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标准船型开发中共性衡准与个性选择的关系,强调标准船型要找准安全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实用三者的结合点,要重视处理好标准船型与现有船型的关系,论述船型标准化工作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方法获得的船型样本数据存在显著的噪声,表现为船型表面凹凸不平、曲面放样品质低下等。论文对生成对抗网络输出的船型设计了后处理流程并编写计算程序,实现了生成模型的降噪、光顺、修正和切割等操作,显著提升了输出的船型曲面的质量,改善了生成对抗网络方法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性,为船型智能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浅吃水纵流船型不仅具有优良的快速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稳性,特别适合浅水航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浅水船型。尤其是珠江水系浅水航道,自然码头众多,更适宜采用这种船型。下面对浅吃水纵流船型与浅吃水常规尖首船型的稳件差异进行探讨,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松林 《造船技术》2002,(1):4-6,14
简述了高性能船主要船型的发展阶段和各类高性能船的特点,以及船型优劣评估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关系,提出了影响高性能船船型优劣的因素,初步建立了高性能船船型优劣评估的一级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因素平权的船型优劣评估算例。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04,(5):32-32
为了规范内河标准船型船舶技术和标准船型建造的管理,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对内河标准船型船舶技术和建造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内河浅水双尾客船性能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省旅游热线─—苏杭线,通过双尾船型与惯用的内河隧道船型性能对比试验,初步阐述了双尾船型不仅深水性能优良,而且在内河浅水航道也表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从而为地方内河客运船型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虽然单体船仍是主战舰艇的主要船型,但舰船设计界根据作战、补给需求提出了许多新船型。INCAT公司在发展小水线面双体船及SLICE船型上经验丰富且硕果累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推出了非常先进的“海影”号。介绍了先进船型在实际使用中取得的成果及新船型的总体性能、船型和动力配置?  相似文献   

9.
钱鸿  贾复 《船舶工程》1995,(2):24-26,49
本文介绍了用模矢法,单纯形以及Powell方法,根据渔场资源,鱼价,燃油价等因素寻求最佳拖网渔船船型的方法。对于赴多渔场捕捞的最佳拖网船船型而言,首先用直接搜索法加上Expand法找出相应于各个渔场的最佳船型,在这些船型中的最大主机功率与最小主机功率范围内,以MonteCorlo模拟法随机计算各该主机功率的船型通过多渔场作业后的经济效益,从而确定出最佳船型。  相似文献   

10.
对2万吨级多用途船船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船与相近吨位船舶相比,傅氏数高,方型系数大,船型优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上海船研所同类型多用途船船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2个方案的球艏线型,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优选出推荐船型。优选船型有效地解决了该船的快速性问题,性能优良,可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疲劳是船体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建造阶段提高结构物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船舶在建造和营运中的经验与反馈,以船级社共同规范为指导,对散货船船体结构的疲劳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二维情况下的纵骨疲劳,同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船体主要支撑构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影响疲劳强度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宽幅平底船型在风浪中航行,其船艏底部易遭受砰击从而引发船体高频振动的现象,对某型宽幅平底船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目标船艇开展理论计算、船模试验、实船测量等多项工作.研究了非常规船型的砰击载荷.运用理论研究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复杂船型的砰击载荷研究,提出了理论预报的估算公式.通过大量计算和相关试验,得出了船型、航速和海况是影响宽幅平底船型砰击载荷的三大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船体大变形对轴系校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轴系校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内外研究者大多将精力集中在轴承热位移、油膜刚度变化等方面,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船体大变形已经成了影响轴系校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依据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适合轴系校中的计算公式,并利用Visual Basic编写了对应的计算软件,结合船体变形数据,分析了船体变形对轴系校中的影响程度,为船舶轴系校中计算及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iSIGHT的船型耐波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铭  毛筱菲 《船海工程》2011,40(3):62-65
将船型变换程序接入到iSIGHT系统中,进行系列船型的变换,生成船型库;应用三维时域面元法(Wasim软件)对船型库中的系列船型进行耐波性的计算,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谱,对耐波性与主要船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并编写插值程序。将船型变换程序与插值程序相连,再接入到整个优化系统中,寻找到耐波性能更优良的船型。以某远洋渔船船型为例,验证了基于iSIGHT的耐波性优化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无加筋平板极限强度的简化解析法与规范公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勇  崔维成 《中国造船》2003,44(2):8-16
无加筋板是船舶结构的主要构件之一,船舶结构强度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校核各平板单元是否具备足够的强度储备。最近几年,作者们采用弹性大挠度理论和刚塑性分析相结合的简化解析方法,曾给出了板和加筋板格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并与部分实验值相比,吻合较好,但没有与目前船级社所采用的规范计算公式作过比较。现作这一比较工作,也包括与有限元分析的比较;同时对以前所开发的简化解析法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文章报道这一改进结果。最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影响平板极限强度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简化解析法与规范计算公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规划法计算船舶稳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船舶自由纵倾状态下的稳性曲线计算,最后归结为使消耗在倾斜船舶的功为最小,满足等排水体积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运用非线性规划法中的惩罚函数法作为优化计算方法,与通常采用的拉格朗日乘子法相比,公式推导简洁,而立每一次迭代计算只需计算水线面以下的排水体积及浮心坐标,不需要计算水线面上的面积、漂心、惯性矩等诸要素,减少了计算量,反映了问题的本质。通过对60000吨油船在各种载况下稳性曲线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17.
以CFD为工具,探索了求取肥大船舶形状因子的新途径。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叠模数值模拟方法中影响形状因子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同的网格生成方式和计算参数,对VLCC等10型船进行了形状因子计算,并与国外的试验取值进行了比较。将得到的形状因子用于7万t油船和VLCC的航速预报,与实船测试结果非常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肥大船舶的形状因子数值。  相似文献   

18.
张珂  狄鹏  刘刚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0-112
详细分析了影响舰船维修效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费效分析的一般步骤。在此基础上,从舰船效能角度,即舰船能力指数、在航率和系统任务能力恢复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舰船维修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研究,从而得出提高舰船维修效益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对于提高舰船维修效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Smith方法,应用梁-柱理论、理想弹塑性假设、平截面假设和塑性铰理论建立了加筋板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导出了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并编制成FORTRAN计算程序.应用作者导出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分析计算了Reckling 23号模型总纵极限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导出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和计算程序正确可靠,可供船体结构设计和使用.本文还对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加筋板单元的载荷-缩短行为、横向压力、材料屈服强度和腐蚀等.  相似文献   

20.
分析武器攻击产生的4种主要破坏因素对设备的损伤机理,对船体和电力系统进行三维数字建模,采用Matlab编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多种常规武器攻击。考虑多种破坏因素,提出武器多次命中时电力系统各部分损伤概率和损伤等级的计算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估电力系统的损伤,提出电力系统的设计及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