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量预测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建高速公路的交通量预测由于缺乏原始数据,同时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很难对交通量进行预测。诱增交通量对新建高速公路未来交通量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在诱增交通量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诱增交通量为对象,分析其不同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苏省联网收费数据,研究2010~2017年江苏省高速公路流量、车型比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网络趋于完善,居民收入增长、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增加,江苏省高速公路流量稳步增长,客车占比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平均出行距离呈下降趋势;城市化地区出行时间趋于分散,K值(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明显下降。通过上述分析,从加强联网收费数据的挖掘利用、重视高速公路功能变化、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魏强  程波  张丽娟 《综合运输》2022,(7):140-145
为研究铁路客运专线对不同出行距离高速公路小汽车、大客车交通量的影响,本文将出行按距离分类,以四川省多个通道高速公路交通量数据为基础,考虑小交通量出行波动较大的因素,选取出行量较大的节点对客运专线开通前后高速公路小汽车、大客车交通量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出行距离的转移率。结果表明,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后对高速公路短距离出行影响较小,出行距离在500km内,小客车转移率呈现随出行距离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大于500km后,小客车转移率下降。大客车转移率离散度小于小客车,且转移率随出行距离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的时间特性包括交通流的年变化、月变化、周变化以及时变化。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时间特性,了解和掌握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可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运营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据西宁市区域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数据,对西宁市道路交通在早晚高峰时期的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四阶段法交通量预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阶段法交通量预测模型过程中交通流量的近似假定、出行者路径选择方法的假定以及交通网络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道路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分配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输经理世界》2009,(8):11-11
一直备受争议的“拥堵费”征收最近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所谓“拥堵费”,是通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控制交通出行需求,减少拥挤道路、中心区交通量,缓解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信息化的发展,交通流量自动调查站点已经成为道路交通流量数据采集的主要手段.但交通流量自动调查站点所采集到的流量数据为道路断面流量,而我们在进行交通量统计分析应用时,往往面临需要对路段、道路甚至一个地理区域内的若干交通量调查站点进行统一测算并进行分析应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从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基于若干个交通流量自动调查站点,把断面流量拟合为路段、道路以及区域的流量折算方法.并基于该方法,阐述了拟合后的数据分析应用,对交通量数据统计分析和深入挖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铁路投产以来客运量不断攀升,为中长距离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结合对我国高铁开通运营较早的武广、郑西及温福三条运输通道综合交通系统的调研,分析了高铁线路开通前后通道客运量的变化,推算了我国高铁客运量的来源。研究表明,我国高铁客流大部分来自诱增客流。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策略,并提出了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省沥青路面结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对新建道路的交通量和轴载水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路面结构的设计思路,并对不同路面结构组合进行了厚度设计对比.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京江北新区青龙绿化带东侧片区道路工程"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量预测。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交通小区划分,以Trans CAD交通规划软件为工具,对各交通小区发生及吸引量及区域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结合南京交通数据对出行方式进行划分,得出交通量在路网中的分配结果。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道路的通行能力能够满足预测年的通行需求,服务水平能够基本维持A、B级,研究区域路网规划及断面分配形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市紫竹院路为例,对比紫竹院路潮汐车道实施前后的交通调查数据,论证了紫竹院路设置潮汐车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效率和设施利用率三个方面分析潮汐车道的实施效果,以及其对周边路网流量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潮汐车道开通后,紫竹院路进城、出城方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显著增加,行程车速大幅提高,单车道利用率随着断面交通流量增加趋向均衡,路段交通出行环境改善;紫竹院路周边主要平行道路的高峰小时流量基本保持不变,潮汐车道可能会引起更远范围路网交通流量的重新分布,以达到新的交通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背景下,夜班公交不只是超一线城市才有,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始结合自身情况,开启了服务大众为核心的夜班公交线路,夜班公交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已成为人们夜间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充分满足了大众对夜间出行对稳定、环保、安全的出行需求。夜班公交线路近年来不断开设和体系不断健全,但是很少学者研究夜班公交路线服务评价体系。本文将提出基于多种出行方式的夜班公交评价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银川市一周交通量数据,运用GIS对银川交通发生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夜班公交线路的合理评价,最后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约车的兴起,增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有些人认为网约车加剧了交通拥堵,而有些人则认为网约车缓解交通拥堵,对环境是友善的。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展开深入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对调研数据建立基于时间价值和出行成本推算的网约车数量对交通量的影响评价模型。然后对网约车数量和交通量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微观层面上,以特定交叉口为例,通过Vissim软件对实际的交叉口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得到有无网约车时交通延误以及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数据。经仿真对比,最终论证并确定网约车的存在对交通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是产生了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2017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选取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分布、出行空间分布等指标,分析寒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通过总结归纳绥化市城市居民出行的特征及其原因,对绥化市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优化道路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配置停车设施等对策,为寒地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合适的收费站与门架交通量分析的统计时间范围,文章通过收集2020-05-06至2020-07-19的广西高速公路349个收费站及其附近的门架数据,探索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广西收费站与门架交通量所存在的关系,分析门架漏识别等异常情况,为今后收费站及其附近门架的交通量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的建立和程序设计.并利用VBA语言编制程序模块确定有效出行路线、最短路权、有效路段的边权、节点点权及各路段分配交通量等.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与客运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将成为新的矛盾。本文从居民出行总量不断增长与道路客运量持续下降之间的巨大反差入手,着力分析了道路客运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道路客运需要重新定位的原因,明确了道路客运发展的新定位,提出了推进定制客运将成为道路客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重点。  相似文献   

18.
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公交服务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公交运营者加深对公交出行变异性的认识。本文将公交惯常出行定义为乘客个体多次在同一时段或空间乘坐公交的行为,随机出行的定义与之相反。利用厦门市30天连续的常规公交数据,使用DBSCAN算法对出行天数在10天以上的高频乘客进行划分,用核心点来表征惯常出行,用非核心点来表征随机出行。结果表明有78.70%的出行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有72.32%的出行在空间上具有稳定性。研究结论凸显了公交高频乘客也具有随机出行,且随机出行的统计特征和时空分布与惯常出行有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个体时空模式挖掘、乘客人群划分、定制公交线路制定、公交差异化服务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车辆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变化,本文在不考虑天气因素的条件下,分析随着路段交通量和大型车比例的变化,小型车行程时间可靠性变化特征。首先对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进行预处理,OD对重构获得各路段交通量,采用非参数KS检验法,判断不同交通量、大型车比例下小型车行程时间是否满足对数正态分布。以标准差、缓冲指数、拥挤频率作为路段可靠性评价指标,分析路段可靠性变化特征。本文以甘肃省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交通量、大型车比例下小型车行程时间满足对数正态分布;(2)总交通量大于1100pcu时,路段交通流稳定性明显降低,大型车数量大于等于210pcu同时小于270pcu时,拥挤频率最高,在0.35~0.55之间波动,可靠性最低;当大型车数量大于290pcu时,小型车平均行程时间可靠性上升。研究成果对研究大型车对智能交通的研究提供基础,为高速公路交通管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步行和单车出行步行不仅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零排放的出行方式。在人口密集与混合土地使用频繁的亚洲城市,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大多选择步行或骑车出行。然而,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亚洲城市步行出行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更宽的机动车道路和立交桥的建设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些城市中破旧的步行和单车公共设施还在进一步恶化,而政府的预算和政策规划对非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