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采用高架单轨方案的电动旅游车,它配置有变频器和三合一电机,可以实现半自动控制;安装了空调与电动塞拉门;配备有橡胶充气轮胎和橡胶减振弹簧的铰接式动力转向架,降低了车辆的低频振动;它采用的电阻能耗制动和失电制动相结合的双重制动保证了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俄罗斯新一代机车车辆设计队伍的组成及新的设计思想;自动化系统在设计工作的综合利用情况;为了满足旅客新的需求,新车总体布置和各项性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эд6型电动机组动力转向架的研制、电气设备、以及车辆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原则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日本新型快旅游车的编组,外观,结构和内部布置的特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北京地铁DK9型电动客车采用两重两相斩波调压的设计特点和性能试验。该车牵引、再生时都能够自动调节励磁,有良好牵引和再生制动性能。己安全运行30万公里。运行结果表明我国斩波调压电动客车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电动公交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实现了电机恒转矩和弱磁控制。给出了实验结果,并且与电机设计值进行了对比,从而表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和计算平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期地铁车辆上人员拥挤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地铁车辆电动折叠座椅。该座椅可控制其自动折叠与放平,提高了地铁运载乘客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地铁交通压力。从结构及功能设计、驱动器设计、驱动逻辑设计、整机测试等方面介绍这种地铁电动折叠座椅。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电动折叠座椅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7.
高速动车组维修基地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动车组维修基地的工艺设计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科研所王兆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研究已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结合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高速电动车组在构造性能、运用方式、维修保养中不同于传统机车车辆的特点,提出...  相似文献   

8.
针对TDJK-DS203电动锁闭可控减速顶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性能改进,增强锁闭可靠性,简化电控阀零部件,减少电控阀故障点,使其达到安全可靠的锁闭效果。改进后的电动锁闭可控减速顶定型为TDJK-DS203A。  相似文献   

9.
因为海会地区地形陡峭复杂,庐山有轨缆车工程的高架桥主体结构采用了结构轻巧、施工方便快捷的钢结构,为相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ZD(J)9新型电动转辙机摩擦联结器的作用及设计思路、计算过程作了简要的阐述,特别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欧盟标准EN 15227的耐撞性要求,庞巴迪设计了Talent 2区间电动车组.本文介绍了Talent 2电动车组的结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12.
交流电动车组牵引缓冲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樾林 《铁道车辆》1993,(11):16-20
分析了国内客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为基础进行改进结构,加大断面的设计方案,设计,试制了适用于交流电动车组的牵引缓冲装置。  相似文献   

13.
DJJ1型电动车组(“蓝箭”号)动力车转向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DJJ1型电动旅客列车组(“蓝箭”号)动力车转向架的开发背景,技术参数,主要结构特征及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北京地铁现用电动车辆的概况及对国产电动车辆进行技术改造的历史和特点。分别阐述了初期车辆的适应性改造,技术引进及国产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斩波调压车技术改造的内容和过程。并以北京地铁“复八线”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设计组装生产VVVF交流车的经验,提出加快开发先进的国产轨道电动车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先锋”号是我国新近研制的第一型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速度200km/h。中对这一新型电动车组辅助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其结构进行了剖析,给出了各部件的技术参数,对系统的控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试验及上线运行证明,证明系统性能可靠,功能完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第1列200km/h电动旅客列车组的研制,编组,基本结构,参数与性能,并展望了高速列车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改革发展和现代建设步伐的加快,ZD9型电动转辙机在铁路逐渐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ZD9型电动转辙机在现场上道使用具有安全性能高、可靠性强、维修方便等很多优点。2004年元月西合线开通,所有的正线道岔全部使用ZD9-C、D型直流电动转辙机,几年来,使用一直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停车顶在线检测设备的发展过程,停车顶性能自动检测仪结构组成,关键部件电动缸的设计,抓钩和底架的静力结构分析和校核,停车顶检测仪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青藏铁路的环境特点,提出青藏铁路专用电动转辙机(ZDJ9一Q)具体改进方案。给出国内各种型号转辙机性能比较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替换有乐町线和副都心线上运营了约45年的7000系电动车组,制造了新型17000系电动车组.新型动车组在继承上一代车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稳定性及节能性.介绍了17000系动车组的主要参数、设计特点、车体结构、性能,以及在转向架、制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服务设备上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