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ELPI(电子低压冲击器)对加载DPF的柴油车分别在DPF前后和未安装DPF时进行取样,能有效研究颗粒物排放状况以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在粒径上的分布。研究发现,安装DPF后将增加车辆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数量和质量,但经过DPF过滤后,颗粒物质量和数量都会大幅减少,过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柴油车排放加载减速法检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污染,许多地区采用加载减速工况法对柴油车废气排放进行检测和控制,然而,在检测实践中,许多检测设备存在着检测一次合格率过低,检测数据明显不合理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车辆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检测设备的问题,这些检测设备已丧失了进行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的准确性。本文结合相关试验,分析现行加载减速工况法检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低压冲击器,研究了配装DPF的轻型柴油车使用不同燃油时,DPF前后颗粒物排放状况以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在粒径上的分布.结果显示,车辆使用硫质量分数高的燃油时排放的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车辆使用硫质量分数低的燃油时大,但经DPF过滤后,不论使用何种燃油,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大幅减少,尤其以粒径在0.04μm以上的颗粒物更为明显,车辆使用硫质量分数低的燃油时DPF的过滤效率比车辆使用硫质量分数高的燃油时高.  相似文献   

5.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检测试验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在不同底盘测功机上对2台车辆的试验,分析了现有加载减速法国家标准的不足;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操作性,提出了车辆实际额定功率车速和车速与发动机转速比值K的概念;为保证功率检测的唯一性,建议检测发动机功率。  相似文献   

6.
控制柴油机排放物的重点之一是控制颗粒物(PM)的排放。文章主要分析满足现行排放法规下的在用柴油车微粒排放控制技术,不同排放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减排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种关于不同措施的减排成本收益的整数规划模型的数学方法。对柴油车颗粒物的排放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微结构和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PS,XRD,TG和DSC技术,对收集到的几种柴油车排气管内沉积的碳颗粒固体物进行了微结构与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构成上,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在物理结构上,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具有复杂多相的物理结构,不具有明显的晶型结构,属于具有严重结构缺陷的乱层石墨结构碳,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热分析表明,完全能够采用化学催化手段大幅减少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放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加速排气可见污染物试验和自由加速烟度试验均是怠速状态下测量在用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的方法,对于车辆有负载时的排放情况难于反映出来。加载减速工况法(Lug—down)是一种在模拟车辆负载运行时测量柴油车排气可见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在3个加载工况点测试烟度,能较真实客观地评价在用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介绍了工况法检测系统的主要测试设备、检测流程和检测结果的判定。详细说明了底盘测功机的结构,功率扫描过程和吸收功率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取某车型后制动器总成,利用乘用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和颗粒物监测采集设备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排放测试。在四种循环测试工况下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的收集,并对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粒径质量分布特征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PM2.5还是PM10,NEDC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小,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大。粒径质量分布特征方面,粒径在2.5~5.0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较高,NEDC工况下细颗粒产生较多,在10 nm~0.1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工况。粒径数量分布特征方面,四种工况下粒径小于0.07μm的颗粒物数量占总颗粒物排放数量的绝大多数,WLTC和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超过98%,NEDC和CLTC-P工况下超过了9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典型机动车PM2.5排放特性,文章利用符合PMP规程的MEXA一1000SPCS时不同技术类型的机动车进行了PM2.5数量排放研究,并对PM2.5排放较高的两类车型(GDI和国Ⅳ柴油车)进行了冷热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技术类型机动车PM2.5排放量级差异明显,国V柴油车〈MPI汽油车〈GDI汽油车〈国Ⅳ柴油车;GDI汽油车PM2.5排放受温度影响要大于受负荷的影响;国Ⅳ柴油车型PM2.5排放受车辆负荷的影响要大于受温度的影响;DPF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M2.5排放;无论何种车型,瞬态加速工况都会造成PM2.5排放急剧增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颗粒物数量测试仪器ELPI对瞬态循环下的汽油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进行颗粒物排放测量.结果表明,两种车辆排放的颗粒物中,粒径小于70nm的颗粒物均占绝对优势,占总排放的80%~ 90%;大于490nm的颗粒物在总排放中的比例均非常小.且颗粒物数量排放浓度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车速超过70km/h后,颗粒物数量排放随车速的增幅升高.但两种车辆相对比较,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数量比液化石油气汽车多.  相似文献   

13.
以1台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一种壁流式陶瓷微粒过滤器对其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工况,测取了不同挂烟量时的微粒过滤器对该机前后烟度、NOx排放量及燃油消耗率和燃油消耗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安装了微粒过滤器后,总体上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幅度非常小;烟度值及PM排放量显著降低,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NO排放上升幅度很小,但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余乐  聂彦鑫 《天津汽车》2009,(10):41-44
柴油机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PM)对环境具有十分恶劣的影响,降低其颗粒物排放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车辆排气中颗粒物的组成和生成机理,阐述了目前正在应用及研究的6种颗粒物排放后处理技术。指出我国硫含量过高限制了许多种类的颗粒物排放后处理技术的运用,因此我国应采用各种可靠性较高的主动再生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线管式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对该反应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并采用该反应器进行了降低柴油机排气PM的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线管式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存在两种不同的放电形式,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丝状放电,其放电形貌与工作特性显著不同。两种放电形式均可降低柴油机PM排放;介质阻挡丝状放电较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对PM的处理效果更好,能量利用效率也更高。当反应器放电形式为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时,反应器中同时存在对PM氧化分解的化学过程和对PM荷电捕集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海拔对轻型柴油车实际驾驶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选择海拔为1 900m,2 200m,2 400m和3 000m的4个环境点,对一辆轻型柴油车按照实际驾驶排放(RDE)测试要求进行试验,并利用移动平均窗口法处理数据,得到车辆实际驾驶排放数据。对车辆的排放结果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海拔对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CO与PN排放先增加后减小,在2 400m时出现最大值,NOx排放先减小后增加,在2 400m处出现最小值;4个海拔点CO与PN排放值均低于法规限值,NOx排放值均高于法规限值,符合性系数分别为7.44,7.11,6.44,8。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用车ASM排放特性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 452台次在用轻型车ASM排放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CO,HC,NOx的排放值与行驶里程的回归公式、标准偏差及各公式的决定系数R2值;结果表明,CO,HC,NOx的排放值均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加,将北京地方标准中的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代入回归公式,可预测轻型汽油车排放超标对应的行驶里程。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模拟汽车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瞬态工况,文章利用底盘测功机,在不同工况下给汽车加载不同的负荷,并进行测试。通过对瞬态工况下排放试验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汽车尾气排放中CO,HC,NOx在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时的变化趋势与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在行驶速度较低时,尾气中CO和HC的排放量较大,NOx的排放较小;行驶速度较高时,CO和HC的排放量较小,而NOx的排放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