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号灯是船舶避让的依据,由于号灯的颜色和发光强度不符合规定而造成船舶碰撞事故屡见不鲜,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规定及测试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船舶夜间航行需要通过船舶号灯识别其型号、编号及航道等信息。为了提高船舶识别的准确率,本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号灯识别模型。通过将信号灯亮度、投射距离、背景亮度等作为输入参数,并将已有数据作为输入,训练BP神经网络,修正网络内部神经节点个数及反馈函数。分别使用已有的L-M函数、动量梯度下降、无监督学习等反馈函数训练和验证,L-M反馈函数可得到精度最高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船舶号灯进行识别,提高了船舶夜间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日前,广东海事局在广州召开宣贯会并发布航行公告称:航行虎门沙田段航道的小型船舶需走新的航路。这次小船改线仅限于吃水3米以下的船舶,改线段位于虎门沙田水域,从小船航路8号灯浮标至广州港59号灯浮标北,将小船航路从主航道的东边移至主航道的西边,在原8号灯浮标处一直延伸与大虎航道相交,形成新的第五警戒区,穿越主航道后一直沿主航道西边延伸与原小船航路连接。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舶号灯在复杂光环境下的可识别性,选择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号灯的光源,设计出一种新型船舶号灯。该号灯光束能量集中,容易获得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的发光强度和可见距离;通过设计合理的阵列结构,使其能够获得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的水平光弧和垂直光弧。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Lighttools)环境下,模拟透射率为0.8时大气散射对新型号灯左舷灯光束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散射能使号灯光束展宽,并使光束内光强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号灯、号型是船舶必不可少的信号设备,是构成船舶是否适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事部门在海上事故调查中判明碰撞事故当事双方责任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通过图解方法介绍了一种简易的记忆船舶号灯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叶邦全 《船舶》2008,19(1):65-68
非国际航行海船与国际航行海船两者号灯的配备实际上是一致的。为方便使用,ZC1999年《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规则》将海船号灯分为基本号灯与作业号灯,并对于除帆船、划桨船和渔船以外的船长20m及以上的船舶,以及船长15m及以上的高速船的号灯的配备作了规定,具体配置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于部分船舶如近海供应船、拖船、救助船和半潜船等,鉴于其特殊结构布置导致号灯的配备及布置不能完全满足《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依据IMO通函的指导思想,对该类船舶号灯配备及布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免除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应急电源是船舶处于应急状态时,如机舱破损进水、主发电机组不能工作等情形时,用以自动向全船重要用电负载,如应急照明、通信设备、船舶号灯、应急设备等供电以保证船舶安全的重要设备。笔者在实际船舶检查过程中发现,对于部分未配备应急发电机的船舶,船舶对于蓄电池组作为应急电源的有关要求不熟悉,  相似文献   

10.
叶邦全 《船舶》2007,(6):65-67
5.2.3.2 国际航行海船号灯与号型的配备 国际航行海船的号灯与号型的配备应符合经修订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或ZC1999年《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规定.两者完全一致.现将除帆船、划桨船和渔船以外的船舶号灯与号型配备的有关规定,综合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田大春 《中国船检》2022,(4):110-113
<正>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舶碰撞,规定船舶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船舶应悬挂的号灯,包括位置、颜色、角度、可见距离等,以表示自身动态位置,便于互相避让、识别。航行灯的正常工作和正确显示是船舶之间互相辨别航行动态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采取避让行动的重要依据。考虑到航行灯目的是识别船舶和通知其海上航行的意图,船舶值班驾驶员(OOW)应掌握本船航行灯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探讨海上光污染的概念出发,分别利用亮度对比度、可见度水平的计算公式和格拉斯曼的颜色混合定律分析了亮度对比度和颜色对比度对船舶号灯可识别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眩光对船舶驾驶人员视力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比较统一的眩光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航海实践及教学研究经验,对现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提出了减小与防范这种影响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艘大型无人看守灯船于1990年9月29日顺利投放在琼州海峡中水道的设计标位上成功,而且更为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一号灯浮标。该灯船从设计、建造到投放使用,仅用九个月时间,这是交通部广州海监局、华南理工大学、粤中船厂三方通力合作,继马友石弹性灯桩设置后的又一成果。中水道是船舶进出琼州海峡的主要通道,航道长约30海里,水深10米以上。西端为北部湾,东向南海,是一条可以通航万吨以上船舶的狭窄航道,目前年通过量在七万艘次以上。一号灯浮标作为航道入口的标志,它所标定的位置的准确性对引导船舶安全驶入中水道,改善琼州海峡的通航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一号灯浮标改建为灯船,是琼州海峡助航设施改造总方案中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肇庆封开处执法人员对粤桂交界水域(江口到界首)开展现场巡查,重点对停泊、作业采砂船进行安全检查。执法人员驾驶"海巡09537"从工作船码头逆流而上,逐一对辖区停泊、作业采砂工程船登轮检查,查处船舶船员证书不齐全、不按规定显示号灯号型、不按规定留足人员值班以及AIS、VHF设备未按规  相似文献   

15.
世博海事:开辟网络平台创新便民措施 通过世博海事网站(www.expomsa.com),公众可以查询高峰时段驶入驶出世博核心水域的船舶流量,海事部门还在网站上提供每日船舶航行高峰时段从RL2报告线(107号灯浮)到GL11警戒线(川杨河口下游100米)水域的船舶流量图与GIS截图.  相似文献   

16.
一般情况下,渔船集中、数量多,且渔船的行动多变,所显示的号灯不规范,商船值班人员对渔船作为直航船舶对待的疏忽以及望判断失误等,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在分析商船和鱼船碰撞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理解避碰规则、商船相遇渔船时如何避让、如何保持正规望,做好驾驶台班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郑剑 《珠江水运》2016,(4):92-93
在船舶的营运检验、建造检验和审图过程中,笔者发现区内很多船舶的号灯号型的安装配备不能完全满足内河避碰规则及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及船员、船厂对信号灯的使用知识存在许多盲区。本文通过笔者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概述船舶航行号灯的三维动画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讨论3DSMAX在航海教学广泛应用的领域,指出使用3DSMAX制作的立体教学动画场景逼真、生动、直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合理设计和配布航标、保证航标发挥正常工作效能是航标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广州港莲花山东航道3号灯浮标常年被过往船舶碰撞,增加了航标的维护成本,本文以之为例,以期为业内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某型船舶平面操纵的运动模型,利用虚拟现实软件Division,构成船舶操纵运动解算模块、运动转换模块等,实时控制并显示船舶的航行姿态,实现了虚拟现实中船舶的运动仿真,有利于研究船舶的可操作性、适航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