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板受力"是目前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病害,分别对空心板相关指标以及结构理论承载能力等进行计算和理论分析,并通过原板未加固荷载试验和采用粘贴碳纤维补强加固对比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补强与原结构共同受力性能良好,显著提高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和开裂荷载。结合有限元思想结构进行内力分析,论证了目前中小跨径桥梁,基于"单板受力"采用这种加固方法加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贾廷跃 《公路工程》2009,34(1):30-34
为了研究和认识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七梁板受弯性能,了解加固梁板的承载规律,提供必要的工程技术支持,对9片粘贴碳纤维加同公路桥梁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察加固板承载过程中荷载及跨中挠度的变化规律,探讨碳纤维加固量、配筋率、锚同措施、加载历史和初始刚度等参数对加周空心板承载的影响,定性分析加固板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形成碳纤维抗弯加固的基本认知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现场对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聂品荔  鲍政慧  张弘 《桥梁建设》2005,(Z1):148-150
为深入研究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效果,结合湖北省某高速公路某既有桥梁加固工程,在其空心板底面粘贴2层碳纤维布进行了加固前后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可显著降低空心板应力,增加抗弯刚度,有效抑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心板梁桥出现的板底裂缝、腐蚀等病害,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后张拉技术进行维修加固受损结构。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法的技术特点、计算分析及施工工艺。实践结果表明,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后张拉技术,结合高强聚合物砂浆,能显著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桥梁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验模型设计,桥梁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空心试验板冻融试验检测,循环冻融作用下桥梁加固板疲劳性征试验检测。基于粘敷碳纤维布以及粘敷钢板的加固方法,对桥梁疲劳损伤预应力试验空心板,开展循环冻融作用下的模拟构筑件疲劳性征试验检测,以为同类桥梁工程设计及施工应用提供必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在桥梁混凝土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碳纤维的性能分析,结合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预应力空心板的加固实例,讲述了碳纤维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义乌市某典型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研究背景,根据桥梁病害情况提出了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案并针对加固要点进行分析,从施工监控的角度评判了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以较好地改善桥梁结构的线形和受力状况,提升桥梁的安全冗余度,能满足加固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进行加固,为了了解加固后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加固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进行加固,可以充分发挥碳纤维布的高强特性,减小钢绞线及混凝土的应力,改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受力性能,延缓裂缝的产生;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增大空心板的刚度,使空心板的挠度明显减小,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范秀萍  刘康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235-237,241,20
该文论述了空心板简支梁桥面铺装病害成因分析、加固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目的是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空心板简支梁桥面铺装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桥出现的主梁、横隔板以及桥面板板底裂缝、腐蚀和剥落露筋等病害,文章提出采用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法修补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对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法的作用机理和理论计算研究,确定出桥梁加固受力部位及控制要点,并对实际桥梁的加固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采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考虑材料的非线性,计算空心板在4种工况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空心板桥,改善了空心板的受力性能,提高了空心板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空心板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随碳纤维布用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力Ⅱ固后的空心板挠度明显减小,空心板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预应力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上的加固效果及长期性能,该文以新沭河大桥加固工程为例,分析了该桥梁病害特征,并经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和方案比选,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技术对该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对所用锚具构造、基本性能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CFRP板和梁底混凝土的应力(变)监测来进行预张拉施工监控;通过对CFRP板预应力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了CFRP板预应力加固的长期效果。监测数据表明: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后,箱梁跨中截面混凝土压应力增量约为0.5 MPa;实测CFRP板短期预应力损失率为3%,长期预应力损失率为4%,施工结束3个月后预应力损失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30 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 m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空心板,在运营过程中结构出现了严重病害,尤其是裂缝问题,影响桥梁正常使用。根据实际工程对空心板结构病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体外锚固预应力碳纤维带加固是一种基于波形齿夹具锚(简称波形锚)的主动预应力加固技术,它采用非粘贴的、预制的、现场安装和张拉FRP片材的技术,施工速度很快。为了模拟实际桥梁的加固,特别寻找了1片废弃的10 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快速加固试验。试验中对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了测试,也对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约7 d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张拉完成后3 h内预应力损失稍大,以后就非常微小,一条碳纤维带的有效预拉力达150 kN左右。最后也对空心板进行了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带的强度发挥较充分,使得加固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伯航 《中外公路》2012,32(5):182-185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加固技术,也是目前国内外加固技术的热点.该文分析总结国内外对此热点的研究成果,指出该技术仍然存在两个难题:其一是碳纤维板的夹持和锚固同题,其二是张拉工艺的实用性.波形齿夹具锚(以下简称波形锚)的发明解决了碳纤维扳的夹持和锚固的问题,但如何张拉预应力碳纤维板使其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铰式锚”的碳纤维板预应力张拉工艺,能较好地解决碳纤维板偏心受拉问题.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铰式锚可以通过自身的“铰转动和滑动”自动调整由于初始安装误差造成的偏心受拉,使碳纤维板始终处于较均匀的受力状态,确保其强度得到较高的发挥.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改进,能够实现在不中断交通条件下对桥梁进行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高速公路出现了多起车辆撞击桥梁事件。车辆撞击使桥梁上部主要承重构件严重破损,个别预应力空心板的预应力钢束甚至被撞断多根,桥梁的安全运营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文章通过对一座被撞击桥梁的加固方案设计进行总结分析,对空心板预应力钢束部分断裂提出了几种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空心板铰缝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配式空心板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较低等诸多有利因素在我国公路桥梁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装配式空心板上部结构病害调查研究发现,铰缝纵向开裂是典型病害,随着铰缝病害发展,铰缝与空心板结合面失效,出现"单板受力"现象,危及结构安全。旨在分析空心板铰缝横向传力机理,探讨铰接板计算理论,建立正则方程,利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龙勇  张宝静 《中外公路》2012,(3):212-215
在国内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产预应力碳纤维板的长期徐变性能进行室内试验,并对预应力张拉锚具锚固端碳纤维板的滑移进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碳纤维板在50%左右极限应力长期张拉作用下,碳纤维板徐变量及预应力张拉机具锚固端碳纤维板滑移量都很小,为国产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性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桥多跨25 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空心板裂缝病害,通过空心板裂缝调查,建立空心板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进行应力计算,分析了空心板裂缝原因;根据裂缝情况及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浇混凝土异形板梁病害的成因,针对福田互通南行主桥的裂缝提出处治方案,通过采用自流免振砼和粘贴碳纤维的施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