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技术条件下的渡海登陆作战,不但要实施一系列海上和空中战役,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摧毁敌方战略战役潜力,还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火力支援力量,以便登陆兵力在滩头展开时对敌滩头及纵深防御体系和有生力量实施及时强有力的摧毁与压制,以保证登陆兵力突击上陆且有足够的力量向纵深推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历史上数次重要的大规模登陆作战都出现过把陆军火炮装上各种船舶形成火力支援舭的情况。例如1944年诺曼底登陆时,盟军就曾把数百门陆军的105毫米榴弹炮和122毫米火箭炮安装在坦克登陆艇和驳船上执行  相似文献   

2.
照川 《航海》2005,(6):42-42
意大利海军将建造新型多功能直升机两栖攻击舰,此举的主要使命旨在利用直升机,为登陆部队提供更加强化的近程火力支援。新型两栖攻击舰应具有能运载4艘机械登陆艇、3艘车辆登陆艇、1艘大型登陆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各种登陆艇、两栖履带式登陆车等成为主要的登陆工具。为了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的需要,各国军队纷纷将高科技不断运用于登陆工具,给飞机和舰船插上了海上腾飞的翅膀,未来登陆作战中的“神兵奇将”水中飞机和舰船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徐菊英 《船舶》1991,(1):7-8
美海军舰队中的登陆舰艇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的攻击型登陆舰、船坞登陆舰及登陆艇运输舰。  相似文献   

5.
1178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并曾计划批量建造的一种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它和美国当时正在发展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一样,集直升机垂直登陆、登陆艇平面登陆、两栖船坞运输、登陆物资运输和两栖作战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两栖作战能力,是当时苏联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不可缺少的主要舰艇。  相似文献   

6.
船载登陆栈桥系统卸载时的横摇响应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码头的情况下,利用集装箱船改装后的渡海输送登陆栈桥系统,具有装卸载不依赖吊装设备的优点,使登陆栈桥系统能够迅速展开和拼装.在缺乏港口屏蔽的海浪环境中,登陆栈桥系统进行卸载,必须考虑波浪对船的作用和登陆栈桥系统与船的相互作用.利用浮基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考虑海况、船型和登陆栈桥系统在船上运动参数等因素,计算了各工况下的横摇运动响应,进而给出了登陆栈桥系统安全卸载的操作要求,对集装箱船改装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局部气垫登陆船型是各海上强国发展下一代海军力量的产物。该船型采用全新技术概念,在技术发展方面代表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结合我国海军装备实际情况以及登陆艇的航海性能和作战性能,进行总布置设计;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计算,发现由于独特的艇型,局部气垫登陆艇在船舶性能上实现了很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船电技术》2009,29(5):63-64
发展背景: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LCS)项目是当前在国土防卫的沿海地区进行军备部署的重要战略概念,也是各国海军在先进船型方案设计尝试的典型代表。针对新的登陆作战理论,作为“濒海战斗舰”(LCS)项目的延伸,以美、英、法为代表的欧美军事强国提出了一个“海上基地”连接器的概念,拟开发出耐波性好、航速快、装载量大、可在两栖运输舰和登陆滩头之间实施快速运输和“干登陆”的新型登陆艇,以实现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跨越性“连接”,提高登陆行动的效率。早在1984年,美国海军就曾研制有LCAC气垫登陆艇,  相似文献   

9.
"贼鸥"级气垫登陆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满载排水量达370吨,为美国现役LCAC气垫登陆艇的7倍."贼鸥"级是前苏联研制装备的,采用侧壁式气垫技术,与常见的穿着大大"围裙"的气垫船相比,侧壁式气垫船的船舷两侧有刚性侧壁插入水中,因而其航行阻力较大,且不具备两栖性.但是,它的航行性能、经济性和防护能力都比较好,可在浅水激流中航行.  相似文献   

10.
张宗科 《船舶》2016,(1):21-28
美国气垫登陆艇(LCAC)的艇体浮箱及上层建筑均为焊接铝结构,板厚较薄,防弹能力较差,LCAC对驾驶舱等重要部位采用额外装甲进行防护。随着轻质装甲材料的发展,其单位面积质量大为减轻,LCAC将装甲防护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增强中弹后的返航能力。文章系统介绍LCAC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并就装甲防护对总体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也可为国内气垫船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潜水登陆艇     
普益 《航海》1993,(2):42-43
英国海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潜水登陆艇”的军事工程。这种艇,一旦投入使用时.登陆部队首先从母舰上转载到该艇,一般以60人为限,并携带武器装备2.5吨。然后潜入水中,最大潜深约300英尺。其自身航速为4节,续航力约30余海里.当到达目的海岸时,艇上浮后首部出口门自动弹出,形成一个登陆部队通道,  相似文献   

12.
非接触水下爆炸舰船结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舰以及实施水下爆破任务的舰船不可避免要遭受水下装药爆炸的冲击载荷,舰船上人员与设备要承受由此带来的强冲击.确定舰船遭受水下爆炸引起的冲击环境,对舰船人员和设备的防护都有指导作用.针对3 000 t级水面舰船,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舰船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距舰船水平距离60 m,装药水深60 m,1000kgTNT当量装药水下爆炸,舰船的冲击环境.得到的舰船典型部位结构的速度响应数值合理,规律正确,得到的舰船冲击环境可以指导舰船人员及设备的冲击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海上作战中,鱼雷等武器的接触爆炸是导致舰船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提升舰船的水下抗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包括水下接触式保障载荷的特性分析、舰船防护结构的数学模型建立、舰船水下爆炸冲击的力学特性仿真等,对于改善舰船防护结构的设计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在实施水中消防作业、沉船打捞等救捞任务之前,首要的任务是要确切定位水下目标、了解水下情况。对海底失事船艇及其他沉没物的水下定位是一项关键且高难度的作业.水下定位一般是在概位搜索的基础上,利用声纳船及单(双)船拖扫方法并经潜水员水下探摸确定沉船的具体位置。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定位作业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海港码头通常采用钢板桩等钢质结构,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锈蚀。特别是潮差段更易被腐蚀且难以防护。潮差段一般采用涂层保护,但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结合盐田国际3000吨级和1000吨级码头钢板桩潮差段防腐处理施工,详细阐述钢板桩水下表面清理、水下施工方法以及水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从水下爆炸研究的重要性和基本物理现象入手,阐述水下爆炸载荷特性及其作用下的舰船毁伤与防护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与现状,以及存在的关键难题。针对存在的难题,阐述主要的水下爆炸理论、模型与方法。在理论和计算研究方面,阐述气泡动力学统一理论、水下爆炸瞬态强非线性气-液-固全耦合模型与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流固耦合FSLAB基础工业软件。在实验研究方面,阐述水下爆炸代替性实验方法,以及模型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水下爆炸载荷及其作用下舰船毁伤与防护领域的理论分析、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并对此进行讨论,旨在为水下爆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是二战后以美国海军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海军率先采用的现代海上两栖登陆作战样式,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大型两栖作战舰艇的机动性和舰载气垫登陆艇、重型运输直升机等现代高速上陆工具的技术优势,在机动中选择敌防御薄弱环节,使突击部队在敌探测距离之外的海区换乘、编波,并从敌远程火力射程之外对敌意料之外地带实施突然、高速冲击上陆。众所周知,在当今高技术战争环境中,传统上陆方式及登陆工具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降低,而且,随着登陆工具向岸滩接近,敌各种防御兵器的火力密度和杀伤力更加猛烈,传统登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两栖登陆作战环境。而超地平线登陆作战则完全可以在距岸30-40海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实施,不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快速性和突然性,并且基本不受沿岸地形条件限制。以气垫登陆艇和重型运输直升机为代表的现代高速上陆工具在冲击阶段暴露在敌岸防火力攻击区的时间比以往抢滩上陆方式要短的多,因而十分有利于快速上陆并降低登陆兵力损失,尤其是舰载运输直升机还具有不受复杂地形地理环境、水文、岸滩、水中障碍、昼夜和复杂气象的局限,以及可搭载突击分队从空中快速超越敌沿岸防御、直入纵深要点实施垂直登陆和垂直包围的技战术能力,从而使现代两栖登陆作战从平面走向立体化。  相似文献   

18.
张宗科 《船舶》2012,23(6):1-7
全垫升气垫船垫态高速运行于水气界面,类似于飞机,因此对重量要求极为苛刻。具有水陆两栖性的气垫登陆艇属于全垫升气垫船,主要运载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实现超越式干登陆,其装载量大而主尺度又往往受限,故只能采用单位重量功率大的小档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美国气垫登陆艇代表了目前气垫船的最高技术水平,因装载需要而采用首尾贯通的敞开式装载甲板,其边岛式上层建筑留给燃气轮机的布置空间十分有限,并且高温、高湿、高盐的工作环境对船用燃气轮机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中介绍了TF系列船用燃气轮机在JEFF A/B、LCAC、LCAC(SLEP)、SSC上的应用,并就其技术发展对总布置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中首先介绍了登陆艇使用现状,然后借助MAXSURF软件计算出登陆艇平行中体加长后的静水稳性与完整稳性,通过改造前后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登陆艇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渡海登陆战在战术上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危险的作战行动,登陆部队需要面对敌人坚固的海岸防御背水抢滩作战,其危险性和困难可想而知。登陆战可以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在战争历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尤其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登陆作战也是不可缺少的决定性过程。两栖登陆作战复杂而且危险,但是从二战开始到现在所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中,失败的例子并不多,大多数战例都是成功的。在高危险的战争形式中出现胜多负少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进行登陆战役的一方都能够取得对守军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我军未来要想进行渡海登陆作战,除了要在兵力兵器上占有优势外,如何取得火力上的较大优势就成为克服不利地理条件,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掌握火力优势,就必须首先建立起一支适用而且有效的直接火力支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