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带式CVT在传递转矩时,会在主动和被动带轮轴间产生轴间作用力,使被动带轮轴发生变形,影响被动带轮轴齿轮与中间轴齿轮的啮合,产生偏载,增大齿轮间的传递误差,从而加大变速器的啸叫噪声。本文中以某款金属带式CVT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验证了金属带张紧力对变速器啸叫噪声的影响,同时,以最小化系统变形和齿面载荷密度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该齿轮副齿轮的修形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属带张紧力引起的轴间作用力对被动带轮轴齿轮和中间轴齿轮的偏载情况影响较大,它增强了变速器加速过程中的啸叫噪声,而优化后的齿轮,降低了变速器的啸叫噪声,提高了变速器的声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套NVH源问题分析整改流程,基于该流程,成功地解决了某款搭载CVT变速器的自动挡SUV车型动力系统啸叫问题.该流程可有效缩短NVH问题的整改周期,节约问题整改成本,对整车NVH问题的整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研发车型整车啸叫问题,经过测试分析确定该啸叫来源于其匹配的双离合变速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变速器激励源、空气传递路径和结构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分析对比,空气传递路径的声声灵敏度测试与分析,以及结构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产生整车啸叫的主要问题根源,进而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整车变速器啸叫问题。同时总结了啸叫问题系统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指标,为变速器整车匹配啸叫问题的前期控制和系统级目标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芳  王朋朋 《时代汽车》2022,(8):155-157
本文针对某轻客变速器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啸叫问题,从整车端、变速器总成端、零件端逐层进行排查分析,通过对整车端悬置系统测试分析、变速器总成端壳体/拉锁支架/摇臂测试分析、激励源啸叫档位的齿轮阶次特征、振动频率测试分析,确定了啸叫问题根源,结合项目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变速器开发中啸叫问题,满足项目开...  相似文献   

5.
针对匹配DCT变速器的某车型滑行时产生啸叫的问题,本文利用试验手段和齿轮噪声的测试数据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变速器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齿轮齿顶修缘量和粗糙度,在不改变齿轮设计参数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变速器齿轮噪声,解决了DCT变速器滑行工况的齿轮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手动变速器齿轮啸叫问题,开展了道路试验、转毂试验以及传动系统台架试验,对啸叫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噪声总级与啮合阶次差值大于15dB(A)作为标准,可以判断各工况的啸叫情况,与主观感受基本一致;转毂半消声室和道路试验场均可以作为分析变速器啸叫问题的测试场地;在开展啮合斑点测试时,一次性完成全部挡位啮合斑点测试是可行的,通过优化台架测试方法,可以得到与整车测试相同的啮合斑点结果。本文所研究的变速器存在的啸叫问题,主要是由于二挡挡位齿轮啮合偏载、传递误差偏大引起,经过调整修形方案,啸叫现象明显改善。上述工作对解决同类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双电机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开发过程中,发电路径齿轮容易出现啸叫问题。针对某混合动力车型搭载的双电机 DHT 啸叫问题,分别对发电路径上啮合齿轮激励源和振动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最终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对比及对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了车辆啸叫的主要原因为变速器壳体刚度不足、齿轮微观修形不合理、发动机轴模态频率低。为此,提出了量化发电路径啸叫问题的改进措施,并进行整车搭载验证,有效地解决了DHT 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某DCT变速器油泵齿轮啸叫问题,通过优化微观修形参数、调整配合间隙,有效解决了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某款搭载自动变速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制动能量回收工况下产生变速器啸叫的案例,讨论了该工况下变速器啸叫产生的原因、机理和优化方法,并对优化方法进行了整车声学试验验证。主观评价和噪声测试表明,优化后变速器声学可接受。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4.奥迪01J CVT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奥迪01J CVT变速器是变速器领域高科技产品,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一些故障也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当前对国内这款变速器出现的较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以使维修变得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日趋成熟,用户对NVH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变速器啸叫噪声作为一种比较容易被主观识别的单一频率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某六速手动机械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整车NVH噪声测试,利用阶次分析确定了啸叫特征阶次,然后借助ROMAX仿真软件对齿形齿向修形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优化齿轮设计参数,降低齿轮传递误差,使该变速器啸叫问题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在某款变速器产品开发中,从参数设计、激励控制、路径优化3个方面、8个维度对齿轮啸叫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变速器齿轮啸叫前期评估体系,指导齿轮宏观和微观参数设计、轴系尺寸调整和壳体模态改进。台架和整车试验表明,通过该体系校核后的变速器,其啸叫噪声满足产品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Q:相比普通CVT变速器,丰田的Direct Shift-CVT变速器有什么区别?打不死的小强A: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自动变速器有三种,分别是液力变矩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从机械结构原理上来看,如果论传动效率,双离合变速器强于CVT无级变速器强于液力变矩自动变速器。如果论可靠性,液力变矩自动变速器强于CVT无级变速器强于双离合变速器。如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无级变速器(CVT)在北美市场时起时落,但还是稳稳地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的十年中,CVT曾一度激起人们的兴趣,在被引入市场之后又一度经历坎坷,使用率大大下降。但是如今汽车制造商迫于不断上升的燃油经济性要求,又重新考虑起这种没有齿轮的变速器。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必须补救过去CVT存在的问题,并克服CVT不利的因素,使这种变速器在新一波高科技自动变速器中脱颖而出被人接受。  相似文献   

15.
无级变速器     
郭玉芝 《汽车电器》2001,(6):55-55,58
普通人经常把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简称CVT)2个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这2种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更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CVT只需2组变速滑轮就能实现无限档位的无级变速.旧款CVT多用橡胶皮带作传动元件,缺点是受力有限,容易打滑,因此只能用在功率较小的摩托车和微型汽车上,很多汽车公司十几年来一直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最近,奥迪公司率先打破了僵局.1 汽车技术的飞跃是选用手动变速器还是选用自动变速器?对这个问题,奥迪牌轿车的车主们变得越来越拿不定主意.手动变速器的快速反应和自动变速器的舒适自如同样诱人.奥迪公司的Multitronic CVT将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优点合二为一,它的使用像自动变速器一样简单,换档则像手动变速器一样快捷,并最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实现了汽车技术的飞跃.Multitronic CVT可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自动调节至最合适的传动比.独特的多片式链带传动带、优异的电控液压系统,令其能传递庞大的转矩.该CVT能和产生142 kW功率的大排量6缸发动机一起装配在奥迪牌A6 2.8轿车上.实践证明,装有新型Multitronic CVT的奥迪牌A6轿车比装有5速手动变速器的相同车型,具有加速更快、乘坐更舒适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整车的技术条件和CVT变速器的主要标定MAP,然后详细介绍在整车上的各种测试评价项目。本文中介绍的CVT变速器标定及测试内容对以后类似的研究和评价CVT变速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涛 《汽车杂志》2012,(9):198-205
CVT是ContinuousVariableTransmission的英文缩写.直译过来就是“连续可变的变速器”,这里连续可变的是指变速器的传动比,也就是说CVT技术可理解为“传动比连续可变的变速器”。因传动比阶跃式变化的变速器称为“有级变速器”,故CVT又俗称为“无级变速器”。  相似文献   

18.
东风日产轩逸轿车配置了新开发的2.0排量MR20DE发动机和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变速器,新式的XTRONIC CVT变速器反应迅速,加速顺畅,给驾驶者带来一种愉悦的感受,CVT变速器在变速器中属于先进的变速器,在奥迪A6和新天籁(3.5L)等一些高档车上都装备了CVT的变速器,轩逸首次在同级别车中使用了XTRONIC CVT变速器,当然这个配置属于本车系高配置的轿车,此车还有基本型的  相似文献   

19.
二.MT、AT、CVT、DCT性能比较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目前已有的变速器技术包括手动变速器(MT)、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带式或链条式驱动无级变速器(CVT)、自动化予动变速器(AMT)以及双离合器变速器(DCrr)。下面对MT、AT、CVT、AMT、DCT在小同方面的性能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介绍CVT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背景,从TCU电控单元、变速器内电器部件阐述CVT变速器电控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