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随着汽车电子功能的增加,功能需求对报文实时性需求高与报文传输延时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研究传输延时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最大传输延时模型,并基于位填充(含报文间隙)、网络任务及其他调度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发现:网络负载越高,报文传输延时越大;新增报文优先级越高,对原整车网络报文传输延时越大。故在网络设计时,需降低网络负载,新增零件采用低优先级报文;在满足零件功能需求时,适当增大报文周期超出阈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CAN总线协议网关的发送与接收缓冲区设计方法。以接收与发送双软件缓冲区去配合CAN控制器的硬件缓冲区,设计中断式报文存储进程将硬缓冲区数据实时读取到接收软件缓冲区中,设计中断式数据发送进程将发送软件缓冲区数据及时发送到发送硬缓冲区,通过与硬件缓冲区的这种联动方式能够实时地接收报文,保证报文不丢失;也能够在目标总线负载率较大时,避免漏发报文以及保证发送报文周期。  相似文献   

3.
(2)接收差错(RSP)和重试如果接收的节点检查到报文里有一个错误时,由接收差错把该错误通知传输端上的节点。然后,该节点再传输同样报文。(最多三次,包括初次传输) (3)CRC码(传输数据的差错检查)从PRI到DATA的数据顺序是用二进制数设定的。当二进制数被一个固定多项式(X~8 X~4 X 1)除  相似文献   

4.
伴随汽车智能网联发展,车辆电气网络架构行业趋势由1~2路CAN总线网络快速演变为7~8路CAN总线与4~5路百兆以太网相结合的融合网络架构。其中网关作为车辆网络的数据交互中心,提供了各网络之间的无缝通信,并需要以极低的延迟将这些数据进行可靠传输,这对低成本网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融合网络下低成本网关路由软件缓存区的设计方法,以路由软件缓存区去配合CAN控制器和以太网Switch硬件缓存区,设计中断式报文存储发送进程,将收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硬件发送缓存区,当硬件发送缓存区已满,则将报文存储到软件缓存区中。通过与软硬件缓存区的这种联动方式,能够实时的接收报文,保证报文不丢帧;也能够在目标总线负载率较大时,避免漏发报文以及保证发送报文周期。  相似文献   

5.
J1939协议是国标规定的柴油车的OBD协议,外部诊断设备要与车辆通信,必须满足J1939协议的要求。文章对一种基于J1939协议的诊断仪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说明。分析了J1939协议报文的特点,对请求报文的发送,广播报文的接收,多帧报文的传输协议,故障码的解析等进行了实例说明,并设计了整个程序处理流程。实际使用中能正确读取车辆数据,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辆与非车载充电机在充电时的常见问题,设计一套试验室测试方案与现场测试方案,分析影响充电兼容性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电动汽车与非车载充电机的充电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有序发展。结果表明,目前影响充电互联互通的主要原因为报文、时序、功能以及其他问题等。文章最后对提高充电兼容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和内河水域环境,加强对船舶排放舱底水行为的监督,在结合国际标准规范和船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 IS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远程传输在航船舶油水分离器状态信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选择A IS消息12和14作为油水分离器状态信息传输载体,设计了1套完整的油水分离器状态信息传输交互协议,协议共定义了6类报文,即实时数据报文、请求发送报文、启闭情况报文、历史排油情况报文、自定义消息报文、确认收到报文,并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报文编码、生成、传输与解析等过程。在有房屋和树木干扰环境下对报文传输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传输过程丢包率为30%左右,满足A IS报文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电动汽车有关充电部分的故障范围,熟练掌握电动汽车CAN报文非常重要。本文论述CAN报文定义、接收CAN报文的方法以及CAN报文的组成与帧结构;通过实例解析电动汽车整车控制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CAN通信报文的含义,并分析如何应用CAN报文的解析来诊断有关电动汽车的故障。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和J1939协议的CAN总线通讯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NI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和PXI模块化仪器系统中的CAN通讯模块,创建过滤识别J1939协议报文标识符ID及多帧报文按协议格式解析接收和封装发送的设计方法,构建基于J1939协议的CAN总线通讯平台,完成整车电环境半实物仿真、发动机台架试验CAN总线信息的收发解析、存贮及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很多测量设备都是按照固定的计量周期进行确认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的计量周期对于部分测量设备并不合理,最终需根据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状况、使用频率、期间核查等情况,综合考虑风险优化及成本把控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计量周期.正确地选择计量周期可以提高设备不确定度的可行性,提高设备的准确性,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开发了飞机ACARS报文的航段识别专家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推理过程,针对报文播发过程中的缺失、出错及延误等问题,将飞机其它类型的ACARS报文作为辅助判别信息,用于OOOI报文多发、丢失以及内容缺失时的航段识别。结果证明,该方法实现便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合适的预防维修周期是预防维修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研究中多以时间为量度,要求每个维修周期的长度相同,但设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性能会逐渐降低,以固定时间作为预防维修长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文利用某公交公司车辆使用过程中维修的现场数据记录,结合数学模型,利用失效计数方法来确定二级保养时间,优化维修决策。  相似文献   

13.
钱韧 《汽车科技》2008,(2):60-61
1驾驶室仪表VECU未显示EECU信号 1.1故障形态 打开点火开关,仪表上报VECU未收到EECU的报文,仪表未收到VECU CAN报文。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CAN总线网络延时对传输速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报文偏移量补偿与标识符优化的混合优化方案.首先定义总线网络传输延时,研究了表征CAN总线网络数据传输延时的主要指标,然后设计了报文分段与编码方案优化方法和延时报文的偏移量补偿方法,最后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案改善延时情况,并利用Symtavision软件分别对优化前、后C...  相似文献   

15.
阐述ECU开发过程中CAN报文的传统测试与自动化测试两种模式及其优缺点,介绍基于ECU_TEST软件的两种CAN报文自动化测试方法,并通过模块库的开发保证测试的全面性与灵活性,最后通过具体的报文自动化测试及数据分析,充分表明自动化测试具有高效性、一致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交通流监测存在普遍的稀疏性,理想的交通流预测模型应该能够充分利用交通流数据的特征,克服稀疏性问题.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流被证实存在时序上的周期性特征.同时,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了交通观测数据稀疏性的普遍存在,而且稀疏的分布不均匀,有些极端稀疏道路甚至出现数天的观测缺失.因此,交通流预测模型应该有对稀疏的适应性,而季节性ARiMA交通流预测模型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利用时序周期特征计算交通观测值的缺失.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融合了邻近的交通流观察值和交通流数据的周期性,消除了道路稀疏性导致观测值缺失带来的预测障碍.对比试验的展示表明了这种模型对交通流数据周期性特征的利用和对稀疏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钱韧 《二汽科技》2008,(2):60-61
1驾驶室仪表VECU未显示EECU信号 1.1故障形态 打开点火开关,仪表上报VECU未收到EECU的报文,仪表未收到VECU CAN报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汽车部件特性和复杂工况,针对发动机动态响应性能多变和各子控制器报文周期不同带来的通信相对时延和控制相对滞后的问题,提出"发动机动态响应性能识别+发动机响应转矩预估+电动机同步补偿"的协调控制方法。实车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发动机动态响应过程中,可使动力源总输出转矩与总需求转矩最大误差减小43%,从而有效满足整车动力性和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感应控制主要是利用无线地磁检测器采集道路交叉口实时交通信息,及时传递给交通控制系统,结合感应控制自动实施控制的原理,确定城市道路交叉口智能控制方案,根据交叉口交通量实际状况进行合理配时;文章对合肥市黄山路-天智路交叉口的固定信号周期测得的周期、相位时间、通过的车辆数及车辆平均等待的时间与感应控制条件下的各参数实际值作对比,分析各参数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在车流量较少的情况下,感应控制优于常规的固定周期信号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皮卡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发现燃油滤清器固定支架和车身钣金轮包连接处出现钣金开裂问题,进行结构、装配关系等原因分析。对轮包及加强板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对结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优化,避开发动机共振频率,并对优化后轮包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轮包,满足整车可靠性要求,并为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