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论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对航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国航海院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航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按照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创新和发展航海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航海技术》2020,(1):17-17
2019年12月22日,中国航海学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京召开青少年航海教育研讨会,共商如何加强青少年航海教育,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具有强烈海洋意识和航海精神与文化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3.
发挥航海日平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大力发展航海教育,弘扬航海文化,普及航海知识,增强航海意识,振兴航运事业,全面提高航海事业的竞争力,为发扬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建设"船员强国"为背景,通过我国海船高级船员资源供给现状和流失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海船高级船员资源并未因近年来的航海教育和船员考试规模跨越式发展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强调海船高级船员资源是建设"船员强国"的重要基础,航海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是其绝对主力,要留住人才,需要政府和社会的不懈努力.从提高船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感的角度,提出建设"船员强国"下的海船高级船员资源改善途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敬根 《珠江水运》2006,(Z1):25-29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建设航运强国的目标,并相继做出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重要决定。但一些国家和地区“担忧”中国航海实力的增强和航运强国的实现会给东南亚乃至世界构成威胁。对此,文章以时为航运强国的明朝及彪炳史册的郑和航海活动等史实论证了“不称霸”和“浸润文明”是郑和精神的主要内容。溯史及今,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例,论述了中国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是郑和精神的又一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6.
把握航海教育发展新形势 全面提高航海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航海人才培养对海运强国及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航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借鉴英美航海教育发展新理念与做法,从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两方面提出今后我国航海教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11日召开的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九个航海日,航海日主会场活动将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航海日活动主题是"通江达海兴海强国",既隐含了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特征和江海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又显现了振兴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际航运业海员供需状况和中国航海教育的现状,分析航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航海教育管理体制的定位、保证航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保障航海教育所需投入的资金等几个方面论述航海教育立法的重要性,提出航海教育立法促进中国建设航运强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际航运业海员供需状况和中国航海教育的现状,分析航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航海教育管理体制的定位、保证航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保障航海教育所需投入的资金等几个方面论述航海教育立法的重要性.提出航海教育立法促进中国建设航运强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编者寄语     
正5月11日召开的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为"通江达海,兴海强国",今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九个航海日,该主题不仅隐含了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特征,江海一体化的独特优势,而且尤其显现了振兴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一体共发展,同向曙霞东。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关系到国家主权、经济发展、航运与水域安全。2019年航海保障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持续推动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展现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生航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缺乏航海入门教育;航海教育概念淡薄,教育活动不系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教育部门执行力度不强等问题。本文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校结合的实际案例为基础,以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群体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博物馆内外部的资源和客观情况,提出航海主题科普教育的创新实施策略,逐步探索馆校合作背景下,场馆科普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对接共享的良好途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提出航运强国、海员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及高等教育向内涵建设的发展转型的大背景,提出航海类院校的内涵建设应以准确定位、彰显特色、校企融合、提升学生素养等为切入点,打造航海教育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推进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是落实"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重大举措,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紧紧围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不断推动南海海区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飞龙"无人机飞行队现拥有7名持证驾驶员和20余架大中型无人机.  相似文献   

15.
罗斌 《航海》2022,(1):18-19
2021年12月6日,退役的航天功勋船"远望1"号,迎来了保德路小学220多位师生。2021年是上海市航海学会与该校合作共建的"小海燕"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成长10周年。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成了"小海燕"飞翔的科技天地。这是我会协办保德路小学第17届航海科技文化节的重头戏。其主题是"小海燕追逐航海强国梦"。11月23日,在葫芦丝演奏曲《军港之夜》中,科技文化节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思想,是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难得的育人之源。将伟大的建党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航运强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是航海类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航海类院校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满灌”与“滴灌”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等路径入手,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助力海洋强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航海高职教育是我国航海教育的霞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发展之路艰难曲折。面对新的形势,航海高职教育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改革、锐意进取,为我国实现船员强国的目标,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本文就我国航海高职教育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航海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对航海教育定性、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基本厘定的基础上,结合航运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等需要,提出应坚持与发展航海类专业的本科教育和学科建设,并就航海类专业本科层次教育管理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2,34(9):10-12
文前絮语:世界上设立航海节日的国家不在少数,给节日取名如航海节、航运节、海洋节、海军节……无论叫何名称,目的都为彰显对海洋的关切和重视。在中国的"两岸四地",台湾早就有"航海节",且年年举办活动。同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大陆设立"航海日"也在情理之中。21世纪是海洋世纪,祖国大陆将信心坚定、步伐铿锵地迈入海洋强国行列。更  相似文献   

20.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1):15-15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在全国人代会分组讨论时说,要把我国建成世界海运强国,推进我国航运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国际公约要求、满足航运强国建设需求的高素质航海人才,推进航海教育立法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