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珠江水运》2012,(13):92-92
广州永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2006年6月成立于广州黄埔。公司成立以来,公司领导人以“船舶一站式服务”为理念。把永航船舶成功建设成以船舶通导系列产品销售、检测、维修、安装、调试为主,船舶备件、船舶物料供应为辅,船舶修造、船舶工程为支持的综合性船舶一站式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2.
船舶分类     
《珠江水运》2008,(7):63-63
按用途可分为民用船和军用船。民用船又可分为运输船舶、渔业船舶、工程船舶、海洋开发船舶、拖带船舶、港作船舶、农用船舶、游乐船舶,从船舶设计特征考虑,民用船也可分为运输船舶和作业船舶两类;军用船又可分为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12):5-5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追求规模经营效益,越来越多的大型集装箱船舶被投入到国际航运市场中。船舶趋于大型化之后,船公司更加关注船舶所挂靠港口的船舶使费、集装箱装卸费用及船舶作业效率,因此,港口要致力于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船舶作业效率,以便降低船舶使用和装卸作业收费,加速船舶周转,保证船公司能够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应用中获得预期的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船舶分类     
《中国水运》2006,(2):59-59
按用途可分为民用船和军用船。民用船又可分为运输船舶、渔业船舶、工程船舶、海洋开发船舶、拖带船舶、港作船舶、农用船舶、游乐船舶,从船舶设计特征考虑,民用船也可分为运输船舶和作业船舶两类;军用船又可分为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  相似文献   

5.
船舶载重线是指船舶满载时的最大吃水线,它是勘划在船舷左右两侧船舶中央的永久标志,是船舶在不同季节、不同航区载货时船舶入水部分的最大限度。船舶航行时,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就要限定船舶的载货量,留足足够的干舷,使船舶有足够的储备浮力。限定船舶的载货量就是通过勘划船舶载重线来限定船舶满载吃水的方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部分国有船队老化,民营航运企业购买大量超老龄船舶参与经营,部分低质量船舶不断下水,参与国际航运,加上大部分悬挂方便旗的中资船舶,申请世界十大船级社以外的船舶检验部门,放低船舶检验门槛,很多船体结构不合理、船舶锈蚀严重、强度不能满足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的需要。再说,驾驶员操纵技术不佳,发生碰撞、搁浅、触礁和港口工人操作不当、不正确堆装都有可能造成货舱进水。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船舶建造质量、提升船舶建造管理水平,对船厂选择、船厂检验管理的特点进行介绍,对船舶检验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船舶建造检验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船舶建造质量相对较差,需要加强国内船厂的建设,增强国内船舶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延长国内船舶建造检验的时间。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建造检验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船舶交通流量较大,而且航道相对狭长,为保障船舶更安全、更高效地进出天津港,文章在对天津港的主航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航道高效交通组织模式研究。并针对天津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船舶的优先级、船舶动态报告、船舶速度、吃水控制等船舶交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船舶国际化运输的发展,水上运输日益繁忙,船舶防火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船员既是船舶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又是直接收益者,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与船舶安全息息相关,要把好船舶消防安全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船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船舶消防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朱日春 《中国水运》2001,(11):36-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河小型船舶运输结构出现了变化,乡镇船舶、个体联户船舶、国营集体所有的船舶转变为股份制船舶,个体船舶挂靠水运公司等。这些新情况对船舶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尤其是内河小型船舶的安全检查中存在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应用CFD方法数值模拟在浅水条件下通过船闸的船舶粘性绕流,对船舶通过船闸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研究。通过UDF编程定义船舶的运动,使用动网格方法和滑移交界面技术进行船舶运动过程中的网格更新,计算作用在船体上的水动力,并由计算得到的水动力求得船体下沉和纵倾。为了验证所采用的数值方法,以一艘通过比利时泽布吕赫Pierre Vandamme船闸的船舶为例,在模型尺度下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佛兰德水利研究所的模型试验基准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船速、偏心距和水深条件下的数值结果,给出了这些因素对船舶通过船闸时的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浅水条件下船舶通过船闸时的安全操纵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压载水带来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无压载水船的设计方案。采用STAR-CCM+数值模拟法,研究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性能。通过STAR-CCM+计算26 000 DWT常规油船的阻力,验证STAR-CCM+软件计算阻力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计算系列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并研究其随底倾角的变化规律;最后,以球鼻艏的长度和最大宽度为自变量变换球鼻艏,研究球鼻艏的长度和最大宽度对V型无压载水船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V型无压载水船总阻力比母型船有所增加,总阻力随底倾角的增加而增加,可通过优化球鼻艏改善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研究结果为V型无压载水船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舰船航行时在其下方附近产生水压场。这种水压场无法消除,也极难人工模拟。水压水雷就是根据航行舰船的水压场特性而引爆的。从舰船的安全防护角度考虑,可在船体底部加装某种附体,使舰船原有水压场发生改变,从而避免引爆水压水雷。对在船底加装翼板、回转体等附体所造成的舰船水压场畸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在拖曳水池中进行了船模水压场测量,比较了加装附体前后舰船水压场的特性,据此分析了采用舰船水压场畸变方法防御水压水雷的可行性。比较了加装翼板和回转体的防水压水雷效果。分析了在实船下加装翼板防水压水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尚桦  李若 《水运工程》2020,(2):62-66
三峡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具有水位波动大、变化快的特点。为减少水位变动对三峡升船机船厢下游对接运行操作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建立船厢下游对接时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拟合数学表达式,得出结论:船厢下游对接时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是线性对应的。根据三峡升船机现阶段运行操作现状,结合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变化,提出船厢下游对接不同时段的运行操作应对策略,为三峡升船机运行操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Melnikov方法的甲板上浪船舶混沌运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琴  唐友刚 《船舶力学》2011,15(10):1075-1081
应用随机Melnikov方法和庞加莱截面研究甲板上浪时船舶的混沌运动。考虑甲板上浪对船舶静稳性的影响,建立随机横浪中船舶横摇运动方程。由随机Melnikov过程结合均方准则确定船舶产生混沌运动的参数域,计算不同参数域中船舶横摇响应的庞加莱截面和时间历程。结果表明,增加船舶阻尼将抑制混沌运动的发生。甲板上浪时船舶横摇响应的庞加莱截面上有两个吸引域,船舶运动过程有两个横摇中心。在非混沌参数域中,船舶只围绕其中的一个横摇中心运动;在混沌参数域中,发生由一个横摇中心到另一个横摇中心的随机跳跃。  相似文献   

16.
升船机承船厢对接过程是升船机运行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接过程中船厢内的水面波动直接影响厢内船舶的安全停靠和水力式升船机同步轴工作条件。针对这一过程中厢内水面波动变化特性对升船机安全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在不同对接水位差启闭卧倒门和在不同航速进出船厢的500吨级船舶实船试验。重点探讨了对接水位差、船舶进出船厢航速对厢内水面波动特征值的影响,给出了船厢内波动振幅与水深和水位差的经验公式,分析其对船厢和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实船试验成果验证了景洪升船机500吨级船舶通航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船舶含油污水的处理一直沿用“重力-聚结组合”或“过滤-聚结组合”分离装置,分离精度上虽然能达到海船防污染规范之要求,但其分离量难以满足大型船舶的不同作业需要。该文所介绍的船舶含油污水动态旋流分离器兼顾了上述两方面,研究论述了其结构设计及制造装配之思路.介绍了船舶含油污水动态旋流分离器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该装置工作状况的基本参数;提出了船舶含油污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丽媛  汤建宏 《水运工程》2016,(10):146-151
长江上游地区水头高、流速快、水位变幅大,对通航建筑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升船机形式较难解决运量小、高地震烈度对塔柱的横向位移要求等问题;多级船闸形式又面临耗水量巨大、下游引航道流态不佳等问题。省水船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结构形式,但在我国的应用经验较为有限。以三峡新通道工程为依托,从省水船闸的工作原理出发,分别对结构选型、省水池布置、结构高程及尺度确定、输水系统的计算流程和参数确定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结构核算、输水效率、省水量3个方面说明省水船闸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相对于梯级船闸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As a ship approaches shallow water, a number of changes arise owing to the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ship’s hull and the seafloor. The flow velocity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hull and the seafloor increases, which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sinkage, trim and resistance. As the ship travels forward, squat of the ship may occur, stemming from this increase in sinkage and trim. Knowledge of a ship’s squat is necessary when navigating vessels through shallow water regions, such as rivers, channels and harbour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a ship’s squa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grounding for ships. Similarly, predicting a ship’s resistance in shallow water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calculate its power requirements. The ke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fully nonlinear unsteady RANS simulations to predict the squat and resistance of a model-scale Duisburg Test Case container ship advancing in a canal. The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ship drafts at various speeds, utilizing a commercial CFD software package. The squat results obtained by CFD were then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0.
罗薇  王德恂 《船舶工程》2007,29(5):27-29
针对两艘机动驳船,其一为赤水河现有优秀船,隧道尾型称为对比船,其二为武汉理工大学开发研制的双尾新船型,称为设计船,进行了不同水深、不同装载工况的浅水阻力性能、推进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船型、水深变化和装载工况变化对船舶浅水快速性能影响,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