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淮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无自流水系及路基填筑采取挖塘取土的施工方法,就如何解决过湿土和冬季地下水位较高产生的冻融土路基施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粉土路基1-3.5m钢筋混凝土箱形涵顶进施工中利用井点原理降水井水降低地下水位的设计及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区低路堤路基相对高度与纵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土地区低路堤路基相对高度的确定,地下水位是主要因素。本依托沪芦高速公路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工程沿线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了地下水位对路基湿度的影响以及与土张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路基相对高度最小值以及纵坡设计中路基及路面最小设计标高确定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高地下水位﹑软土地基等地质条件在高等级道路路基建设方面存在土路基强度不足、水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和分析了监理施工控制中抓好土源、排水系统、沟浜处理等各个方面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杨宏波 《公路》1990,(4):17-20
一、概述路面过早产生变形破坏,往往都是先患于路基的不良结果。在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诸因素中,多数与路基土的含水量有关。地下水的存在和排水措施是引起路基破坏的重要原因。当地下水和土壤毛细水浸入路基持力层内而地面纵坡又大干3%的路堤,且具有良好的路基排水条件,此时排除路基地下水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在于使路基保持最佳含水量状态,确保路基持力层强度。然而,路基地下水位降到什么位置才能保证持力层保持干燥状态,本文就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土毛细作用多孔介质模型,探讨了多孔介质模型下的非饱和土渗透率关系;基于毛细水流质量守恒和路基毛细作用模型及土-水特征曲线,求得路基毛细水达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和单位体积路基土毛细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路基含水量与地下水位(GWL)具体试验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毛细作用对路基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结合襄樊地区路基施工试验段,介绍了石灰改良膨胀土填筑铁路路基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参数,为该标段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0,(7)
通过多种室内和现场试验手段,探究了非洲赤道几内亚路基土工程特性与路用性能,基于试验结果解释了路基土开裂板结硬化机理。结果表明:赤道几内亚路基土均为级配不良的粗粒土,差异性大。4种代表性路基土CBR值强度均超过30%,远高于国内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土的矿物组成大部分均为石英,含量均超过90%,石英较大的强度和硬度使得路基土的工程性能较好;随着深度增加,路基含水率先增加后逐渐稳定,而压实度先减小后稳定;施工路基土含水率较高,压实度偏低,但在蒸腾作用和车辆反复作用下,含水量逐渐降低,路基顶面板结硬化,压实度能满足要求。路基土发生板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蒸腾作用下,路基湿度折减率约50%。而路基土特殊的颗粒组成使土颗粒失水体积收缩巨大,基质吸力引起的张拉力与土体抗拉强度的相互作用下,裂缝逐渐形成并发展。随着施工车辆反复碾压,压实度已远高于95%,甚至超过100%,使路基CBR值超过最佳含水率时的CBR值,发生板结硬化。  相似文献   

9.
岩溶土洞塌陷是岩溶区路基施工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以铜仁市松桃至玉屏城际快速道路岩溶土洞塌陷为例,介绍了岩溶土洞形成的条件和塌陷的原因,分析了路基施工对土洞塌陷的影响,提出了路基施工中土洞塌陷的防治与治理措施,可供其他路基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粉土路基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建立了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地下水位、降雨、蒸发作用等因素对路基材料含水率的影响作用,采用稳态及瞬态渗流计算,确定了粉土路基及边坡材料含水率变化规律;通过埋设频域反射仪湿度传感器对路基含水率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验证了理论分析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