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晓庆  孟柳 《城市交通》2023,(3):55-61+8
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是全方位优化提升铁水联运体系的有利契机和关键抓手。以深圳盐田港和平盐铁路改造为例,重点分析港口以近距离货源为主与传统铁路运输特征、城市高密度开发与铁路布局、铁路设施与运输能力、衔接组织模式与综合运输效率等铁水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构筑“铁路+近距离内陆港”模式,协调铁水联运与城市发展融合的通道布局,创新集约用地和高效运作的站场布局,优化完善一体化的设施布局、运营主体、组织模式以及形成高效的运营管理等策略,系统性提升铁水联运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港城协调、集约用地、节能减碳、运营经济可持续。以平盐铁路改造并达到预测运量为例,可释放沿线潜力开发用地31万m2、降低噪声影响用地105万m2、盐田港进出港货车数量减少约3 000辆·d-1、深圳境内减少碳排放约1.7万t,产生显著的土地、交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铁路与水运的优 势,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能耗等目的.然而,我国铁水联运水平低下,不利于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水平,本文在分析国内集装箱铁 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铁水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铁水联运系统建设等3 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 运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海铁联运条件下,海铁集装箱联运对集装箱运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对铁路集装箱港站布局原则、运作模式、车站布置图形和装卸线进港方式等相关布局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集装箱船舶到港不平衡性及集装箱组成不平衡性,对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及其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和问题根源,基于物联网架构提出了与我国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现状相适应的平台体系框架和平台布局方法,阐述了各支撑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建设方案,提出了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协作方案,以保证平台的持续稳定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厘清空铁联运的规划要点,保障铁路枢纽空铁联运规划方案的合理性,首先,通过案例和空铁联运的竞合研究,分析了空铁联运的联运模式;其次,从铁路枢纽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空铁联运的规划及服务要求;最后,通过郑州南站空铁换乘中心案例,从功能定位、联运设施、联运管理等角度,进一步论证大型铁路枢纽空铁联运的规划及服务要求。对铁路枢纽中空铁联运的规划布局、管理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式联运是运输业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时空形态,高质量经济增长对多式联运提出了全新要求.运输枢纽及运输模式必须匹配枢纽经济发展,才能使运输组织效应和运输链条价值达到最大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价体系和清算体系,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立法,将有助于各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与有效竞争,会促进运输方式之间及承运人之间的联合协作.完善物流体系是建设物流强国的基础.神华集团利用自有资源,开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试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和管理形式,集装箱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在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却难以推广普及。尽管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推进多式联运的政策,然而时至今日,集装箱海铁联运仅仅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1.5%,集装箱公铁联运也只占货运总量2.9%。"中国制造"向来以低成本、低价格和组织优势闻名于世,但在全社会物流成本控制、特别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这个高效的货运组织方式上,"中国物流"的运行模式却  相似文献   

8.
探索湖南省综合交通融合、优化运输结构中以水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调研湖南省水运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节点设施、联运通道、业务及运营组织等方面的现状和困境,系统提出湖南省水运多式联运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干散货需求的不断增加,海铁联运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为明确干散货海铁联运系统中关键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及建模软件VENSIM,构建了干散货海铁联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福建省湄洲湾港干散货海铁联运案列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模型有效可行。最后对模型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促进湄洲湾海铁联运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空铁联运实际上是一种联合使用航空运输和轨道运输(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城市轨道等)两种交通方式进行高水平服务的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在运输业中衔接各种交通模式,使旅客换乘、货物运输尽可能便利。空铁联运的实施涉及航空和铁路两大部门众多要素的协调、组织和融合,包括联运模式、运营组织、服务范围、衔接方式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旅客联程联运发展关键问题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露阳 《交通标准化》2014,(15):100-102
旅客联程联运是一种新型的运输组织和服务模式,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很少.介绍旅客联程联运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进旅客联程联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发展旅客联程联运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旅客联程联运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发展中的加拿大的多式联运,发达的综合运输体系、发达的运输网络及完善的基础、迅速发展起来的运输代理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良好的运输等;论述我国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速铁路与枢纽机场之间的空铁联运已成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最优模式。考虑到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间的联运和竞争关系,采用分类预测的形式对空铁联运量进行预测,提出了预测联运量的新方法。最后,以湖北省拟建的鄂州机场为例,对鄂州机场2025-2045年的空铁联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Logit模型的分类预测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为多式联运的运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空铁联运条件下长三角地区铁路系统客运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峰 《轨道交通》2008,(1):36-38
本文利用重力模型和logit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间的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分析了空铁联运对该地区的铁路客运系统在运输组织模式和列车运行方式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铁路线网规划,确定了适合空铁联运的铁路客运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当前我国铁水联运运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运价的基本构成,重新确定了铁水联运定价主体以及定价监管调控部门,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运价监管机制。最后提出了铁水联运运价体系改革策略,包括集装箱回空运输定价、客户分类定价、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价、区(线)差异及边际成本定价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综合运输中多交通模式的耦合协调问题,定量明确了耦合协调性概念.首先分析建立起动静结合的多层次评定要素主框架,并给出了同时考虑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判断模型的方法;然后运用我国 2006—2015年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4类运输方式数据集,对多交通模式间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求解分析与讨论验证,指出了水路和公路子系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建议与改善举措.实例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论体系及指标选用科学有效,能够为多式联运组织运营的政策制定、管理规划等提供有益参考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合运输中多交通模式的耦合协调问题,定量明确了耦合协调性概念.首先分析建立起动静结合的多层次评定要素主框架,并给出了同时考虑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判断模型的方法;然后运用我国 2006-2015年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4类运输方式数据集,对多交通模式间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求解分析与讨论验证,指出了水路和公路子系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建议与改善举措.实例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论体系及指标选用科学有效,能够为多式联运组织运营的政策制定、管理规划等提供有益参考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多式联运政策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初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在对省内多式联运节点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江苏省多式联运市场大致呈现铁路模式、港口模式、公路模式、平台模式等明显特征,研究各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构建多方协作的数字化多式联运平台,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技术标准,物流企业主体向多式联运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公路与内河港、海港和铁路物流基地的联动等多式联运发展策略,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多式联运发展,提高物流供应链驱动力和运输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交通设施现状与运行情况(一)交通设施建设情况经历近30年建设,上海市已建成了水铁空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系统,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并重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了"航运中心"的定位,并为公众出行创造了安全、快捷的交通条件。截至2013年底,交通设施规模如下。1.道路交通全市道路总里程达到17 498公里,其中公路12 633公里(其中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