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2006年初,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曾对本刊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预言”:“2006年是中国货代、物流业正进入重要转折之年”。时隔一年余,杨总对货代物流业发生的转折和变化之洞悉更清晰,解析得更透彻了。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杨总率直坦诚,条分缕析,对目前货代、物流业的构成形态、发展走势,以及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依托优势、拓展市场的思路,勾画出了一条具有产业战略发展价值和意义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2006年,对于中国的货主、货代行业以及物流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年末岁尾,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中,杨副会长分析说:主要有两大背景,第一,2005年12月,中国货代市场走过了开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3.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两会”前,物流业终于赶上最后一班车,被列入第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作为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无疑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基础薄弱,总体水平落后,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效益提高的矛盾已经凸显,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正在巨力冲击物流业,寒冬的形势更为严峻。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中,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对于中国的货主、货代行业以及物流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年末岁尾,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中,杨副会长分析说:主要有两大背景,第一,2005年12月,中国货代市场走过了开放的最后期限.紧接着的2006年,中国货代市场开始进入全面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从此外资可以在中国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货代企业;第二,2006年起,全球班轮市场将有大批超大型的集装箱运力投入营运.根据商务部的预测,外贸进出口的货量增长约15%.而运力的增长达到了23%左右.在运力增长大于货量增长的情况下,2005年底,欧洲航线的运价已开始触底,最低仅580美元.虽然尚属淡季,但可以看出,过去强势数年的船东市场已逐步开始向货方市场转移.  相似文献   

6.
刘盈  郏丙贵 《集装箱化》2007,18(11):34-36
近几年,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强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向物流服务转型,两者之间似乎属于不同行业,界限分明:然后提出“货运物流代理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从属于物流,为物流企业提供代理服务(实际上,“货运物流代理业”与“货运代理业”两概念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最后,提出“货代物流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物流业的组成部分,货代企业从事的本来就是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7.
王学锋 《集装箱化》2004,(10):23-24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际货代行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货代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大型货代如何借机巩固品牌;中型贷代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小型货代如何广大生存空间。面对新形势,本刊在此开设“国际货代”栏目,力求关注行业热点话题,深入阐述变化中的策略,失去货代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帮助货代企业解决难题,应对挑战。本刊编辑部有幸得到资深货代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主任,王学锋教授的鼎力支持。王学锋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研究,并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上海紧缺人才工程现代物流培训与考核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8.
《水运管理》2011,(2):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并获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公司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会员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并且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20家诚信货代企业,2006—2009年度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打击下,与海空运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货代与物流业无疑也成了“城门失火”下的池鱼。联手抗衡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挑战,已经成为当下中外货代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打击下,与海空运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货代与物流业无疑也成了“城门失火”下的池鱼。联手抗衡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挑战,已经成为当下中外货代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整体上提高经营者的管从业者的。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主任王学锋和郏丙贵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论坛》,就我目前尚存争议、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如国际货代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论坛从本期开始,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底,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整合、重组原有货代、集卡运输、仓储等多项经营分散、管理不一的业务板块后宣告成立。时随岁移,“又是新岁开局时,回眸创业已一年”,总经理杨根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用简洁明了的点睛式话语直奔主题,将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的起步发展慨括为:做成“三件大事”,即建章立制等基础工作、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以及资源整合和业务开发;实现了全年财务预算与专业化经营初级阶段整合深化“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际货代行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货代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大型货代如何借机巩固品牌;中型货代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小型贷代如何扩大生存空间。面对新形势,本刊在此开设"国际货代"栏目,力求关注行业热点话题,深入阐述变化中的策略,推动货代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帮助货代企业解决难题,应对挑战。 本刊编辑部有幸得到资深货代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系主任,王学锋教授的鼎力支持。王学锋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研究,并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上海紧缺人才工程"现代物流培训与考核项目专家资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王学锋和郏丙贵两位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制度讲座》,其目的是针对我国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和制度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该《讲座》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留意。  相似文献   

15.
孙家庆 《集装箱化》1999,(11):26-27,29
1995年6月29日由外经贸部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及其随后于1998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对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经营范围等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对于明确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性质、法律地位、责任及其权利、义务,加强对我国货代业的治理整顿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将其“管理规定”及其“细则”有关货运代理的概念、经营范围条款的规定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其内容不仅相互存在矛盾,而且与目前我国国际货代的实际业务不相符合,由此引起了理解上的混乱,也增加了在实践中对货代业是否违法经营等方面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王学锋和郏丙贵两位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制度讲座》,其目的是针对我国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和制度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该《讲座》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7.
华晨 《海运情报》2008,(1):13-14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公布的2006年度下半年(2006年10月~2007年3月)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日本到发货物因出口货流支撑,进出口合计突破了3500万吨(计费吨,下同)以半年计已连续7次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整个2006年度将突破7000万吨大关。该资料统计了正式会员342家货代企业利用远洋运输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不包括经由西伯利亚陆桥运输的货物在内,此外,  相似文献   

18.
徐曾沧 《中国船检》2004,(10):66-67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internationalfreight forward,以下称“货代”)在现代海运物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代有时充当代理人,为货主提供订舱、报关等代理业务并收取佣金。有时又充当独立经营人,履行运输合同义务并收取运费。这种角色双重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纠纷的产生。特定纠纷  相似文献   

19.
《水运管理》2014,(9):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开获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公司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会员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并且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6年至今,公司连续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2011年,公司还被评为“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20.
《水运管理》2009,31(5):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具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企业,还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和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诚信货代企业;2006年和200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