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适应坡道行驶的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换挡规律坡道适应性问题,本文中研究了适应坡道行驶的有级自动变速汽车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坡道对换挡的影响,提出可由不同节气门开度下各挡驱动力与不同坡度行驶阻力之间的关系确定挡位范围。其次,采用理想点与平方和线性加权法构造综合性能评价函数,以在体现驾驶员性能倾向的前提下实现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综合最优。然后,以综合性能评价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并考虑坡道行驶约束条件,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坡道行驶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优化方法。运用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制定了某5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最后,在定油门定坡道、定油门变坡道、变油门定坡道循环工况、变油门变坡道循环工况下对考虑坡道和未考虑坡道的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4种坡道行驶条件下,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均可消除非预期换挡,提高乘坐舒适性。在修改后的可变坡度高速公路循环工况下,使用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仅略低于使用常规换挡规律的汽车,降幅约为0.8%。进一步完成了定坡度动力性仿真,结果表明制定的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能够反映驾驶者的性能需求意图。  相似文献   

2.
采用适应性和跟随性强的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进行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辨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自动变速器坡道换挡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将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分为上层决策层与下层换挡执行层,上层决策层采集汽车参数进行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辨识、换挡修正决策;下层换挡执行层接收上层决策层的修正控制指令,完成修正换挡。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可准确识别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换挡修正控制策略可在上坡时有效避免频繁换挡,减小换挡部件的磨损;下坡时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减小制动系统的磨损。  相似文献   

3.
薛敏  孙剑  孙琼 《客车技术》2012,(4):25-27,32
从采用一般换挡规律的AMT车辆在坡道行驶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换挡循环问题、意外换挡问题和紧急制动问题的原因;提出通过计算理论加速度判断坡道工况的方法;制定修正后的坡道综合控制换挡规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种坡道换挡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坡道、阻力较大的平路以及在换挡过程中踩制动(改变驾驶意图)等工况时,AMT的输出轴转速较平路变化快,再沿用正常工况的目标转速会导致换挡时间过长,动力长时间中断,而由于目标转速随着输出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被控对象输入轴响应到目标转速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无法满足挂挡的扭矩差和速差条件,无法进入到挂挡状态,从而导致换挡失败,尤其是在坡道上,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当前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坡道和改变驾驶意图下的换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客车在平路和坡道上的实车数据采集,总结出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城市客车在平路上的慢起步、正常起步、快起步及在不同坡度的坡道的起步规律,为设计和优化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起步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基于逻辑门限控制方法提出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器(EPB)的坡道起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气压式EPB的工作原理和车辆坡道起步的过程,建立了坡道起步过程中EPB气压控制模型,提出了坡道起步的控制目标;然后,研究了试验车的EPB电磁阀的工作特性,并提出了坡道起步中的气压式EPB逻辑门限控制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Truck Sim进行逻辑门限控制方法的联合仿真,并进行实车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中提出的坡道起步的气压式EPB逻辑门限控制方法,车辆制动释放延迟较短,坡道起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基于逻辑门限控制方法提出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器(EPB)的坡道起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气压式EPB的工作原理和车辆坡道起步的过程,建立了坡道起步过程中EPB气压控制模型,提出了坡道起步的控制目标;然后,研究了试验车的EPB电磁阀的工作特性,并提出了坡道起步中的气压式EPB逻辑门限控制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Truck Sim进行逻辑门限控制方法的联合仿真,并进行实车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中提出的坡道起步的气压式EPB逻辑门限控制方法,车辆制动释放延迟较短,坡道起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汽车在坡道上的实车数据采集,总结出带手动变速器的载货汽车在动力性、经济性模式下,上坡、下坡及坡道起步等工况的换挡规律,为制定和优化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无传感器的坡道起步辅助控制方法,通过整车控制器采集相关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坡道起步辅助模式;设计双闭环PI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扭矩,实现坡道起步辅助控制功能,并进行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力学方法估计自动变速器坡道换挡控制所需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建立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变速器输出轴转矩,将其作为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算法的输入。基于整车纵向动力学方程,采用改进型递推最小二乘法设计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实时估计算法。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估计算法能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实现较为准确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坡道起步过程中的驻车制动力释放滞后问题,提出了坡道起步过程中气压式电子驻车系统的PID控制方法。首先,在AMEsim中建立了简化的气压式电子驻车系统模型,进行驻车制动释放过程的仿真,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接着提出了坡道起步过程中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PID控制方法,根据坡道阻力和发动机驱动力算得目标气压,搭建了气压式电子驻车系统的PID控制模型,并进行了坡道起步过程的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PID控制方法能准确控制驻车制动气压值随目标气压的变化,驻车制动释放及时,有效解决了驻车制动力释放滞后的问题,达到良好的坡道起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速度区间判断的坡道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坡道识别的原理;在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纵向加速度滤波算法,通过比较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数值与汽车纵向速度经差分后获得的加速度数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基于加速度区间判断的坡道识别方法研究;完成了水平道路的加速度比较试验和坡道识别的实车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坡道识别的换挡规律设计。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坡道识别,并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的优点;这种基于行驶环境识别的控制是未来汽车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秦大同  王康  冯继豪  刘永刚  程坤  夏玉 《汽车工程》2022,(10):1547-1555+1580
针对外接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普适性差,而传统道路坡度估计方法仅根据车载CAN总线数据在车辆起步、换挡、制动和停车4种特殊工况中的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道路坡度估计方法。根据车速等数据识别工况,在非特殊工况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采用UKF来估计坡度;在特殊工况下,将规律性不稳定的时序坡度转换为距序坡度,并利用GRU进行短距坡度预测。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在非特殊工况下,该方法通过UKF可准确估计道路坡度;在特殊工况下,该方法通过GRU可有效跟踪距序坡度变化趋势,显著提高了道路坡度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4.
越野汽车AMT起步与换挡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越野汽车特点及行驶工况,建立了装备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越野汽车起步与换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空载与满载工况,按照不同油门和不同离合器结合速度进行了试验。为了满足平顺性,建立了以冲击度为约束条件的起步与换挡控制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动态三参数对换挡过程进行控制可改善起步及换挡品质,满足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AMT商用车开发的需要,针对某款AMT半挂牵引车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AS)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并对使用坡道起步辅助功能和不使用坡道起步辅助功能2种情况下的坡道起步品质进行的对比评价,表明了AMT半挂牵引车装备坡道起步辅助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装备6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制定了传统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并分析了在该换挡规律控制下,车辆行驶在城市拥挤道路、紧急制动、加速超车、弯道和坡道等特殊工况时出现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为减少不合理的换挡,综合考虑行驶环境和驾驶员意图,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传统两参数换挡规律的在线修正换挡规律。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了传统换挡规律和在线修正换挡规律在上述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线修正换挡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21,(5)
正更环保——跳过欧4直接满足欧5排放标准;更智能——6种驾驶模式、六轴惯性测量单元、牵引力控制、防抬头控制、防翘尾控制、发动机制动、坡道停车控制、快速换挡器、过弯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巡航控制、联合制动系统等电子智能辅助装置应有尽有;更迅猛更快捷,起步加速到100km/h只需3.2s,比第二代快了0.2s。这,就是今年全新重磅出击的第三代铃木隼!  相似文献   

18.
基于32位微控制器MPC5604开发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控制系统。设计了换挡规律,制定了换挡控制策略、起步和换挡过程离合器及同步器执行机构的动作时序。根据DCT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实现了多任务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表驱动的多任务调度方法。基于xPC560B硬件系统测试平台对所设计DCT控制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控制系统工作可靠,实现了起步、换挡过程的目标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故障灯亮,车辆起步困难,很小的坡道也上不去,但高速跑起来就感觉正常了。 故障诊断:连接TECH2.检查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记忆故障码“P0756(3.0L)2—3换挡电磁阀性能,无1—2挡齿轮”。君越3.0装用4T65E自动变速器,但该车型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和变速器控制模块(TCM)是两个独立的模块,这一点与别克君威不同。  相似文献   

20.
提出在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通过CAN动力网络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扭矩控制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商用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