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樵岭前大桥连续刚构梁泵送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及效果.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以及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和养护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实现我国铁路物流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阐述铁路物流智能物联网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编码技术所涉及的编码方式以及智能识别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智能回收系统、智能信息平台的思路;论述编组技术主要内容及意义,提出一体化运输模式中大列编组、环行班列编组、站台及传送带"编组"、收发点"编组"各部分的内容及编组方法;将复用技术划分为空间复用、频次复用和时间复用,并对各复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智能化运输组织模式;最后提出冗余技术,对线路、车辆、装卸设备等设置裕量。探索我国铁路现代物流智能物联网方案,为各项技术综合运用和融入铁路物流业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推行铁路智能建造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求。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以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技术支撑的铁路智能建造系统架构,并基于此架构提出“三步走”实现路径;然后,对铁路智能建造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铁路智能建造是必经之路,当前我国铁路智能建造还处于初级阶段,设计单位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为后期的中级阶段积累充足的数据。中级阶段建设各方应做好信息归纳整合,充分积累经验,这样在高级阶段才能融会贯通,充分发挥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等软硬件集成应用的优势,进而真正实现铁路建造智能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双块式轨枕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前的状态直接影响轨枕脱模后的外观质量及强度,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及工艺方法是影响混凝土浇筑前状态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传统生产工艺中,混凝土的运输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往往无法同时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结合贵南高铁河池轨枕场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预制生产的实践,从混凝土运输适当距离及混凝土适宜制备时间两方面进行研究,有效解决了运输技术问题,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保证混凝土的适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满足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结构的要求,通过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探讨了客运专线桥梁结构物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超长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长混凝土结构作为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受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的的双重作用容易产生开裂。为避免开裂,通常的做法是设置混凝土"后浇带"。以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大楼为例,分析了不同水泥品种、掺合料的水化热及发展速率,通过优化"双掺"混凝土的配合比、完善施工工艺,添加CSA抗裂剂和聚丙烯纤维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取消"后浇带"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部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座附近出现浇筑不密实、蜂窝麻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续梁质量。针对这一现状,结合BIM及C#语言技术,从深化设计平台的选择、精细化模型的构建以及BIM技术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合理拆分并在空间上进行布尔组合,能够较快构建铁路连续梁零号节段BIM模型,满足深化设计条件;(2)基于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生成2D图纸并统计工程数量,能够直观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对原材料选择与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技术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之达到客运专线验收标准的要求。研究结果:提出了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的控制要点,以及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质量检验控制等施工过程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9.
段然 《电气化铁道》2023,(S1):190-193+196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营维护目前主要采用计划检修、故障检修模式,随着大数据处理、智能控制、BIM、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成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故障智能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引入“设备画像”的概念,结合不同设备的特点、常见故障、检修维护内容,定义了能够描述设备状态的各类标签,为智能运维系统的构建奠定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安天创数码大厦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介绍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的选择、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收面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的控制及混凝土养护等技术.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的温差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纹,保证了筏板混凝土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麦加地铁25mU形先张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先张法台座设计及整体预制预应力U形梁。重点解决在沙土地质条件下框架重力式张拉台座的设计与施工,在高温干燥环境下U形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科学优化的U形梁生产线空间布置,采用多台龙门吊倒运模板及移梁,多台泵车同时浇筑混凝土,减少各道工序的相互干扰,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电源屏是铁路行业专用的供电设备,其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信号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行车设备的安全和运输效率。针对目前非智能电源屏监测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分散、利用率低、可视性差等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同时引入专家规则,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电源屏监测系统,既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又实现了故障预警、统计分析、健康评估等功能,加快了智慧铁路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既有客站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建立集约化客站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介绍铁路客站集约化管理研究现状,以新丰台站为例,从调度指挥、作业组织、旅客服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办公生活等方面,阐述客站集约化管理模式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BIM等技术为依托,提出搭建辅助集约系统,辅助建设集约化车站。  相似文献   

14.
李平 《铁道知识》2021,(2):22-27
有关概念 智能高速铁路的定义 智能高速铁路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BIM、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速铁路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及内外部环境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新一代高速铁路系统,就是说,智能高速...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在桥梁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依然不够全面,缺乏全生命周期中多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鉴于此,集成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及BIM技术,构建适用于桥梁全生命周期的BIM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孤岛问题,改善工程数据的积累、存储、管理及应用状况,同时针对信息协同、监测信息管理、安全风险预警等进行全方位三维可视化管控,实现桥梁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BIM信息管理平台解决了桥梁全生命周期内可视化程度低、数据信息整合困难等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桥梁项目的安全质量风险,加强了参建方之间的协同交流,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和效率;并进一步验证了云计算、物联网与BIM技术之间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发挥BIM的价值,实现基于项目的智慧型决策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高铁信号系统是高铁运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成就,尤为突出的是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首先从复杂巨系统、列车运行安全、CTCS技术规范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多层次安全保障概念,并对高铁信号系统多层次安全保障系统的既有概念进行了新解释。其次对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斗定位、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介绍高铁ATO、智能调度和智能运维等智能技术应用。最后对高铁信号系统智能技术应用进行展望。多层次安全防护和信号系统智能化对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信号系统智能化将不断提升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立交大跨度曲线钢箱梁匝道桥的抗倾覆配重要求,采用重晶石为主要骨料,经试配与调整获得满足条件的重混凝土配合比。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配制并在混凝土拌合、运输、泵送、浇筑以及钢箱梁预拱度监测等关键环节采取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配重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铁路运维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运输调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针对当前运维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了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维护日常运维BIM模型创建及更新的应用方案,将三维重建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成像技术,提出了应用StructureSensor三维扫描设备配合三维重建技术更新BIM运维模型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BIM的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通过RFID与BIM结合的方式获取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关键数据,对铁路物资出厂、运输仓储、安装使用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三维可视,满足智能铁路对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连续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广客运专线红边岭特大桥(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原位现浇施工,针对其跨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高、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等特点,详细介绍支架、模板系统、耐久性混凝土浇筑、真空辅助压浆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