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分析路段通行能力差异性,从小客车驾驶员角度分析、计算能看到前车和前车尾灯时的最小纵坡视距,提出了以控制车流扰动过大和保证减速舒适性为目的的纵坡限速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基于驾驶行为和纵坡路段服务水平的纵坡限速分析模型.实例计算表明,通过该模型获得了邵怀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80 km/h路段的最佳限速值为100 km/h,从而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段最佳限速值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和车辆性能的逐年提高,部分驾车和乘车人觉得我国高速公路“路宽了,车好了”,120公里/小时限速要求有些过低,对超过此限的处罚也颇有微词,特别是沈大高速公路经双向8车道的改扩建后,为沈大高速公咱限速“松绑”的呼声不断,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区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匝道区域线形指标偏低、气候变化频繁的特点,在限速管理上,提出“匝道动态限速,主线联动限速”的可变限速策略。匝道的限速值是依据车辆横向稳定性和停车视距两个约束条件,并考虑路面附着系数和道路能见度的动态变化特性进行确定。主线受出口匝道影响路段的限速值是依附匝道圆曲线路段限速值和实际减速车道长度进行确定。在参数取值的探讨中,区分了纵向附着系数和横向附着系数的不同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管理尤其是限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高速公路常发交通瓶颈上游路段运动波传播引发的追尾事故,在分析PARAMICS微观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变限速控制仿真平台,在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交通瓶颈仿真路段,采用事故预测模型定量研究路段内冲击波传播过程中追尾事故的实时风险,提出了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减少事故风险效果最好的控制策略是将阈值设置为预测事故概率等于0.25,限速值变化周期为120 s,限速值降低幅度为20 km/h,恢复幅度为10 km/h,相邻路段限速值差为20 km/h.采用可变限速最优控制策略后,高速公路瓶颈上游路段追尾事故风险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5.
根据驾驶人在动视力和视野范围内的信息处理能力,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路段限速值计算模型.根据道路与环境、交通流、交通管理、驾驶人与其他人员以及天气等事故现场信息,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将各类信息的出现概率进行量化处理,并由事故现场基本信息特征计算得到典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的限速值.计算结果表明: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单...  相似文献   

6.
廊沧高速公路简介 廊沧高速公路廊坊市段起点在永清县赵百户营北侧与京津第三高速(南通道)相接,止于大城县大木桥村与青县西艾辛庄之间的廊坊沧州界,与廊沧公路沧州市段相接,全长90.876公里。项目经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本项目全线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34.5米,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能够在风雨条件下智能限速,作者采用反传播神经网络(BPNN)技术,设计了一个高速公路风雨天气限速系统。由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根据交通环境,参考实时天气指标,凭经验判断“安全限速”的值,并作为专家样本,供BPNN训练。通过分析“拟合误差”的方法,排除了少量异常的专家样本,从而提高了BPNN的预测精度。实践表明,采用BPNN对高速公路按天气指标智能限速,无需推理数学模型,操作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的限速受法律、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以大循高速公路为例,在分析道路设计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综合其他相关因素,确定其最高限速值为80km/h,进而研究制定了大循高速公路的限速方案。针对长大下坡路段易出现超速的问题,研究设置相关交通安全设施,配套交通管理、交通服务措施,确保车辆不超速行驶。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限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辉 《北方交通》2013,(4):39-41
在对公路限速值与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理论分析及相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合理的限速值,并以佛开高速改扩建工程为实例提出三种施工区限速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高速公路施工区的限速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合理限制车速是确保公路安全、高效运营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在高速公路设置限速标志时,应综合考虑公路的通行能力、车型构成比例、道路条件及路侧环境条件,并根据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设计速度或运行速度值,分段灵活设计。  相似文献   

11.
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复杂的自然条件而言,路线设计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只有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中始终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始终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建成的高速公路既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公路线形设计困难,对工程造价、交通安全、施工难度等方面影响大的特点,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通过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平面线形设计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因素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受很多因素控制,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地质、水文、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时,要对上述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将设计施工和山区整体有机结合,增强山区公路的功效。工程设计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是施工的主要控制因素。对隧道和高边坡进行公路设计,降低施工难度,将深路堑部位进行高架桥设计,这些对公路路线整体进行控制,对公路路线设计形成制约,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难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济南至莱芜高速公路的项目设计,在公路设计新理念指导下,认真总结以往国内外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建设是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是桥梁工程选择施工方式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特点及设计要点的研究,来具体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05,江苏省公路学会受江苏宁宿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委托,对宁宿徐高速公路盱眙至宿迁段提高行车限速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该项研究论证以达到提高本段高速公路限速的必要性同时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此改善宁宿徐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杜战军 《交通标准化》2007,(12):159-161
山区高速公路因其要求的线形指标较高而所处环境复杂,平纵面线形不可能与地形完全吻合,对环境破坏较大。故其路线设计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环境保护作为路线选线拉坡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尽可能在设计前期阶段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小,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速与其离散性和事故数、事故严重度以及交通拥挤性密切相关。合理的速度限制可以降低交通事故数和事故严重度,提高道路的运输效率。基于对高速公路运营阶段交通流量的构成及增长分析,提出新建高速公路和非新建高速公路应采取的不同限速策略,并分别给出合理的车速限制建议值,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高速公路限速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原山区具有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多变,不良地质较为发育等特点,本文结合蒙自~新街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的经验和教训,归纳影响“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因素,通过对蒙自~新街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总结“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线的特点与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广深高速公路——广州(黄埔)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日前举行试验段开工典礼。副省长佟星、省政协副主席王兆林等出席了开工典礼。这条高速公路设计全长89公里,比既有的140多公里的广深高速缩短约三分之一路程。2009年11月建成通车后,驾车从广州到深圳,将比现在节省半个小时左右。广州(黄埔)至深圳(南山)高速公路设计双向8车道,工程投资总额160多亿元,由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路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