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针对水上交通事故数据的空间特征,提出了水上交通事故空间数据仓库总体架构设计,构建了空间数据仓库多维数据模型,研究并实现了基于SOLAP的多维空间分析,揭示水上交通事故数据空间规律特征,为水上交通事故安全监管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灰色Verhulst预测理论.由此建立了水上交通事故Verhulst模型,并分别利用该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近几年水上交通事故进行了预测,发现该模型精度高,拟合度更优.该模型可用于对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避免和减少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必须着眼于预防,本文分析了防范水上交通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落实水上交通安全责任、源头预控、现场监督、长效管理、文化建设和安全保障的角度,提出水上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帆 《水运管理》2007,29(12):31-33,35
为探求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分析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引入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参照博德理论对于事故的分析方法,对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由于管理而造成的人、船舶、环境的缺陷,并构造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因果连锁模型,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和航运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排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5.
王鑫  刘刚 《世界海运》2010,33(6):60-61
通过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争议的分析,阐述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4点理由,说明了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责任认定纳入可诉性范围对人和海事管理机构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明祥 《水运管理》2006,28(1):34-37
分析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概念及特征,说明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应为具体行政行为,且为行政确认行为,并从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进行重新认定的行政复议性分析,提出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应该具有行政可诉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舟山辖区发生多起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严重破坏了水上安全形势,社会影响巨大。为更好的预防水上交通事故逃逸案件,杜绝肇事逃逸行为,本文在总结2002-2007年舟山辖区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案件成因,并提出几点对策,以供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明应 《中国水运》2009,(11):32-3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水上交通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以找出原因并消除各种不利于水上安全和环保的因素。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水上交通事故调查机制和部分常见的分析方法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不仅关乎事故相关方的权益,更对航运业的繁荣和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与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密切相关的行政调查、技术调查和安全调查的相关特性。同时,分析调查与处理、海上与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之间的关系,最终凝练总结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的性质特点,为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的处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管控我国水上交通事故风险,阐述国内外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研究,在统计我国2008―2017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现状,并依据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上下限值,最后通过FN曲线确定我国水上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值。结果表明:无论是水上交通事故还是死亡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分层次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入手,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进行了阐述,表明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可复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杨清武  王中和 《中国水运》2007,7(8):248-249
水上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因涉及事故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备受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强烈关注,也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最易引发争议的原因。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可诉性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海事机构内部和行政诉讼实践中均存在不同意见。根据行政法学原理,结合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分析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性质,提出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具有行政可诉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梁鹏 《中国海事》2014,(12):25-27
文中针对部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水上交通事故由于种种原因仍一定程度上存在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的现象,结合实际,从水上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人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依据、案件移送、实例探讨、目前水上交通事故刑责追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水上船舶交通事故数据,在建立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上船舶交通事故数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并对各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采用该组合模型是提高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这一问题,在海事管理机构内部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文章通过对法学的理解,分析了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特点、行政行为的法理分类和司法判例等诸多方面,提出不服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宜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长江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强水上交通运输的安全,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邓氏关联理论和改进的灰色关联理论,对2008—2017年长江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定量分析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关联因素。将不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一种与定性分析吻合度较高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高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的精确度。对不符合灰色系统建模要求的随机序列,引入实用序列缓冲算子,分别构建均值和加权GM(1,1)预测模型,对长江海事局辖区未来水上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并对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对,给出一种精度达到0.7%的短期预测模型,为改善长江海事局辖区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是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响应级别确定的基础和依据。针对现有水上交通事故统计与分级在应急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科学的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方法。在现有水上交通事故统计与分级指标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分级指标权重和模糊分级标准,建立了层次—模糊综合分级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分级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实现水上交通事故分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杨学辉 《中国水运》2004,2(4):151-152
文章就目前三峡库区水上交通事故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水上交通事故的管理,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19.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水上交通安全规划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以往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以预测年事故发生数居多,没有考虑全年季节性气候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本文在考虑事故数据时间序列的季节周期性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ARIMA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的月事故发生数进行预测研究。并以2011年-2015年福建海域水上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运用所建立的ARIMA预测模型,预测出2015年各月水上事故数。最后,通过与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出ARIMA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船舶违章行为与水上交通事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违法违章行为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成为水上交通的安全隐患。文中从水上交通事故处理实践出发,对船舶违章行为与水上交通事故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责任的认定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