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交互是提升车辆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全方位的人机交互可以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驾驶需求,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为此,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智能交互的分类和技术构成,从功能角度阐述了智能交互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在部分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其与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混行道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技术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便行人快捷、高效地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混合交通场景通行安全并提高通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交互的重要意义,并从行人检测与跟踪、行人意图识别及行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前期支撑技术研究概况,着眼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意图的表达,对交互需求和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及质量评估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车外人机交互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创造了汽车人机交互创新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其中语音交互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首先,综述了从早期的物理按键到触屏以及发展到现在的语音多模态交互模式等人机交互发展进程,进而分析了国内外语音交互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语音交互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总结出人机交互将围绕从“基本可用”到“好用易用”,从“主副驾交互”到“多乘客交互”,从“被动式执行机器人”到“拟人化贴心助理”,从“车内交互”到“跨场景交互”以及从“语音交互”到“多模态交互融合协同”等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纵观每一轮信息技术变革,都由终端的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将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其人机交互将以智能驾驶舱演绎。智能驾驶舱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纵观每一轮信息技术变革,都由终端的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如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由代码输入到界面互动、鼠标操作;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是从按键输入到触屏交互。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将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其人机交互又以何方式演绎?  相似文献   

5.
听觉是人类信息交互的一条中心路径,声音的感知和处理是无人驾驶汽车完全实现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声音感知系统在自动驾驶汽车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对行车周边的声学事件检测、声源定位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声源定位技术在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定位精度,而声学事件检测和人机交互技术在应用方面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在汽车产业自动化、电气化、互联化进程中,EB期望其创新产品能帮助汽车客户应对汽车设计挑战。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使得汽车功能日渐复杂,人机交互也更趋多样化。在这场汽车科技的变革浪潮中,软件技术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不久前举办的"2017中国人机交互国际峰会"上,汽车软件供应商伊必(EB)就人机交互系统的应用创新进行了分享。面对汽车设计的各种新需求,在软件领域有着25  相似文献   

7.
正Q:为什么奔驰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将首先运用在A级车上,而不是S级?读者:马大哈A:在今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梅赛德斯-奔驰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MBUX(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革命性的人工智能科技和更为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为最大亮点,该系统将于2018年首先搭载在全新一代的梅赛德斯-奔驰A级车上。就算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和车辆的交互绝大部分依然通过按钮或旋钮来实现,然而汽车的角色已  相似文献   

8.
朱宁 《汽车文摘》2020,(3):24-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提升,以及用户对于汽车多媒体系统的需求增加,车载大屏已经成为车内越来越普遍的舒适性配置,在线服务功能也融入系统之中。在此背景下,汽车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也承载了移动信息、办公、娱乐、生活的作用,因此车载互联系统逐渐成为车辆的一项重要配置,甚至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购车决策。为提升车载互联系统主观评价的效率与便利性,阐述了人机交互的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则,提出了一套详细且实用的主观评价方法。将车载互联系统分为人车交互、功能实现、服务生态、沟通好感度4个维度进行评价,更加适用于功能丰富且快速更新迭代的车载互联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中针对总线汽车仪表设计方案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汽车仪表系统的主要功能,对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设计、电磁抗干扰设计,具有交互功能的人机界面为人们驾驶汽车带来便利,满足汽车仪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了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系统人机交互能力不足,本文开展了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优化研究,采用键盘硬件控制方式,利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利用嵌入式工控机平台,搭建任务及指令执行器系统,并建立相应的功能模块,包括键盘、人机界面、主控单元、功能数据库等。解决了多平台并发仿真中存在的数据通信、时钟同步、仿真监控问题,优化了集成平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智能座舱抽烟自动通风系统的架构方案和设计原理;介绍驾驶员监控系统DMS、集成式车身控制模块IBCM、天窗模块RM、门控制模块DCM、空调控制模块HVAC、底盘制动控制系统BCS和人机交互HMI系统在抽烟自动通风功能中的交互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密不可分的伙伴;与此同时,有关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汽车自动驻车制动系统(Autohold)就是随着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车身稳定系统(ESC)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其应用不但使得汽车的系统布置空间得以优化,还使得驻车制动更加安全可靠。本文从自动驻车制动工作原理、功能逻辑及相关人机交互等方面进行浅析,为自动驻车制动功能的开发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新能源汽车教学交互系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能源汽车教学交互系统为载体,将操作简单、交互功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教学交互系统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快速上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简单而有效的操作,丰富的创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效果较好,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教学交互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新能源汽车教学交互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汽车座舱内的人机交互智能系统一定程度决定了用户的智能体验,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试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测试评价方法,可以指导人机交互的设计开发,实现人机交互的迭代和优化。汽车座舱内功能日益增加,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体验,然而功能相同,人机交互不同,给用户带来的驾驶体验却大相径庭。基于典型使用场景,从客观角度,分析不同车型相同场景下车机系统的响应、驾驶员眼部活动和驾驶员手部活动的差异,进一步量化评价参数,形成评价指标,同时根据五感和五觉,设计主观评价表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能从客观和主观角度全面评估人机交互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市场     
《车时代》2011,(3):238-239
科技改变生活 目前汽车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而人机交互系统的运用更大程度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与便利性。值得庆幸地是人机交互系统的运用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及辅助功能等的优化,采用Visual C++基于CCP2.1协议开发了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上位机标定系统,并编写了控制器的底层驱动,构建了整个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的标定平台。采用本标定系统所进行的实车标定实验证明该标定系统有着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性和可靠性均能达到要求,适合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标定实验。  相似文献   

17.
汽车FOTA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从ADAS\AD车辆和新能源车型向传统车辆拓展。本文就商用车FOTA过程中人机交互的重要性以及FOTA升级前的信息提示、交互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高温、自燃风险,基于交互设计理念提出并设计一种分别由主控、测温、通信、电源、降温、交互显示等模块组成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监测与防自燃报警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进行数据信息交互,通过智能风冷系统灭火降温,由内置无线终端进行数字化信号传感和技术传输,实时进行电源电池温度监测和防自燃轰鸣报警。测试表明,系统冗余性好,功能交互性强,可为新能源用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Visual Basic6.0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实时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Windows多媒体定时器技术实现了对实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显示。从根本上改变了早期基于DOS开发的测试系统人机交互功能差的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液压转向系统转向半径过大、通过性差的问题,本文以5轴军用越野汽车为例,提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电控液压多轮转向系统。该系统具备前组和多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兼具故障诊断与处理、人机交互、零位标定等功能。该系统减小了车辆的转弯半径、改善了车辆的通过性,最大程度提升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改善了人机交互体验,满足了车辆在不同场地内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