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竖向预应力钢筋应力损失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竖向预应力损失过大是引起箱梁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竖向预应力损失计算缺乏理论和实践支持,难以建立有效的计算模式.该文根据室内实测损失情况,研究竖向精轧螺纹钢筋应力损失的特点;研究锚垫板安装误差对损失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制定竖向预应力有效应力的计算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祝明桥  方志 《桥梁建设》2003,(6):8-10,14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构件破坏的受力全过程进行试验,重点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结果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混凝土薄壁箱梁在不同受力阶段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方法,全过程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时对腹板竖向预应力损失进行的实桥测试,对不同长度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并与规范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为同类桥梁今后的竖向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颜东煌  林鸣  袁明 《中外公路》2007,27(2):55-59
竖向预应力损失是箱梁腹板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竖向预应力损失中的弹性压缩损失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实桥试验数据得到了竖向预应力弹性压缩损失的相关规律。同时结合弹性力学中的相关方法总结出相应的弹性解析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颜东煌  袁明  刘昀 《中外公路》2008,28(2):79-82
PC连续刚构桥箱梁的竖向预应力钢筋有效应力受到预应力筋施工定位误差的影响,将增加竖向预应力损失,从而加大腹板主拉应力超限的可能.研究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实测锚垫板倾斜角度,并结合解析法计算结果,讨论其对锚固损失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则利用有限元法计算预应力筋安装偏位对腹板应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施工时锚垫板倾斜的角度误差所产生的附加回缩量将加大竖向预应力筋锚固损失;②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来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减小偏位误差.  相似文献   

6.
陈忠炎 《国外公路》1994,14(6):43-46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分段施工箱梁结构是近十年来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每段用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由于高度集中中载荷作用,预应力锚固区可能出现危险的裂缝。该文利用不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试验研究,查明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7.
周小勇  金文成  黎述亮 《公路工程》2008,33(5):82-84,108
依据预应力锚固损失分析中的反摩阻影响机理,结合模拟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的非均匀B样条曲线参数方程,推导出预应力锚固损失的数值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任意空间曲线型预应力筋,并适合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8.
依据预应力锚固损失分析中的反摩阻影响机理,结合模拟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的非均匀B样条曲线参数方程,推导出预应力锚固损失的数值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任意空间曲线型预应力筋,并适合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9.
PC箱梁竖向预应力张拉锚固阶段应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PC箱梁张拉锚固阶段的竖向预应力损失,以2座实桥为例,进行了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测试,对这2座桥梁竖向预应力损失进行有限元和解析法的求解,在此基础上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合实例桥竖向预应力损失试验的现场经验,分析了造成张拉锚固阶段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多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是张拉锚固阶段主要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系,且在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条件下,实施二次张拉对控制锚固损失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损失计算的已有数值方法中,正、反向摩阻对称的基本假设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内力作用的“虚拟张拉法”,采用APDL编制了适用于任意线形预应力筋锚固损失计算的非对称数值程序,并形成自定义的宏命令。将预应力筋内部某点作为虚拟张拉端,将该点锚固损失前的有效内力作为虚拟张拉力,对预应力筋进行反向虚拟张拉计算,根据反向张拉区段内的伸长量变化建立变形协调方程,采用逐次搜索的方法确定回缩终点位置,从而得到最终锚固损失。通过3个典型曲线预应力筋算例分析表明:该文虚拟张拉法计算得到的反向摩阻区段长度和预应力筋沿程锚固损失值与解析解高度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仅0.19%,计算精度远高于已有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应力损失估计不足是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出现下挠、开裂等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简要对比中美几种规范并结合一座悬臂灌注施工的大跨度桥梁,对悬臂束和合龙束的预应力损失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和探讨,同时还进行预应力损失对桥梁挠度和应力状态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若预应力损失计算偏小,则会导致对桥梁内力和挠度计算的较大失真.  相似文献   

12.
公路PC箱梁腹板裂缝成因与混凝土应力限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的裂缝问题,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对其腹板应力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在研究腹板二向应力状态及其强度准则,对国内外相应设计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关于预应力构件混凝土应力限值表达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公路桥PC箱梁混凝土的推荐应力限值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配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状态受力性能的简化分析方法,将用于配筋箱梁线弹性阶段受力性能分析的比拟杆法进行改进,应用于非线性阶段受力分析.采用截面换算原理考虑配筋影响的同时,分别引入钢筋和混凝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通过增量法进行非线性状态受力性能的计算,建立考虑纵向受力筋影响的配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状态受力性能分析的比拟杆法.并通过有限元和实测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马筱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4-177,16,17
曲线箱形梁桥是空间复杂受力结构体系,预应力钢束产生的径向分布力是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产生扭矩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组合有限元法和简化方法分析曲线箱梁中预应力所产生的效应,得出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桥梁工程的结构形式为31.5m+35.5m+50.5m+35.0m+31.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通过结构分析程序对连续箱梁体外束加固前后总体和局部受力进行验算分析,验证该桥加固前后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和保证桥梁营运阶段结构性能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明  周启国  陈衡治 《公路》2008,(5):96-100
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是非线性的,其分布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物理性质、几何材料特征以及桥梁走向位置等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考虑以上因素计算箱梁表面温度分布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箱梁桥温度场的热力学有限元瞬态分析。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为例,计算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的温度场,通过与规范的计算进行比较,得到一些关于混凝土箱型梁桥温度效应的结果,可为工程设计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已建大跨径PC梁桥长期下挠的加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公路1座运营超过12年、严重下挠的(65+100+65) m PC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首先尽可能准确地识别该桥现有的结构状态,针对其结构状态,提出相应的加固目标,并提出3种加固方案,即: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增设斜拉索以及截断跨中更换钢梁.从应力、线形、内力改善情况及施工工艺方面对3种加固方案的加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跨径100 m级的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3种加固方案均可使其基本满足加固设计和规范要求.综合考虑施工风险、工期、费用、交通组织和社会影响等,最终选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加固方案,并结合桥面铺装减载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加固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斜交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加宽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某斜交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横向拼宽问题进行拼接方式分析,并定性研究拼接后支承条件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对原结构(老桥)受力的影响。拟订了3种拼接方案,对比分析了其施工难易程度和拼接前后结构的受力特点,并对有关截面进行了修正。分析表明,对该桥进行拼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浦上大桥互通立交D匝道50 m半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箱梁为对象,探讨了小半径曲线箱梁设计中的计算、构造、施工等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体外配置CFRP预应力筋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作了体外配置碳纤维(CFRP)筋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模型,对模型箱梁从CFRP预应力筋张拉、加载至混凝土开裂这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预应力损失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箱梁跨中截面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系数、跨中挠度、抗裂性能以及CFRP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情况,试验表明该箱梁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与变形性能,混凝土开裂引起顶板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系数增加小于5%。该研究为CFRP体外预应力筋在混凝土薄壁箱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