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交通部颁发的JTJ012-8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路面用的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应以抗折强度为标准”。其后在1986年国家计委颁发的国家标准GBT-8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又明确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验收时的强度指标为三分点加载的抗折强度指标;再则以抗折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目前也已通过鉴定,不久也将在生产中付之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做到不增加一次性投资也能够推广应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在现有施工水平与可能获得的材料的条件下,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采用独立设计法,建立了高性能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公式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了不同水灰比下的粉煤灰最佳掺量及配制不同抗折强度时的水泥用量,并对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提出相应的要求。按所建立的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抗折强度在6.0~10.0 MPa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若掺加硅灰、钢纤维等,则可配制出强度更高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板快速修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公路》1998,(7):14-18
针对浙江省湖州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板快速修补的生产难题,从选择混凝土外加剂入手并通过室内试验,研制出在不同施工温度情况下,水泥混凝土3d抗折强度达到4.5MPa的0.7~0.8倍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初凝时间大于2h,外加剂成本不大于50元/m3的早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养护时间长、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问题,通过研究胶凝材料、水胶比、砂率、外加剂及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复掺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合适配合比设计参数,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该复掺水泥混凝土性能良好,1d抗折强度超过3.75 MPa,能够满足路面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8)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快速修补材料存在的局限性,设计复配出一种超早强型水泥基道路快速修补材料,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材料设计制备的水泥混凝土2h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黏结强度分别可达到4.0 MPa、29.8 MPa和2.4 MPa,且后期强度不倒缩,能满足2h开放交通要求;与同强度等级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收缩明显降低且耐磨性良好;此外,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微观分析,建立了超早强快速修补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配合比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出发,对其在路面工程应用中的最佳配合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粗集料的含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大,在设计抗折强度为6.O MPa,钢纤维的掺量在1.O%的条件下,当再生粗集料的含量小于50%,水灰比在O.44~O.47之间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28 d的抗折强度比较接近于基准钢纤维混凝土,而超出此范围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则会明显降低.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对含30%再生粗集料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适当配合比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能够满足I级刚性路面的抗折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路贺伟  孙立军 《上海公路》2013,(4):63-65,69
采用孔隙率、强度与和易性为控制指标,提出了基于目标孔隙率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照该法制备的多孔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实测孔隙率与设计孔隙率相差可控制在2%以内;路用孔隙率范围内,多孔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可达4.6 MPa,抗压强度达25.0 MPa,可达中等交通荷载等级路面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水泥、沙子、碎石、早强剂、减水剂、沸石粉、乳化沥青等为原材料,通过室内对比试验,研究了外加剂对抗压、抗折、劈裂、干缩等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水泥乳化沥青修补料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6%沸石粉、2%早强减水剂、6%膨胀剂时其强度最佳,1d的抗压强度就达到4.99MPa,修补材料1d劈裂强度达到0.5MPa以上,满足基层对粘结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田耀刚  蒋静  赵成  阎宝宝  张梦缘  贾侃  齐琳 《公路》2021,(2):259-264
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后可及时开放交通并延长其服役寿命,以自制特种胶凝材料、水性环氧树脂、纤维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优选水胶比和胶砂比,结合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技术,制备出高早强快速修补砂浆,并研究了其力学、耐磨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快速修补砂浆2h抗压、抗折及黏结强度可分别达到20.0 MPa、5.0MPa和3.5MPa以上,28d强度持续增长,且具有优良的韧性和低收缩性,28d收缩率<200×10-6;与普通C40混凝土相比,快速修补砂浆28d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可提高20%~30%,其7d龄期与混凝土28d耐磨性接近,表现出优良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CFG桩在四川广安至南充地区公路工程的适用性,研究了CFG桩的混凝土配合比,保持集料用量不变确定了水泥与粉煤灰的用量,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煤矸石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CFG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增幅较为稳定,而抗折强度增幅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应通用折压比确定水泥用量。CFG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随着煤矸石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煤矸石替换集料用量不应超过495 kg/m3,提出了满足设计要求与经济性的配合比和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比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与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混合成复合熟料,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复合熟料与调凝组分拌合后的材料性能,得到具有最佳快凝超早强的复合熟料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特殊工艺烧制的膨胀早强熟料,研究该种复合熟料配制的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性能。试验表明,最佳配合比配制的缩混凝土,2 h抗压强度达到80. 22 MPa、抗折强度达到9. 98 MPa,1 d抗压强度大于108. 81 MPa,后期强度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具有快凝、无收缩、抗冻性良好、耐硫酸盐侵蚀等特点,适用于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的维修加固,该配比混凝土已应用于高速公路路桥面的快速抢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持路面的高温稳定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保水、阻热和光反射等技术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等手段,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高反射保水阻热多孔水泥路面,并对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降温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反射保水阻热水泥混凝土的28、90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4 MPa和42.1 MPa,28、90 d抗折强度分别为4.6 MPa和6.1 MPa;与SMA沥青混合料、普通水泥混凝土、保水水泥混凝土相比,保水阻热水泥混凝土的路表最高温度分别降低11.4℃、5.5℃和4.1℃,路面内部最高温度分别降低10.3℃、6.1℃和4.6℃,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测得双超路面混凝土(超塑性、超早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水胶比、硅灰掺量和砂率等因素对双超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普通路面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超路面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双超路面混凝土的12h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2.13 MPa和3.77 MPa,早期强度已达到通车水平要求,28d抗压、抗折强度可达到47.92MPa和5.97MPa,后期强度满足工程应用标准。将配制好的双超路面混凝土应用于修补工程,在工程应用中,修补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坍落度试验和抗折、抗压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外掺剂对铁尾矿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较大,其抗折、抗压强度在铁尾矿砂掺入量25%时达到最佳; 2)以25%铁尾矿砂为标准组,对不同外掺剂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在铁尾矿砂基础上外掺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粉煤灰取代水泥,随着掺量增多,7 d强度降低,90 d强度增加;以硅灰代替水泥,随着掺量增多,坍落度先增加再降低,强度增大;以矿渣代替水泥,随着掺量增多,流动性变好,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砼路面抗折强度和疲劳极限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工程,从原材料及配合比参数研究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和抗折疲劳极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受到工程界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水泥砂浆修复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考虑了在不同聚灰比和水灰比情况下,改性水泥砂浆的抗折、抗压、可灌性及粘附力性能。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修复材料能够满足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的各种路用性能要求,工作性能良好,早期抗折抗压强度高,早期收缩性好。当聚灰比为30%时,1d抗折强度为6.8MPa,1d收缩率为3.14%,粘结强度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路面裂缝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无水泥钢渣重载路面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  倪文 《公路》2005,(1):179-183
以钢渣为粗细骨料代替传统天然砂石.碱溶液废渣粉制备胶凝材料代替水泥.配置路面混凝土。系统研究了碱掺量对强度和其工作流动性的影响.配置出28d抗压强度达44MPa.抗折强度达8.3MPa,同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钢渣路面混凝土。进行重载路面工程试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汕、佛开高速公路初期路面施工中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综合级配正交试验法和水泥路面混凝土综合配范围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新方法以及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7天抗折强度和28天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不大于1 950 kg/m~3,大多数试件强度不小于40 MPa可被定义为高强度混凝土。除此之外,在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方面,轻骨料混凝土也比普通混凝土略高;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压比、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高于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结合试验,对公路工程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砂率、水灰比、陶粒、筒压强度、是否预吸水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水灰比能提高混凝土强度;适当提高体积砂率可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提高;对陶粒进行预吸水处理后,在一定配合比下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将被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于等级相同的陶粒来说,最大粒径越大,其抗压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易发生破损等出现一系列问题,选用水泥、碎石、早强-减水剂、UEA膨胀剂等为原料,运用均匀优化设计方法,配制自密实型基层快速修补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各种添加剂(包括早强剂、膨胀剂、水泥及填料等)对抗压、抗折、粘结强度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几种配合比中,水泥乳化沥青修补料采用沸石粉8%、早强-减水剂1.8%、8%硫铝酸盐系UEA膨胀剂时其强度最佳,16 h的抗压强度达3.5 MPa以上。修补材料16 h的界面粘结强度达到0.38 MPa,满足基层对粘结强度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所配制修补材料具有粘结强度高、稳定性好、固化时间短等特点,能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的技术要求,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以供沥青路面养护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