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新年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的第121次见面.书页翻转间,十年韶华. 十年韶华,十年记忆.十年里,我们看着你鸣笛远行,我们看着你披波斩浪,我们看着你凯旋归航.十年里,我们看着你为中国喝彩,我们看着你引领海运大市.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在陆地上生存的我们,紧紧地拥抱着大地,往往忽视了海洋国土的存在.在以美、英、俄、日为代表的国家将制海权视为国家前途命运的20世纪,中国却像一头在海边熟睡的雄狮.新世纪的钟声响了.在这个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环绕在中国大陆周围的辽阔海疆雪浪翻涌,发出了一声声迟来的呐喊.在陆地资源日渐紧缺的今日,海洋却拥有无尽的宝藏和巨大的能量,等待人们去开采.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繁衍于陆地,至今仍有80%以上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可是,我们脱离海洋的怀抱已经太久,我们需要重新走近海洋,寻找我们新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领域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交通运输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日前, <求是>杂志于2009年第17期刊登了李盛森部长的著名文章--<骄人的业绩宝贵的经验>.在此,我们全文转载,并以此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  相似文献   

4.
2010年前8个月,中国船厂共取得了33条油轮订单.其中,12万载重吨以上的油轮数量达到了31条(12条超大型油轮和19条苏伊士型油轮).以往论及中国造船市场时,我们习惯于将目光集中在散货船上,而现在我们也非常乐意看到中国船厂在为取得多元化造船市场更高份额的道路上所走出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造船和航海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的造船业已位居世界第三.船舶出口区域已从东南亚发展到了包括美、英、德、日、挪等发达国家,船型已从一般散货船、油船发展到高新技术船舶.预期未来十年,中国将跻身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中国的远洋船队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而不断壮大,目前,已跻身于国际航运大国行列.中国已连续五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在国际航运界的地位已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所有这些,都为中国船级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说明中国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强大的国际一流的船级社,才能与我们这个航运大国相称,才能有益于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伟大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保存下来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是我们党光辉历史中非常宝贵的时代印记.而作为党领导下的军工央企,中国船舶工业历史悠久,孕育出独特的船舶灿烂文化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伟大豪情和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本文以中国船舶集团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例,探寻红色档...  相似文献   

7.
春天的召唤     
在季节的严寒和行业的严冬交迫之中,我们却如此轻盈地跃过了新旧之年的界碑,仿佛2012的痛苦、忧伤和生存之艰,以及收获的喜悦,被岁末最后的寒风轻轻吹散,而惟独留下了希望的种子.因为我们看见了绿意葱茏的手指——这是又一个春天在召唤. 春天来临.一个执政党继往开来的盛会,照亮中国未来十年前程."倍增计划"、建成小康,更加宏阔的城镇化步伐和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展开了一幅灿烂中国的壮美图景.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迎着新世纪的晨曦,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迎来了55岁生日,也是中国筑港事业由创业到发展的第55个年头.55年,漫长而短暂的岁月,它记录了一局起伏跌宕、绮丽多彩的历史,更饱含着我们的激情和奉献.回首往事,我们不难发现:我局的发展和壮大始终是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推动力,技术进步工作也是在解决施工生产的重大问题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今后,我们仍将坚持科技兴局之路,再攀高峰,为把我局建设成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了在努力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要加快信息化的建设.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更是责无旁贷,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施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理论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但同时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我作为一个行政、经济工作管理人员,对江主席"三个代表"理论中生产力代表的论述感触较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前夕.<船舶工程>编辑部,有幸在上海走访了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专家潘镜芙院士. <船舶工程>主任:潘院士,我们早就想来看望您,您为中国的海军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航运保险,又称水险,是保险业传统险种之一,它具有为海上运输提供抵御风险、损失均摊、补偿损失等功能.随着中国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航运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由于航运保险承保标的流动性大,承保风险复杂集中,涉及海上运输、国际贸易、海损理算、救助打捞、国际仲裁等多个专业领域、航运保险至今还不能为社会大众了解熟悉.从本期起,本刊将与国内主要保险公司之一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航运保险专栏.该公司凭借长期从事航运保险的经验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以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航运保险.  相似文献   

13.
记者:2016年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4.1%,与2015年相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其视为一种令人担忧的信号?您认为中国政府应如何为外商投资创造更适宜的市场环境? 朱民:纵观全球,外商投资都处于放缓的状态,这在2017年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投资在不断增长,我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由于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外国公司都对在华投资感兴趣.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扩大外国公司对中国感兴趣的领域,以进一步扩大外国公司对华投资.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华大地飞歌,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之后,我们又迎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建院45周年. 45年来,船院与祖国共繁荣.近十年来,随着中国造船走向世界、中船集团的飞速发展,船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长为中国船舶工业重要的科技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艘30年船龄的退役邮轮,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重新焕发了青春.它多次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出航,书写了我国远洋运输史上光荣的一页.那么,这艘古老的客船背后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从这里启航,追忆它永不褪色的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16.
葛兰华 《中国造船》2003,44(Z1):1-5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海油服的上市,公司将面临新的艰巨局面.该论文从各个方面叙述了公司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原因及可行性,指出做这项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的物流市场正迅速成长,中国的物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步伐也日益加快.那么,如何培养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并应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借鉴美国的战时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中国水运》2006,4(12):193-194
2003年,美国悍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无疑是最夺人耳目的事件.与以往战争截然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战场的硝烟,甚至还能亲眼目睹美军的炮弹径直飞向伊军的坦克.美军通过种种途径向人们展示了一场全新概念的"正义战争".事实真正如此?还是我们的心和眼已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导向它希望我们去的方向?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面临跨越式的发展,美国"如此优异"的战场表现成为我们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去街头随便找一个人,远洋运输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国从事远洋运输的专业公司有几家?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多么遥远的专业问题啊,远洋运输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传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得海洋有意无意地被排斥出了文明的主流认同.一般人的意识中,海洋文明就够遥远的了,从事远洋运输的活动与自己更是毫无干系.然而实情呢?今天的远洋运输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位置移动,而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早已离不开远洋运输,开的车、住的房,甚至喝的水、吃的面包,其中的一部分原料甚至全部,可能只有通过远洋运输才能成就我们消费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三十年了!本刊组织《驶向光明的海洋》一稿,作为纪念。这是新中国诞生前,中国海员在南中国海上举行的一次巧妙而成功的起义。今天,我们十分想念台湾的骨肉同胞,希望祖国大陆和台湾早日通航。我们深信台湾的航运界和海员们一定会与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统一、强盛、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