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十分重要。它有助于丰富美术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德育和智育。采用评论引导,画诗引导,想象引导,网络引导等方法,可以激发学习情趣,培养自信心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卡引导模块提供基本的网路引导功能,能够使没有安装引导系统的计算机通过网络从服务器下载引导文件或者操作系统,实现远程启动。本文主要研究引导模块的工作原理,尝试实验引导模块的扩展功能应用。目前网络计费,硬盘保护和无盘网络系统的应用开发比较广泛,但是这些方面的公开资料比较少,能够找到的资料大多只是如何使用其他公司开发的成品引导模块,而非是如何开发和编写引导模块程序。本文通过对Realtek公司生产的8139C网卡引导模块程序的研究,对引导模块启动原理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启动程序的编写规范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车速引导模型存在未综合考虑车辆跟驰行为、引导场景划分较粗略等问题,研究了4种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优化各车的车速引导模型.对车辆进行所属车辆列队划分,考虑车速引导影响对FVD跟驰模型进行改进.以车辆列队为引导单元,将车辆可能面临的交通状况细分为8种引导场景,以引导车辆不停车或少停车通过交叉口为目标,直接优化车...  相似文献   

4.
VRGS中车辆引导比例研究—MLP优化模型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由引导车辆和非引导车辆构成的路网交通流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引导系统,引导车辆和非引导车辆三者之间的行为竞争机制,建立了一个描述车辆引导比例的变化对引导系统收益影响的多水平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对中职学校机械课教学的诸多不适应,提出了在中职机械课教学中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机械专业课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办法,总结了行为引导型教学实践的成效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地铁引导标识担负着引导行人出行的重要功能, 目前许多引导标识设置混乱, 信息过载, 导致认知率较低。为了使行人更高效地从引导标识获取信息, 从行人认知规律出发, 分别针对行人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遗忘规律设计了室内认知试验, 通过对引导标识信息进行组块划分, 对不同组块数量标识的瞬时记忆容量进行研究; 采用“Brown-Peterson”法对短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规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 行人3 s瞬时记忆量在4±1个信息块; 行人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 信息记忆可以保持15~20 s。在西安市地铁2/3号线的换乘站小寨站进行行人跟踪试验, 观察行人行为特征, 分析引导标识设置存在的问题。观察结果与室内认知试验研究一致, 验证了室内认知试验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车速引导模型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没有考虑到驾驶员需要频繁制动或车辆速度突变带来影响的情况,本文基于车路协同环境研究考虑基于S函数的交叉口平滑车速引导算法,根据车辆与路侧设施之间的通信,搭建相关算法模型并进行分析,与不采用车速引导模型相比,采用基于S函数的交叉口平滑车速引导算法模型可以降低通过交叉路口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同时使建议速度变化平滑,提高驾驶平稳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下驾驶人面对交通场景中突发事件的应激反应能力,利用自主开发的应激反应能力测试软件,通过设置场景风险提示来模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引导作用.选取操作准确率、反应时间和额外反应次数为测试指标,测试不同信息引导方式下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运用认知评价理论调查被试对测试软件和试验的主观感受.结果表明,视觉、听觉和视听觉引导均能有效提升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缩短应激反应时间;视觉和视听觉引导比听觉引导效果更好;有信息引导的驾驶人额外反应次数较少;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能够通过训练和心理激励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部的电子收费(ETC)推广行动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比例,高速主线出口ETC收费通道数量也超过了人工收费通道(MTC)数量,ETC通道靠左设置的规则让MTC车辆需要提前换道进入收费广场才不会与ETC车辆产生冲突。为了验证以ETC车辆为引导对象和以MTC车辆为引导对象对驾驶人换道行为的影响,设计了3种高速公路主线收费通道引导信息方案:现状引导方案(OR)、部分MTC引导标志方案(PMS)和完整MTC引导标志方案(CMS)。试验分2个阶段,第1阶段验证在无交通流下,引导方案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评价得出效益最优的方案;第2阶段在选取现状和效益最优方案基础上,添加高流量及低流量的交通环境,验证优化后引导方案的可行性。2个阶段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不同引导方案下的换道行为特征,第1阶段构建熵权TOPSIS模型综合评价不同方案,并得出最优的引导方案用以第2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完整MTC引导方案(CMS)最符合ETC车辆高比例的现状,可以明显缩短MTC车辆换道响应时间,换道过程更加平稳、安全,从而避免MTC车辆在收费广场内与主线ETC车辆发生冲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部分MTC引导方...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隔离路锥自动收放车主要依靠驾驶员凭经验操作,路锥布设车需要实现智能引导并完成路锥的最优化布设隔离.对路锥布设车的智能引导需求进行分析,基于高速公路事故现场隔离规范设计了引导系统规则.建立基于车速反馈的路锥布设时机控制策略,实现路锥纵向布设时机控制.基于路锥布设车平台开发了布设引导系统,并开展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当路锥车速度分别为5 km/h和10 km/h时,相比于布设引导系统启动前,启动布设引导系统后的布设间距误差平均值分别同比下降72.46%和72.90%,累计布设距离误差分别同比下降72.62%和73.15%.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锥自动收放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为未来路锥车自动驾驶引导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方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214-215,M0023
在公路的工程造价中,“营改增”对其有着促进作用,但若没有应用到相对应的工作层面上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工程造价的投资金额和成本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若工程造价比较高的话,那么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费用提高;增值税税额存在问题、项目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依据各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有效解决"营改增"在公路工程方面的问题,促进公路工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燃油税迟未出台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燃油税是近几年来政府和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从提出燃油税到现在,燃油税还迟迟未被实施。文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燃油税未出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新能源汽车正面临诸多困难.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消费.如何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和政府应该各司其职:一方面企业要挖掘现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潜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及时出台、完善、修订与税收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进口汽车的管理,规范汽车进口秩序,进而带动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我国汽车进口环节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并总结了国外汽车进口环节税收政策的特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汽车进口环节税收政策已成为政府部门调节汽车产品进口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建议,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10,(7):40-41
近来,有关部门将调整车船税征收办法的消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车船税应该向哪个方向改革,按什么标准征收才更合理,人们观点各异,争论热烈。如果国家按照不同排量征收不同档次的车船税,我们不禁要问:这么收真的合理吗?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消费税改革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汽车消费税意见征求稿和老消费税的区别,提出新方案的不足之处,并建议将开征燃油税与消费税同步进行。最后,对开征燃油税的相关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时代汽车》2009,(3):22-24
2009年1月,在燃油税新政和1.6升(含)以下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变化。其中,乘用车1.6升以下品种产销环比呈现较快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的大前提之下,中国汽车的产销总体依然低迷,其中尤以商用车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1月,在燃油税新政和1.6升(含)以下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变化.其中,乘用车1.6升以下品种产销环比呈现较快增长,尤其是以交叉型乘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呈现双双增长,明显好于其它品种;汽车企业库存得到释放,当月库存创13月以来的新低,其中乘用车库存较上月减少8万余辆.  相似文献   

19.
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轿车动力源功率的优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当今解决汽车节能与排污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混联式驱动系统,并对其动力源的功率进行优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汽车原有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此结构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容易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弯梁桥构造和外界因素等方面着手,采用空间有限元建立全桥仿真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选取一座曲率半径为60 m的弯梁桥,分析不同支座布置方式下的支座反力和扭转变形等问题。结果显示,预应力钢束产生的预加力和日照温差是弯梁桥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的主要因素,而布置合理的支座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