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32-136
介绍Inmarsat BGAN系统的基本组成、终端形式及业务特点;叙述某远洋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结构;针对该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时延及时延抖动偏大问题,进行机理分析;查找时延主要因素,重点对链路中的传播时延进行计算,提出更改海事卫星业务接续站(POP)注册、采用北京卫星地面关口站(SAS)等链路结构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链路优化后时延值明显减少,提高岸船通信链路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改进和提高舰船机电系统监控网络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根据舰船机电系统监控信号的特征,以某型船为模型,设计了一套用于舰船机电系统的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的通信网络,分析了该网络的组网方式、拓扑结构,设计了通信信号的帧结构,并对几种不同情况下环网的自愈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舰船机电系统监控信号和各节点特征的分析,证明该光纤环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船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采用真实设备进行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GMDSS)培训容易产生误报警、干扰正常通信及成本昂贵的缺点,需要研发基于局域网的GMDSS仿真设备,如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arrow Band Direct Printing Telegraph,NBDP),Inmarsat-C船站,Inmarsat-B船站等.在分析NBDP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通信流程的基础上,研究并给出了NBDP系统的仿真模型.考虑了信道条件对通信效果的影响,搭建了基于局域网的NBDP仿真系统平台.采用VC++6.0为开发工具,研制了NBDP仿真系统.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该仿真系统具有仿真度高、界面友好、系统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国内外科学考察船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介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俄刻阿诺斯"号科学考察船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科学考察船的内部通信和对外通信需求,给出科学考察船综合通信系统的一个基本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徐富权  任鸿翔  鹿馨云 《船舶工程》2021,43(3):105-109,150
针对在真机上进行Inmarsat-F船站培训存在干扰实际通信和易产生误报警等问题,以及传统PC端模拟器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训练需求这一情况,开发跨平台的Inmarsat-F船站仿真训练系统.采用墨卡托投影方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船位进行计算,通过数据结构中的堆栈将功能菜单组织起来,基于WebRTC标准对电话通信和遇险报警等主要功能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基于Hbuilder编译器实现跨平台的CapSat-Fleet-77型Inmarsat-F船站设备仿真.  相似文献   

6.
针对LNG船、FSRU、岸基码头三者之间的通信没有统一控制的问题,基于控制中心的思想确定船岸及船船连接系统架构;依据SIGTTO规范对于光纤连接和电气连接通道的设定,对现有闲置端口进行新的功能定义,使得系统能够同时进行语音、系泊数据、含LNG的ESD,以及含CNG的ESD通信传输;采用双电气连接设计,保证能够兼容更广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全天候大跨度船库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讨论了高水位、低水位、有船舶停靠、无船 舶停靠4种工况下风压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船库结构内压随风向角变化明显,对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结构开口造成部分 风向角下结构内表面正压从而增强了结构表面的风吸力;不同干扰状况下结构的风荷载不同,其中低水位无船舶停靠时的 风荷载最大。  相似文献   

8.
"海巡31"号船综合网络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剑翔  张均东  任光  曹辉 《中国造船》2007,48(4):138-146
研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驾驶、轮机、电站等内容的船舶集成监控系统,能够将监控数据传输到岸上指挥中心,形成船岸一体综合网络监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首艘大型海上巡视船"海巡31"号上,使之成为海、空结合的立体海上巡逻,从而更大范围地扩展了海上搜索面,增加了巡视船的快速反应能力。综合监控网络的实时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千兆光纤船舶局域网设计;②船岸一体网络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③实现网络综合监控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潜艇综合信息网是以SDH光纤环网为基础、以多业务综合为目的的信息传送平台,各应用系统的设备和用户散布在潜艇上的不同部位,它们通过接入网连到潜艇综合信息网,构成一个应用网,如作战信启、网、内部通信网、外部通信网等。在潜艇综合信息网的框架内可以很方便地构建通信支持系统,形成内外通综合的通信系统,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作战指挥、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充分实现潜艇通信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相对传统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组建大规模准分布式传感网络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结构健康检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光纤光栅传感器(FBG)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综述国内外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舰船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舰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船用甚高频(VHF)无线电通信是指采用VHF专用频段进行船舶间、船舶内部、船岸问或经岸台与陆上通信转接的船与岸上用户间的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于船舶避让、海事管理、港口生产调度、船舶内部管理、遇险搜救以及安全信息播发等方面,是完成水上交通现场通信的主要手段。VHF通信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方式的通信所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规范我国水上甚高频(VHF)通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上甚高频(VHF)无线电通信是指采用VHF水上专用频段进行船舶间、船岸或经岸台与陆上通信话路转接的船与用户间的无线电通信。VHF通信广泛应用于船舶避让、海事管理、港口的生产调度、遇险搜救以及安全信息播发等方面,是完成现场通信的主要手段,其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其他通信方式所无法取代的。VHF海岸电台是船岸通信的基本设施和重要手  相似文献   

13.
从编队内战术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发展舰载FSO(Free Space Optical)通信系统用于舰艇内部战术通信的优势。研究了舰载FSO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实际作战应用时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国际国内已有FSO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现有FSO技术用于舰载FSO通信系统需解决的背景光干扰、大气传输效应等关键问题,分析了大气湍流强度、传输距离、激光波长和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提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每条船的罗经甲板及雷达架这样一块有限的地方通常安装有15~20根各种接收天线。有时由于一根天线安装位置不恰当会干扰其他通信导航设备的信号接收,如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雷达、GPS等。曾有  相似文献   

15.
沈志江  姚高乐  聂凯 《航海》2020,(1):57-59
AIS作为一种海上通信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船—船和船—岸间船舶信息的交换、监测和识别。由于AIS系统本身的脆弱性造成其极易受到欺骗性干扰,近年来,层出不穷干扰事件已经影响AIS各项应用的开展,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现有AIS系统受欺骗性报文干扰的成因、作用机制和危害,并在论文结尾提供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速度测量值不可直接使用,因此针对有界环境干扰下的船舶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FTO)分布式编队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方法]首先,仅根据船舶的位置信息,设计一种FTO以观测其速度状态;然后,在领航信息仅局部已知的通信结构下,利用观测值和齐次法设计多船分布式编队的有限时间控制律,实现多艘船舶在有限时间内跟踪期望航迹并同时保持期望队形;最后,根据齐次性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证明整个闭环系统的误差信号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有限时间编队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渐近收敛的编队控制方法,可以为多船编队提供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控制精度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多船编队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洪智超  宗智  刘昆 《船舶力学》2021,25(11):1461-1469
与单桨船不同,四桨船各螺旋桨在运转过程中负荷不同.当前四桨船推进器的设计多以一个干扰因子来表征内外桨负荷差,而一个干扰因子难以反映内外桨负荷差产生的原因,因此往往给设计带来困难.本文使用CFD方法对四桨船内外桨负荷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大连理工大学拖曳水池的PM06模型为基础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本文所研究的四桨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桨船內桨负荷大于外桨,且负荷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船体形状造成的船尾流场不均匀性对桨的影响;(2)内外桨在敞水中相互间产生的干扰;(3)内外桨之间的干扰在船尾不均匀流场中的合成.据此,本文将四桨船伴流分为三部分:原生伴流、干扰伴流和次生伴流,并计算了该船各部分伴流所占比例,以更好地指导四桨船的推进器设计.  相似文献   

18.
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抗衰落性在水声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从通信干扰的角度来看,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效果分析很有必要。首先利用Matlab对水声直接扩频通信系统进行仿真。随后用4种典型的干扰方法(宽带噪声干扰、部分频带噪声干扰、音调干扰和脉冲干扰)对此系统进行干扰。通过对4种典型干扰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通信机制不明确的情况下宜使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当通信机制明确时,使用音调干扰,并且证明了干扰频率的最佳位置;在一定条件下,脉冲干扰能够对直接扩频系统产生有效干扰。以上分析对特定环境下的干扰样式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正确使用液化天然气(LNG)终端船岸连接的紧急关断(ESD)系统,通过总结ESD动作及原因,结合船岸连接ESD系统的作用,分析气动ESD连接、Pyle-National电动连接头、光纤连接头、ITT-Cannon电话连接头、Miyaki Denki电动连接头、SIGTTO电动连接系统等类型的标准及工作原理。在LNG船舶靠泊LNG终端时,应根据船岸连接系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与其他船舶及基站的通信方式以无线通信为主,其中,VHF超高频无线通信的通信效果最好,应用也最为广泛。与此同时,VHF通信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通信带宽相对较窄,同一时间段可传递的数据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等。船联网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式的新型通信网络,充分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对实现海上航运智能化、人性化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船联网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船联网中的异构网络信号变换技术和信号预测技术,对改善船联网的通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