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①T2DM组,79人,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人;②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NFDR)组,84人,为T2DM的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③无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NC)组,104人,为与T2DM无血缘关系,且经口服糖耐量试验排除T2DM和糖耐量异常者。每组按体重指数(BMI)再分为2个小组,即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2DM组、NFDR组、NC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NFDR组中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NC组中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与T2DM一级亲属无明显关联而与汉族无T2DM家族史的正常人群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①T2DM组,79人,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人;②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NFDR)组,84人,为T2DM的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③无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NC)组,104人,为与T2DM无血缘关系,且经口服糖耐量试验排除T2DM和糖耐量异常者。每组按体重指数(BMI)再分为2个小组,即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2DM组、NFDR组、NC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NFDR组中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NC组中BMI≥25kg/m2小组和BMI<25kg/m2小组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T2DM一级亲属无明显关联而与汉族无T2DM家族史的正常人群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高辛配基(Dig-11-dUTP)标记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转化基因作探针,分别检测了宫颈癌活检组织、宫颈炎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DNA。其检出率为:宫颈癌中42.1%(24/57)、宫颈炎中2.5%(1/39)、正常宫颈中5.5%(1/18)。宫颈组织中HPV-16E7转化基因的检出率较高,提示该转化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本研究也证实DIG配基标记的E7基因探针具有特异、敏感、安全、稳定和能反复使用的优点,适合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HBsAg清除率(10.52%,4/39),HBVDNA转阴率(41.93%,13/31)、HBeAg转阴率(45.94%、17/37)明显高于对照组(3.60%,9.90%16.00%),P<0.05,证实干扰素具有清除乙肝病毒,抑制其复制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产前能够诊断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评估其超声诊断价值,我们联合应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孕16周以上的孕妇310例进行产前检查,其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11例,经引产尸解及生后随访证实。并发现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检出率(5.5%)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孕妇(0.7%),两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本文认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诊断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33例大肠癌内镜活检标本中以抗配体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尿型纤溶原活化素受体的表达,同时测定C-erbB-2蛋白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大肠癌中u-PAR阳性率为39.3%,其中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72.7%,P185阳性率为42.4%。二者表达有高度一致性,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和肿细胞膜在受体结合后具有增强肿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作用,应用肠镜活检标本检测u-PAR可作为大肠癌恶性程度及估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变化与并发症之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1例NIDDM患者(男性32例,女性39例均为绝经期)和正常对照者62例的血浆睾酮(T)、雌二醇(E2)。将有无心血管并发症组、病程大于和小于10年组、血糖水平高于和低于11.1mmol/L组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患者血浆E2、E2/T离于正常对照组,女性患者E2、E2/T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8.
用胸壁刺激(CWS)检查对17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者11例(6.5%)。起搏治疗后自身心律改善者32例(18.8%)、恶化者13例(7.9%)、稳定者125例(73.5%)。检出起搏器依赖者25例(14.7%),属高危病人,随访的重点。表明CWS检查是评价起搏器功能、揭示自身心律,筛选高危病人一项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对肺癌骨转移性疼痛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7例确诊为肺癌骨转移的病人分成二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14例应用组)和43例用-EDT-MP(组)。结果和EDTMP对骨痛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8.6%和79.1%,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的疗效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后者,且安全、适合家庭治疗。结论对经济条件好,不便到医院治疗的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可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480例经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的疗效与是否伴突眼以及突眼症状是否有改善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80例甲亢患者中233例伴突眼,其发病率为49%,233例突眼患者中,90例突眼恢复(39%),好转96例(41%).未变化45例(19%),加重2例(0.85%),总有效率80%。认为甲亢的治疗效果与有无伴发突眼关系不密切,131Ⅰ治疗甲亢伴突眼者可使大部分突眼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据此,我们认为在甲亢伴突眼的治疗中131Ⅰ应视为一种有效和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梁桥墩的刚度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状态的影响,结合高薄壁墩的特点,对仁义河特大桥桥墩刚度设计和结构体系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隧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当隧道经过煤层或采空区时,隧道周边围岩就会有瓦斯存在。作为特殊地质地段隧道的一种,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隧道内瓦斯的浓度,否则,极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引起工程事故。结合松卜岭隧道的瓦斯防护技术设计,主要讨论隧道通过煤层时,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的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平阳高速阳曲1号隧道进口左线在左导坑掌子面掘进出渣完毕后,进洞立架支护过程中发现仰拱端头至掌子面初支拱脚处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未浇筑仰拱的里程段初支表面出现明显的开裂及喷射混凝土脱落掉块现象,掌子面未支护部分掉块加剧。处理的基本思路为,导管注浆预加固的方法,待塌方体强度增长后进行开挖、支护,待二衬施工后进行洞顶回填处理。  相似文献   

20.
对粒状类材料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粒状类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做了相关总结,为粒状类材料在今后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