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研究目的:白音华至锦州港铁路通道包括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连接白音华矿区和锦州港煤炭码头,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下水通道,同时为沿线电厂用煤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径路。既有白锦铁路通道线路为单线,线路运输能力较小,不能满足通道预测运量的运输需求,需要进行扩能改造。白锦铁路通道为中电投企业投资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方案需要逐步实施,投资需要逐步完成。研究结论:通过对白锦铁路通道采用不同车型和单双线等不同扩能方案的比较,确定白锦铁路通道采用分期分段逐步的扩能方案。白音华至赤峰段采用逐步复线扩能改造方案,赤峰至锦州港段采用单线扩能方案,同时与白音华至赤峰段复线同期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至1 050 m。全线的扩能改造采用分段、分期实施,分年度投资呈线型,比较适合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沙西站规划为长沙(株洲、湘潭)枢纽第三主要客站,针对长株潭城际铁路与石长铁路联络线的引入进行研究。基于常益长铁路长沙西站方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分场布置和合场布置方案。分场布置方案中,本线引入长沙西站根据是否与长株潭城际铁路正线贯通,研究了本线与长株潭城际贯通方案和本线与长株潭城际不共线、外包引入城际场方案。其中,本线与长株潭城际贯通方案结合本线与长岳城际铁路近远结合布置等因素,进一步研究了3个方案:长岳城际中穿共线、长岳城际侧向出岔共线、与长岳城际共通道3个方案。本文从降低本线工程量、尽量减少废弃工程、综合考虑车站远期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各个方案的利弊,推荐采用本线与长株潭城际贯通、长岳城际中穿共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集通铁路在运量逐年增长、线路运能饱和、运量发展前景可观的情况下,亟需进行扩能改造。为此,提出集通铁路单、双线扩能改造的几种方案,并从工程投资、近远期结合、能源及环境保护、后方通路与路网结合、外部电源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采用双线扩能改造方案Ⅲ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老泰铁路连接线是打通中老铁路和中泰合作铁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工程,也是形成泛亚铁路中通道运输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区域国家合作与发展,造福沿线地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受制于老泰铁路连接线建设进度,泛亚铁路中通道的运输能力尚未形成,也不利于中老铁路整体运输效益的提升。本文对老泰铁路连接线功能定位、客货运量、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通关模式、线路走向、换装方案、新建湄公河特大桥方案、跨境列车列控模式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论:(1)推荐采用中国铁路标准、准轨系统,单线(预留双线条件);(2)推荐采用两地两检通关模式、两侧均设换装站;(3)于既有桥下游约30 m新建湄公河特大桥,桥墩对孔布置,为三线桥;(4)跨境旅客列车在本线区间CTCS-2和CTCS-0列控模式自动切换;跨境货运列车在本线运行维持中老铁路机车信号与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结合模式不变;(5)本研究成果对跨境铁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青藏线格拉段是西藏自治区对外铁路货物运输的主通道,目前,青藏线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线路输送能力可适应至2025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同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迅猛增长,格拉段运输能力难以满足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需求,需提高其线路运输能力.结合既有铁路的运营现状及近、远期预测客货运量,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靖神铁路隆德支线位于榆神矿区中部地带神木县境内,其建设对解决隆德煤矿煤炭对外运输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线为地方铁路,采用自营自管模式,最终引入在建靖边至神木铁路锦东站,根据隆德支线引入锦东站的条件,结合隆德煤矿近远期运量。分别研究了5000t、10000t牵引质量和装车方案,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及外部条件等方面,经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运营以来,客货运量增长迅猛,尤其在每年旅游旺季,客流、货流的井喷式增长造成运输能力紧张。目前,实际运量已超设计运量。为解决好扩能改造施工对运输的干扰,确保施工运输两不误,结合运输能力、站场环境等情况,对施工组织、后勤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为类似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黄骅港神华煤炭港区运量增长需求,结合黄骅港(煤炭港区)五期工程和朔黄铁路5亿吨扩能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对黄骅港煤炭港区3亿吨配套铁路规划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牵引方式是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合理的牵引方式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锦白铁路是一条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货运铁路,运量到发地集中,通道独立性高,运量增长潜力大,采用电力牵引优势明显,这也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铁路规划,且运营期的费用较内燃牵引节省程度大,投资回报率高,回收期短,所以本线的牵引方式宜采用电力牵引。  相似文献   

11.
银西线是宁夏、蒙西地区南下陕西及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快捷通道,功能定位为一条客货兼顾的大能力区际快速干线铁路,本线在庆阳至西安段与西平线位于同一通道内,在建西平线是一条以煤运为主、兼顾地方客货运输的单线铁路。考虑本线与西平铁路可相互承担货运任务,从通道整体运量水平来看,初期双线输能基本饱和,近期三线输能基本饱和,远期需形成四线规模,故两线存在共线运行或通道实行客货分线运输的可能。根据现阶段铁路建设思路和技术政策,对本线及局域路网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结合对铁路网络整体格局、通道运输需求及输送能力适应性、运输质量、投资效益等因素的综合比较,选择合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衢丽铁路与拟建衢宁铁路衢州至松阳段共线位,本文在分析了本线运量的基础上,结合衢宁铁路该段线路情况,对衢丽铁路引入后与衢宁铁路共线段进行了能力适应性分析,得出近期能力不足需采取扩能措施,进而研究了线路加站缩小站间距方案、衢宁铁路该区段一次修建双线方案和增建二线方案,通过比选最终推荐增建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包西铁路通道改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包西铁路通道为"包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本段铁路目前现状和功能对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建设规模进行研究论述。研究结论:从包柳通道在路网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看,最终将形成一条双线大能力通道。为充分发挥其通道的整体运输能力,本段扩能改造时北段包头至大保当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预留200km/h);中段大保当至延安既有线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南段延安至西安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预留200km/h),既有线维持不变形成三线格局。包西线先期建成双线既解决了煤炭运输外运的运能不足问题,又解决了直通运量能力不足的问题,符合包柳双线大能力通道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渝黔为客货共线铁路,是川渝、西北地区通达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的便捷、快速、大能力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贵阳市北部引入贵阳枢纽,客车引入贵阳北站办理,货车在何处下线才能对城市规划干扰小,工程投资省,是渝黔引入枢纽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联络线接都拉营站与联络线接既有川黔线两个联络线疏解方案对比分析,以确定经济合理的线路疏解方案。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渝黔引入枢纽后的线路走向分析,得出:(1)货车疏解方案需结合既有线扩能改造考虑,以减少远期废弃工程;(2)渝黔货车联络线接既有川黔线方案工程投资省,近远期工程结合好;(3)本研究对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引入枢纽,货车需接入既有线等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一些特大城市部分早期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增长迅猛,客流需求远超原设计的线路运输能力,提高其运输能力、缓解运营压力已迫在眉睫.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提出增加列车开行密度、压缩行车间隔的扩能方案;并对控制列车运输能力的折返能力、场段规模、供电容量、区间风井的设置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方案检算结果,2号线行车密度为33对/h时,工程改造量较低、投资较小,且运输能力可比原设计提高10%,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以客为主的区际干线铁路。由于沿线岩溶发育典型,工程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工程投资大,需要对不同的坡度方案进行比选,以便确定合理的线路坡度。本文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岩溶,对比13‰和18‰坡度方案的工程投资和工程风险,分析牵引质量、机车类型合理组合及其与相邻线协调匹配情况,并对运输质量与运营成本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结论:通过方案比选研究得出:(1)两个坡度方案均可满足相关运营安全要求;(2)通过工程风险及工程投资分析,18‰优于13‰坡度方案,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运营风险,节约运营费用,建议本线坡度采用18‰方案;(3)黔张常铁路坡度方案的比选过程,可供其他类似岩溶地区铁路坡度比选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锦州港至白音华铁路是我国蒙东地区煤炭外运的重要通路之一,研究年度随着运量分阶段迅速增长,通道运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逐步显现。立足该铁路通道实际和功能定位,在对运输需求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以减少工程废弃为原则,研究制定分期配套的扩能措施,力争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铁路重载运输具有运力大、长距离、成本低的特点。随着大秦线2亿吨扩能改造完成,重载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大秦通道运输能力正逐步释放,每年完成运量以5000万吨的速度递增,重载运输的优势更加明显。结合大秦线集疏运体系特别是集运能力的建设进行论述,对进一步推进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铁柱 《铁道货运》2012,30(8):14-18
根据鲅鱼圈港区概况和鲅鱼圈铁路车站现状,分析鲅鱼圈站到发线能力和解编能力,结合港区铁路运量增长情况和鲅鱼圈港区总体规划,在满足近远期港区铁路运量的基础上,研究了鲅鱼圈站扩建和范屯站扩建2个方案。重点对各方案的车站分工、行车组织、服务港口、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最终推荐扩建鲅鱼圈站,范屯站仍为预留湾港站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沿海铁路路网组成和运输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运量预测数据分析研究,提出了对路网瓶颈的南钦、钦防、钦北区段进行新建双线扩能改造的基本方案,以适应广西沿海经济区发展及沿线资源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