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认为影响我国汽车后桥齿轮使用寿命的原因是温气体碳氮共渗工艺不稳定,从而提出了采用非常规碳氮复合渗热处理新工艺的解决途径,并介绍了该工艺的关键技术--热处理炉的结构与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碳氮共渗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它是在渗碳、氮化和液体氰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现已广泛应用于处理汽车、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等各种齿轮和其它零件。汽车齿轮碳氮共渗是为了提高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因碳氮共渗温度较渗碳温度低,故齿轮热处理形较小。目前,零件表层的碳氮共渗一般采用盐浴碳氮共渗和气体碳氮共渗,碳氮共渗后的零件易产生黑色组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零件表面层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碳氮共渗是向钢中同时渗入碳、氮元素的一种表面强化处理新工艺。这种工艺与渗碳工艺相比,具有处理温度低、热处理变形小、耐磨性好和抗疲劳性能高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厂生产的红旗牌轿车后桥齿轮,由于采用了碳氮共渗新工艺,解决了齿轮拉毛和早期疲劳的关键质量问题。一九七○年以来,我厂对解放牌变速器齿轮进行了碳层减薄和碳氮共渗试验。在此基础上,由热处理分厂、设计处、工艺处共同组成的试验小分队进行了这次碳氮共渗第二轮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变速器齿轮合理的共渗层厚度及适合的金相组织。试验结果证明,选择0.7~1.0毫米的层深,在JT-60井式渗碳炉内,采用860℃对20Mn2TiB 钢  相似文献   

4.
统计控制方法有助于改善汽车齿轮碳氮共渗工艺的稳定性。汽车齿轮碳氮共渗工艺中存在有效渗层深度太深或太浅而超出技术要求。通过应用统计控制方法可以发现齿轮碳氮共渗有效渗层深度超差(太深或者太浅)与齿轮在热处理炉中的位置有关。通过修改工艺参数和齿轮位置能有效地解决齿轮碳氮共渗渗层深度超差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然气在一汽热处理厂气体渗碳、碳氮共渗等工艺上的应用,天然气取代丙烷气做富化气不但可以提高零件的产品质量,而且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采用天然气代替丙烷气做原料气是可行的,但在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上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应用于碳氮共渗方面,应添加少量催渗剂以提高炉内碳势,如西北大学开发的BH催渗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在连续式无罐炉中,采用先渗碳而后渗氮的碳氮共渗工艺强化“解放”变速器齿轮的试验结果。通过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碳氮共渗齿轮的寿命比渗碳的高,热处理后变形小,省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阐述了在滴注式井式气体炉中进行渗碳及碳氮共渗处理时所产生不合格品的一些处理措施,为比较合理地处理返修品,减少废损失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1972年-1973年,BAз汽车的气门挺杆采用了液体氮化法,在台架和道路试验过程中发现该零件碳氮共渗层剥落,进而对其零部件加工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认为其原因是由熔盐内K4Fe(CN)决定的碳氮共渗层的疏松迁居的,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在盐浴处理过程中,这种盐迅速被加热,有些参数很难控制,从BAз汽车气门挺杆采用气体氮化以来,获得得了疏松小的碳氮共渗层,从而减少了剥落现象,但未能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9.
冯琴 《摩托车技术》2001,(10):11-13
铁基粉末冶金件的碳氮共渗通常在气体介质中加热,温度选择在840℃-860℃,回火温度在200℃以下,并通过测量洛氏硬度来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变速器齿轮是汽车传动中极其重要的零件。不仅要求齿面耐压、耐磨、较高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强度,而且对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也很严格。原来用40Cr钢制造齿轮,是采用液体氰化,工效低、毒性大、变形量也大。在学习兄弟厂先进经验基础上,因陋就简,自行改装JT—75型井式气体渗碳炉,进行了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工艺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