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合理地分析、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进行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实验研究。通过13名志愿受度者三百多人次的实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乘卧车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舒适性降低界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试验中采用心理应变评价的“五级十分法”,同时兼顾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了受试者在各频率点达到舒适性降低界限时的振动加速度阈值,对其作统计处理并进行规范化,获取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的舒适性降低界限”。  相似文献   

3.
通过13名男女志愿受试者在MTS电液振动驯卧姿承受振动的试验研究,得到了1-32Hz频率范围内的“1分钟卧姿人体承受垂直方向全身振动的‘舒适性降低’界限曲线”。以该曲线为基础,结合卧姿人体受振响应及汽车振动的特点,提出 相应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降低舒适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荫三  高利 《汽车工程》1991,13(4):208-213
在进行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中,69名中国志愿受试者在电液振动台上承受了卧姿振动,从而得到了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舒适性振动感觉等值线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5.
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进行研究,计算和评价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舒适性,对于卧铺及救护车辆的设计有参考及指导意义。文中利用动力学手段,采用机械阻抗相等的方法进行模拟,将卧姿人体等效为由质量、弹簧、阻尼等机械元件组成的等效系统。着重考虑头部、胸部、腹部等对振动冲击的敏感部位,对5名受试者进行了卧姿自由、约束两种状态下的试验,最后利用所得的加速度阻抗特性曲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公路卧铺客车卧姿人体振动,建立7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模拟计算在前后轮路面不平度随机输入作用下,卧姿人体头、臂、腿三个部位的频率响应,并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卧资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意义,分别讨论了在卧资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过程中,把人体作为机械系统用物理指标评价,把人体作为生物系统用生理指标评价;把人体作为具有复杂思维能力的思想系统,用心理指标评价的试验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汽车中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德培 《汽车科技》1997,(4):12-16,23
对国际标准ISO2631新草案进行了研究,应用新草案对各类汽车的人体振动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影响人体振动舒适性的主要振动轴向。比较了舒适性评价法与总加权值法的评价结果的差异。通过主观评价验证了舒适性评价法能真实地反映人对振动的感觉,并建立了总乘坐值指标的限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域计权形式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研究了救护车担架-卧位人体系统振动的最优主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隔振系统相比,担架主动隔振系统能旬有效地降低担架-卧位人体系统垂直振动和纵向角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在性能指标中采用与频率相关的计权矩阵,可进一步降低系统在相应频带的振动。本文为改善救护车卧姿伤病员的运送平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丽岩  侯相深 《公路》2005,(8):122-125
鉴于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行车舒适性的评价标准,通过建立符合车辆实际振动情况的十自由度整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分析基础,以ISO2631—1:1997(E)《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分析了路面不平度与行车舒适性的关系,评价了A、B、C三种等级路面的不平度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阐述了应从舒适性的角度对路面不平度分级进行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ISO2631、GB4970等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的研究,建立手动变速器出租汽车驾驶员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通过实车振动监测和测量驾驶员生理指标,找到了重庆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实际行驶工况下达到疲劳的时间;并对他们进行有关疲劳的主观问卷调查,调查统计与试验的结果相吻合,由此得到出租汽车驾驶员达到疲劳时的“振动剂量极限值”。  相似文献   

12.
Idle vibration, occurring when a vehicle comes to a stop while the engine is on, is known to be a main cause of discomfort for passengers, and the customer effect has been recently growing. The frequency of idle vibr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engine type. To lower the vibration, various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engine mount an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research on human response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idle vibration is need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discomfort experienced by passengers. Seats aimed at enhancing static comfort influence the sitting posture of passengers; sitting posture is a factor affecting human body characteristics that response to idle vibra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bsolute discomfort threshold of idle vib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tting postures of 13 taxi drivers. The four sitting postures of subjects on a rigid-body seat without a backrest were variabl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bsolute discomfort threshold of idle vibration. The absolute discomfort threshold curves obtained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less sensitive to frequency changes than the frequency weighting function of ISO 2631-1.  相似文献   

13.
以国际GB4970(修订稿)中载货汽车货厢振动的检测方法为基础制订了货厢振动等级及其限值的方法,其中包括样本的建立和分布检验,确定评价等级与制定限值线等,并举出了应用实例,由于采用等级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车速特性评价货厢的振动水平,所以既方便又合理。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大跨径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性研究较少,以某大跨径人行斜拉桥为例,采用强迫振动法和全桥连续行人流荷载模型,结合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2007),阐述了大跨径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性的评价过程,并采取了在桥上安装调频质量阻尼器(TMD)系统的减振措施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减振措施,该桥的人致振动舒适性评价从“差”提高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15.
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7):118-120,149
随着对景观要求的提高,人行桥向着轻柔和大跨度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规范对人行桥舒适性评价标准并不适合大跨度人行桥.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相关规范,推荐采用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进行舒适性评价.而对于无法满足舒适性要求的人行桥需要采用一定的减振措施,如广泛采用的减振措施——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设计方法.同时以一座百米级桁架梁桥为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按照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对桥梁舒适性进行评价,并采用TMD进行减振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列车在不同车速以及空载、满载情况下通过“桥建合一”型车站时所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以某“桥建合一”高架越行车站为例,建立车-轨道-车站的有限元结构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分析B型车在80~120 km/h速度下作用于站房结构及结构反作用于列车的动力响应结果,并进行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当B型车以80~120 km/h通过该车站时,列车竖、横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均满足相关规范限值要求;承轨层竖向响应均大于横向响应,且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变化较小,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候车厅楼板的最大竖向响应均大于其横向响应,最大横向位移随着车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横、竖向加速度均随着车速的增加呈现变大的趋势。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桥建合一”车站现场实测数据的比对,验证了空间耦合振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可为同类高架车站结构的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华  王岱斐  夏长高 《汽车工程》2007,29(7):558-561,565
以刚体空间运动学为基础,讨论了作为关节链结构的人体模型及其在空间的位置和方位的数学表示方法,研究了物体在空间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探讨了人体模型的正向和逆向运动学控制方法,提出了运用正向和逆向运动控制法联合控制人体数字模型的控制策略,构建了舒适性的模糊评价规则,并用于人体模型姿势的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山区公路桥头跳车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头跳车是山区公路小桥涵运营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选取了人机工程学指标,包括汽车振动加速度和驾驶员心率,作为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通过行车实验和对比实验,从乘车舒适性和振动知觉两方面,并结合ISO2631全身振动的相关规定,对内蒙古S203线山区某路段桥头跳车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GB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人体振动评价标准ISO2631-1997的区别.通过道路试验测量了驾驶员坐垫、靠背和脚部的平移振动以及坐垫的旋转振动共lO个方向的振动.分析发现汽车中人体振动的峰值因子一般小于9;而按照GB4970和ISO2631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GB4970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体振动.分析各方向振动所占的比例发现,坐垫垂向振动、靠背前后振动和坐垫侧倾振动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