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冻土路基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冻土路基设计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外业调查及冻土路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沉降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祝龙  章金钊 《公路》2000,(2):21-24
影响青藏公路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但路基稳定的主要问题是路基的总沉降变形。本文就冻土路基总的沉降进行其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为预报路基工程病害、进行工程改建和整治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3.
冻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正常使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有高含冰量冻土与地下冰分布的青藏公路,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和区域环境更为严峻。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只有掌握的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才可保持冻土路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考虑多种因素的冻土路基温度场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目前基本上限于考虑第一类边界,即根据经验公司计算出地表温度进行计算,对辐射、换热、蒸发等第二、三类边界条件尚不考虑,通过综合考虑走向、风速、辐射、蒸发等多种因素,提出了在一、二、三类边界条件下考虑诸多因素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应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一致,说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从而实现了冻土温度场有限元计算中能够如实地考虑各种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5):144-144
<正>青藏公路热棒制冷路基科研工程进展顺利,公路路基上已安装完成的热棒,成为高原上的一道风景。 冻土病害对青藏公路造成了严重破坏。冬季会把冻土地段上的道路顶起,夏季会使冻土地段上的道路路摹发生沉降。2002年国家投资10亿元国债资金,对青藏公路进行全面整治改建。整治改建采用了先进路基材料和制冷技术保护冻土,来阻止热量下传,从而保证了整个路面的平整。  相似文献   

6.
了解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对冻土路基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冻土路基温度场动态变化时间序列的非线性性质,利用时间序列的Takens相空间重构方法,由一维的单变量观测数据序列进行相空间拓展,在拓展的相空间中得出冻土路基温度场动态变化时间序列的分维数,从而揭示了温度场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冻土路基温度场参数优化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物性参数是冻土路基温度场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最重要的一类参数,确定这类参数主要有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以及基于实测资料的反演分析等方法.文中建立冻土路基相变温度场的参数反分析模型,以青藏公路高温冻土路基为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路基填土、最大融化深度内地基土和多年冻土的热物性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最大融化深度内的地基土的体积热容量和冻结状态的导热系数等参数敏感性最强,填土和最大融化深度内的地基土的相变潜热等为较敏感参数,而各土层融化状态的导热系数等为不敏感参数.研究结果可作为冻土路基温度场参数选取和反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藏公路所跨越冻土地区连续多年现场观测所得到的数据,得出冻土地区低温区和高温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根据所测高低温地区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低温区公路使用状态正常,路基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高温区路基则容易产生大的沉陷,影响公路正常使用。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阿夫 《公路》2002,(4):30-32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 1 0 9国道的终端段 ,全长 1 1 5 5 km,是西藏公路运输的大动脉 ,承担着全自治区 80 %以上的进出藏物资运输任务 ,可以说是西藏的生命线。但由于公路修建时对冻土病害的治理不够彻底 ,致使公路年年坏 ,年年修 ,每年维修经费高达 1 0 0 0万元 ,而且还不能保证畅通 ,严重阻碍了西藏的经济发展 ,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地球上有 2种不同的多年冻土 ,一种是自寒带边缘至南北两极 ,分布有连续的大面积多年冻土 ,被称为极性多年冻土 ;另一种是温带高山区 ,年平均气温在 0℃左右时出现的岛状的多年冻土 ,被称为高山…  相似文献   

10.
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分析国内国外已有冻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行公路工程冻土分类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目前对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多年冻土含冰特征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的综合指标-冻土热稳定性为基础的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方案,并对所划分出的三种冻土类型给出了相应的冻土路基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季东区公路路基产生冻胀病害,依据试验和观测结果,分析了路基土冻胀量沿冻深的分布规律。基于路面容许变形值,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提出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基容许冻层厚度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公路路基置换深度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简化了路基置换深度的计算过程,可以方便地推荐出不同条件下路基的置换深度。论文研究成果为季冻区公路路基设计及路面冻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开放系统下顶端温度对季冻区路基填土冻胀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张家口地区的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向冻结试验,通过自制冻胀试验机采集大尺寸试样内部的水分、温度和冻胀量数据并分析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0℃时对应的冻胀量最大,-5℃次之,-15℃最小;(2)快增状态冻胀率在-10℃时最大,慢增状态和稳态对应的冻胀率随顶端温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3)内部温度沿高度分布逐渐由非线性向线性发展;(4)顶端温度作用对试样内水分分布影响最大深度不超过40 cm。  相似文献   

13.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受施工情况影响,填筑阶段和非填筑阶段地基沉降规律明显不同,因而不能采用统一的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来描述地基各阶段沉降规律。填筑阶段,提出了能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压缩变形的修正的邓肯张模型来计算路基沉降;对非填筑阶段早期的地基沉降,采用与时间和固结压力有关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计算。通过对填筑阶段和工后早期的沉降计算,其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刘俊升 《路基工程》2005,(4):102-104
介绍季节性翻浆冒泥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回顾整治方案历程及经验,强调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应采取换填或土质改良等措施,运营中应加强排水。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将冻害分为表层冻害和深层冻害。表层冻害是造成路基冻害的主要形式。产生冻害的原因除降水、低温和土质因素外,主要还与不良的道床结构、排水系统不完善、线路中修周期过长及不符合作业标准的作业方式因素有关。对路基冻害的整治,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对表层冻害,应着重从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线路中修,改善道床结构等方面入手。对深层冻害,则应在加强线路中修、改善道床结构的同时,加强路基横向排水。  相似文献   

16.
季节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冻胀试验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季节性冻土区的路基工程中.冻胀是冻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冬季较强烈的冻胀也预示着春季可能要产生较严重的融沉和翻浆。根据2000~2002年间对吉林省长余高速公路路基冻张观测所获得的资料.描述了冻胀引起的路面变形破坏特征,对影响冻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路基冻胀量沿冻深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7.
路基下沉及翻浆冒泥病害整治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杭州铁路分局管内宣杭线路基病害的概况及整治的一般方法,并结合物探检测、土工格室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具体应用,以及路基病害整治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路基病害整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薛新华  魏永幸 《路基工程》2011,(3):65-67,71
在路堤施工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的施工组织和安排,同时保证路堤的稳定与使用,需对路堤不同时刻的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和计算。对于天然地基,其沉降预测和计算方法较多,且有各自的适用性。阐述了天然地基沉降预测和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为类似路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