段,对海南澄迈湾及东水港的水动力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水动力泥沙条件考虑,澄迈湾东水港具备开发建设成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A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Ria de Aveiro lagoon, Portugal. The application consisted in the study of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the residence time as well as the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lagoon. High residence time for particles situated at the far end of the main channels points out that they are retained for a long time and tend to remain there, with high probability of being deposited into the bed. Low residence time for the central areas implies that the particles are flushed out more rapidly toward the lagoon mouth, revealing that the water and the particles exchange are very effective there. Although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due to the rivers induces an overall transport toward the lagoon mouth,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s due to the winds induce particular circulation patterns (clockwise or counter-clockwise eddies) at some locations of the lagoon, depending on the wind dir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along the main channels are induced by tidal asymmetries (resulting in areas of ebb and flood dominance), as well as by the wind stress and rivers runoff effects. They contribute, in general, to increase the sediment export toward the ocean, although the wind stress may induce currents and circulation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tidal currents. High turbid zones are observed for strong tidal currents, associated with tidal asymmetries, as well as with high rivers runoff. The erosion–deposition budget indicates a tendency for sediment accumulation at important areas of the lagoon, namely the shallow ones.  相似文献   

13.
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形态、形成时间、生成机制、粒径分布和物质来源、沙洲演变和水道稳定性等方面简述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上千年前因泥沙进入辐射状潮流场而形成了体积庞大、呈辐射状分布的沙脊群。在复杂的潮动力作用下,辐射沙脊群呈现外部冲刷、中心淤积,各潮汐汊道趋于稳定的演化特点。提出今后可以将地质研究和水动力研究相结合,在潮流场模拟中加入泥沙模块,运用长周期数值模拟技术重现辐射沙脊群形成和演变的全过程,以弥补现有研究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理量守恒的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三维粘性泥沙运动及回淤数学模型。平面采用无结构三角形网格划分计算区域、拟合复杂海岸边界,垂向采用坐标变换技术,适应不平坦海底地形。以天津港港内泥沙回淤为例,模拟三维粘性泥沙的输运过程,得出了港内垂向分层潮流流场、垂向含沙量变化、淤积历程及淤积分布。结合实测地形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为研究三维泥沙运动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洋山港区通过堵汊吹填兴建了北港区,边界条件的改变对海区流场结构以及泥沙运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地形的冲淤,通过应用"ADCP测沙"技术,对洋山港区悬浮泥沙的运动有了总体认识。分析成果表明:洋山港区含沙量分布涨落潮略有差异;主通道涨潮挟沙能力大于落潮,南北汊道的落潮挟沙能力大于涨潮;洋山港区输沙量大进大出,大潮微冲,中潮冲淤基本平衡,小潮淤积,相对而言,涨潮动力对洋山港区的地形演变作用较大,即涨潮从东部带来的泥沙,部分淤积于港区的西南部,其中又以小潮对淤积的贡献为大;南北岛链间现存的3个汊道分泄主通道下泄泥沙、减轻港区淤积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从河口近岸悬沙浓度的影响因素入手,在收集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悬沙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悬沙浓度变化与多因子响应高精度三维数值模型。以黄茅海水域1992年11月15日—19日实测水流、泥沙、风等资料为基础,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河口水流泥沙运动,且计算稳定性好、精度较高。水流、泥沙运动验证成果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潮流和悬浮泥沙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模拟某挖泥工程中悬浮泥沙的扩散输移过程,并应用非结构网格的有限单元法进行离散求解.该模型结合工程实际,采用连续线源模拟挖泥过程中的增量悬沙,以揭示其在开挖过程中扩散输移的机理,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丁坝是整治海岸侵蚀的主要结构物之一。如何在特定的水动力条件和泥沙条件下建设具有岸线防护功能的丁坝,对整治海岸侵蚀具有重大意义。用数值方法研究丁坝建设后近岸的波浪、水流及泥沙运动,从近坝泥沙输沙率及近坝水流的变化分析探讨丁坝长度与角度的选取,得出不同沙滩坡度、波高、波向下沿坝裂流情况和近坝泥沙运动情况,并给出丁坝长度与角度的选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洋山港海区悬浮泥沙运动遥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华  许家帅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3,24(3):126-128,136
利用卫星遥感图片对洋山海域悬沙分布规律及运动趋势以及杭州湾、长江口泥沙运动对洋山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口下泄泥沙不会直接影响到大小洋山海域;洋山港海区高浓度含沙水体一方面受到杭州湾涨落潮水流携带高浓度泥沙的影响,另一方面水流围绕岛屿形成复杂回流区也造成局部高含沙,岛屿效应引起的局部高含沙是杭州湾岛屿群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