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京地铁十号线万柳站-苏州街区间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区间在桥桩间通过,与桥桩的水平距离为1.4-4.0m.本文根据评估报告的沉降要求,制定了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采取隔离桩和洞内注浆的措施,使隧道顺利通过了桥区,为以后隧道穿越桥桩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铁 7 号线万寿村站—丁家庄站区间线路多段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且以曲线隧道先后近接经五路高架桥和涂家营桥,最小水平净距 1.26 m,复合地层、曲线隧道和近接桥梁桩基是该区间工程的重大风险源。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近接桥梁桩基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开挖后,邻近经五路高架桥桩基和涂家营桥桩基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和曲线隧道的超挖量。计算结果表明,经五路高架桥桩和涂家营桥桩的横向位移均超出桥桩横向位移控制值,需采取控制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依据计算结果,提出监测隧道纠偏量、控制壁后注浆量等控制措施,进而控制桩基变形,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十号线10标段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穿越西坝河桥桩,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在介绍了该区间隧道的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区段的施工方案及其特点、旋喷咬合桩、深层搅拌桩、台阶法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3标(中原东路站—郑州火车站站)区间盾构穿越郑州火车站盾构隧道下方有既有人防隧道为例,详细叙述了该人防隧道探测、处理施工技术及盾构穿越该段人防隧道施工技术,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区间,阐述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施工参数和工艺流程。隧道在穿越一些重大管线时,施工风险较大,对施工要求较高。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区间右线岔线段为矿山法大断面,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成功穿越了风险源,确保了风险源及隧道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建地铁隧道与既有周边建(构)筑物的关系往往是影响整个区间工程安全及进度的关键因素,其中浅埋隧道穿越既有楼房或桥梁桩基础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一类。本文以长春火车北广场站—北亚泰大街站区间隧道矿山法下穿楼房桩基为例,介绍了本隧道工程近接桩基的设计思路及过程。采取桩基从侧面穿过马蹄形隧道而不侵入建筑限界的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侵入桩基的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难点,最终区间工程安全穿越桩基段并顺利通车。  相似文献   

7.
广佛环城际区间长距离穿越运营高铁桥桩,地面为交通干道,地下管线十分密集,部分管线埋深大,无迁改条件,工程风险和社会风险极高,为解决上述难题,对穿越桥桩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距离穿越前,详细查明既有管线及桥桩基础资料,线路设计确保距离敏感构筑物一定安全距离,减少地质突变段落;选择合理工法和掘进参数;提前进行施工影响预测,对敏感物设置全面监测点和有效预警值,对风险源设置应急预案;掘进过程中对于地质突变段优先选择土压平衡掘进模式;通过采取上述关键措施可以保证盾构长距离穿越既有桥桩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施工引起的临近构筑物变形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以北京地铁14号线方庄站至十里河站区间隧道侧穿京津城际铁路桥桩施工工程为例,运用有限元专业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了三维空间实体模型,对地铁盾构隧道侧穿京津城际铁路高架桥桥墩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工程现状,提出了预处理措施;通过计算对比和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加固措施和加固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深圳地铁5号线深圳北站~民治站区间工程的周边环境、隧道埋置深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隧道断面尺寸,详细介绍了深民区间全断面深孔注浆控制地表下沉,安全穿越15层房屋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城站站~湖滨站盾构区间在507 m长度范围内,双线盾构连续近距离穿越4组桥梁共计38组桥桩.施工所形成叠加影响,极易引起桩周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可能造成桩基承载力的损失,甚至影响既有桥梁的使用安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洞内注浆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控制了盾构施工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