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辆大客车行走在一条又长又陡的下坡路上,并且后面跟着一辆警车.在快到坡底时,警察拦下了这辆车.并且告诉驾驶员因为他的刹车灯没有亮,要罚款.但驾驶员告诉警察,他在使用具有恒速功能的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时,警察最终被说服了.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汉诺威讯—威伯科(WABCO)汽车控制系统(NYSE:WBC),全球领先的商用汽车电子制动、稳定、悬挂和变速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于近期携其卡车、客车和挂车的最新技术,亮相2012年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博览会(IAA)。这些技术标志着威伯科在商用汽车行车安全及效率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产品的独到之处。OnLaneTM是适用于卡车和客车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标志着威伯科在先进的驾驶员辅助驾驶系统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当车辆意外偏离车道时,该系统可以向驾驶员发出声光报警或座椅震动式报警(可选),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意外偏离车道是商用车最常见的事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驾驶习惯不良的驾驶员或新手驾驶员,在驾驶手动挡车型时由于换挡时机把握不准而造成的油耗高问题,开发了一套换挡提醒装置,并进行了装车测试。结果证明:驾驶员按照换挡提醒系统的指导操作,对车辆具有一定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机通话或发短信会损害驾驶表现,但是,很少研究直接比较使用语音消息与文字消息的干扰作用。明确不同次任务对驾驶的影响是立法、车载设备设计和驾驶安全培训的基础。本文以驾驶模拟器与眼动仪为试验平台,比较了语音消息和文字消息对驾驶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语音消息和文字消息均会导致速度平均值、加速度和跟车距离发生更多变化,降低行车安全性。相较于文字消息,语音消息条件下车辆可以保持较好的横向稳定性与车道保持能力。在视觉行为方面,文字消息和语音消息均会减少驾驶员前方道路注视次数及注视时间,降低驾驶员道路交通信息的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面和斜侧碰撞 有资料介绍:客车正面碰撞和斜侧碰撞占总事故的40%~60%.在正面碰撞中,减速度由保险杠向车尾逐渐减小.驾驶员由于其所处的位置,首当其冲.其中约有一半对驾驶员造成严重伤害.中型客车除一些采用短头结构(如子弹头结构)的车型,碰撞时对驾驶员的缓冲增大、产生的危险也较小外,大多数采用平头结构,因车身小,驾驶员受伤害的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隧道进出口路段驾驶员明暗适应的特性及遮阳棚对明暗适应过程的影响规律,文章依托紫荆隧道(无遮阳棚)及巴朗山隧道(有遮阳棚)进行驾驶试验,以驾驶员瞳孔直径及其变化速率为研究参数,分析遮阳棚对隧道进出口路段明暗适应的缓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暗适应过程90%以上发生在洞内段,明适应过程54.61%以上发生在洞内段;在隧道进口段暗适应过程中,通过遮阳棚时间为2 s时,最大瞳孔直径变化速率下降4.84%,通过遮阳棚时间为5 s时,最大瞳孔直径变化速率下降33.58%;在隧道出口段明适应过程中,通过遮阳棚时间为2 s时,最大瞳孔直径变化速率下降38.75%,通过遮阳棚的时间为5 s时,最大瞳孔直径变化速率下降49.97%。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驾驶年龄上限上调、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近年来,街头老年司机越来越多.都说:"岁月不饶人!"人上了年纪,各方面都会衰退,身体的灵活性差,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也弱,驾车时很容易发生事故.老年驾驶员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是社会各界应该正视的问题. 部分高龄驾驶员现象带来警示 近日,贵州罗甸,一名64岁的老年驾驶员因身体突感不适,行车过车中导致车辆失控侧翻至边沟里,致驾乘人员受伤、车辆严重损坏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交通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出行的车辆越来越多,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2018年,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为364.3万起,相较2017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其中约11.3%的事故起因来自于驾驶员在驾驶时出现了精神疲劳,疲劳驾驶正成为威胁驾驶员生命的主要因素,为了保障驾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建立驾驶适应性检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适应性是指人们从不是驾驶员到成为驾驶员的过程中,或随驾驶年限增长的过程中客观条件的改变对驾驶员个体克服影响安全驾驶因素的适应能力所表现的某些倾向性特征。由于驾驶适应性的存在,驾驶员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条件千差万别,有些个性就具备了自然的、生物学的先决条件,因此使得驾驶员即便是在相同条件的教育和训练下,车祸往往集中于某一类驾驶员身上而多次发生交通肇事:相反,另有一些驾驶员则很少肇事或从不肇事。  相似文献   

10.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的爆破震动监测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5号线和7号线在太安站—怡景站区间为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建筑物密集,按规范规定必须在爆破施工的同时进行震动监测,以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文章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对其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沿隧道径向和法向的震动规律:径向上,在掌子面(0测点)两侧对称的测点的震动速度规律反映为成洞区大于开挖区;法向上,以掌子面(0测点)为中心,往两个方向呈现震速下降的趋势,而且近似线性下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密集减震孔和竹节的减震方法能够起到明显的减震效果,径向的减震效果比法向的要好.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的主要经营模式 湖北省出租汽车客运大多为公司化经营,并允许少数个体经营者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 1.挂靠模式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使用权属于企业,车辆产权全部或部分属于驾驶员,企业与驾驶员的关系实质上为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太延区间下穿济军一疗口腔医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浅埋隧道爆破地表质点震动速度规律。在平行隧道轴向正上方,监测掏槽爆破时垂直方向、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3个方向产生的震动速度第1段的最大值;在垂直隧道轴向上,监测掏槽爆破时垂直方向产生的震动速度第1段的最大值。结合地下爆破施工对地面震动影响的监测数据,研究发现,掏槽爆破震动峰值出现在距工作面前方1~3 m的范围内,在基准点附近存在一个火山口状的震动峰谷;合成震动速度在数值上比单一方向的震速存在放大现象,但合成的震动曲线规律与单一方向震动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驾驶员路径选择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求解问题,证明了两方博弈下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判定定理,给出了驾驶员选择不同策略时的得益值,并运用该定理对驾驶员的路径选择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最终方便驾驶员A在驾驶员B类型未知时做出较优的决策,实现了博弈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由多年冻土引起的输油管道问题,主要有融沉、冻胀等不良地质现象。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管道,该地区埋设管线因传热和震动引起冰层融化,产生冻胀、融沉问题,会使管线下沉或凸起,对管道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疲劳缓解灯光带的设置可以改善隧道内视觉环境,但其形式设计过于复杂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过多地转移到灯光带上,危害驾驶安全。基于此,文章依托杨林特长隧道,利用眼动仪对驾驶员在隧道内以及疲劳缓解灯光带段的眼动特征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比得到疲劳缓解灯光带对眼动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灯光带段内驾驶员的注视范围扩大,呈线状向两侧隧道壁分布;驾驶员在疲劳缓解灯光带段内对隧道壁的注视时间更长,但仍远小于对中央主视区远方的注视时间;疲劳缓解灯光带段驾驶员在中央主视区远方的眼动类型几乎均为注视,而在两侧隧道壁的区域眼跳占据一定比例;在通过杨林特长隧道疲劳缓解灯光带时驾驶员主要关注的仍是前方的道路情况,驾驶员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并感知墙壁图案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作为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影响行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从驾驶员年龄出发,分析了驾驶员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及交通运行的影响,探讨了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对深入研究驾驶员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爆破震动产生的机理,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爆破震动的危害;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8种控制爆破震动的技术措施,如控制单段起爆药量、选择合理的起爆间隔时间及合理的掏槽形式、采用非炸药爆破开挖技术等;并指出,在进行城市地下工程爆破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震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车辆在行驶途中,经常会遇到扎钉甚至突然爆胎,这时必须拆装和更换轮胎。但在拆装和更换轮胎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确保拆装和更换轮胎的技术要求,使之正常运行。1.途中故障轮胎的处理多数车辆是前轮驱动,因此前胎总是比后胎磨损快。很多驾驶员在更换轮胎时都是换前胎,其实驾驶员已经习惯前胎的抓地性比后胎弱,如果新轮胎装在前轮,驾驶者会由于感觉前轮的驱动性提高而对安全性产生错误判断。所以,最好将新轮胎安在后轮,将以前的后轮胎装到前轮,这样更能保证车辆的操控性。在经过一些路况不好的路段,尤其是遇到坑洞和大石块等轮胎很容易鼓包,这是因为轮胎里  相似文献   

19.
某市一个体出租车驾驶员陈某,在驾车返回市区途中,遇到王某拦车.王诉说自己钱财被偷,已身无分文,请求陈某将自己免费带回市内.陈某同意了王某的要求.当该车行至离市区不远处时,与一轿车相撞,陈、王二人均受伤,肇事轿车逃逸.经交警部门认定,轿车驾驶员对这起事故负全部责任,陈某无责任.因找不到肇事轿车,王某便将陈某告到法院,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在交通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地基土体的沉降会造成桥头与地基出现高低差,导致出现跳车、地基失稳等不良问题,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了不舒适的体验,严重时还会对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文章研究了软土地基的高速公路长期沉降情况,并在循环交通荷载背景下对该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