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干散货航运业内人士普遍对今年的市场走势有这样一个判断:2007—2009年航运市场将持续兴旺,理据是在海运需求持续高涨形势下,运力供应增幅不大。但是由于2009年下半年/2010年初起运力供应增速大大加快,因此届时市场将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7日,BDI指数高位突破了8400点,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持续强劲攀升的问题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在于三个特点:1.增幅大;2.持续时间长;3.市场表现明显区别于集装箱和油轮运输市场。目前的市场表现,只有40年前的60年代可以相提并论,如果说最近几年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的出色表现,主要功劳在于“中国因素”,那么上世纪60年代航运市场的繁荣则可归因于“日本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一港口在海运贸易旺势增长的带动下,码头市场空前活跃,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景象。但是“雀跃人欢”的同时,一股灌流在码头市场涌动,面对不省中小码头层层转租、放任自流带来的无证经营、偷逃国家规费以及杀价竞争,造成装卸事故隐患严重、甚而机毁人亡等现象,中外运上海外贸仓储浦东储运公司总经理眼中伟近日呼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铁矿石进口量年年攀升,在全球海运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海运市场高涨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6,(7):9-9,8
近年来,世界新船订购市场出现了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集装箱船订购热。2005~2008年世界船企将有244艘大型集装箱船相继建成并交付。由于大量新船投人海运市场,集装箱船运力过剩的现象日趋明显,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大型集装箱船订购热在降温。这一市场动向已引起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尧乐 《海运情报》2005,(4):15-16
航运业界用“历史的”、“异常”、“未曾有过”等词语评价2004年的海运市场。在中国原材料进口扩大的背景下,不定期船和油轮都刷新了历史上最高的运价。海上货流的迅速增加,钢铁需求的大幅上升,钢材不足和造船厂的船台紧张使新船造价上涨是其主要原因。很多人认为,山高谷就深这样的市场循环法则已经不适用。那么,活跃在第一线的日本航运业界是如何展望2005年的油轮、不定期船市场的呢?  相似文献   

7.
9月份,国际原油海运市场高位波动,VLCC市场依然强劲。其中,VLCC海湾东行运费到月中稳定在WS118点,与8月份同期相比下降WS12点,日均收益由上月的9万美元/天降原油达到2218万吨,比2004年增长52%,占进口总量的18%;排名第二位的安哥拉2005年向中国出口原油1746万吨,比2004年增长33%,占我国原油总进口量的14%。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上计2008年左右建成。  相似文献   

8.
顾亚竹  刘伟 《世界海运》1996,19(5):7-10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运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的海运业已初步形成了远近洋结合的海上运输格局,在远东至北美、远东至欧洲两硕士政绩和上实现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周班服务。班轮运输已成为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桥梁。同时中国海运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航运公司及财团纷纷抢滩中国航运市场,独资合资航运企业和港口企业应时而生。海运企业作为海运市场的主体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化的正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球钢材需求量的不断定高,拆船钢材也在不断涨价。据英国劳氏船级社2005年4月提供的统计数据,一艘标准油轮2005年年初市场价格已经涨到每重载吃水线吨450美元至470美元,与2003年全年平均价格265美元相比,增幅为70%。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在世界经济环境出现好转外保持整体向上的大背景下,基于东南亚经济复苏和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欧盟经济稳中有升而带来的消费能力和欲望的刺激,全球集装箱运输任三大主干线的双向或单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提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由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经济状况的实际好转,更由于对经济发展期望值的提高,以原材料为主要运输对象的散货运输市场在经历了1998年年尾和1999年年初的暴跌后,于年中企稳,并在10—11月间出现报复性反弹,峰谷差值达90%以上,之后稍稍回落。与集装箱运输市场欣欣向荣和散货运输市场跌宕起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杂货运输市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航运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钢材货物海运市场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钢材货物海运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瓶颈,并从优化钢材产品结构、把握钢材与干散货市场关系、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市场三个方面给出钢企发展建议,展望未来,以期我国钢材海运市场及钢铁行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8,(1):18-19
2007年的国际船舶市场和海运市场可以说是干散货船一直在领跑,其下单订造数量、船家、二手船市场、租赁市场以及运价等几项主要评价指标均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干散货船的下单订造量将超过800艘。  相似文献   

13.
2月份,受欧佩克进一步减产影响,世界原油海运市场未能持续元月份的升势,继续调整。其中VLCC海湾东行运费曾一度跌到WS70点以下,到2月23日稳定在WS73点,与上月份同期水平相比回落6.4%,日均收益由5.6万美元/天降至4.8万美元/天。同期其他船型运费水平均有所回落。其中苏伊士型油轮市场回落幅度较大。到2月23日,海湾-中国南部航线运价只有WS90点,为2006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上月回落25%,同期日均收益水平也有37%的降幅,阿芙拉型油轮的运费和日均收益水平也分别有18.8%和28%的下降。参见表1和图1。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07年,世界原油海运市场开始回升。到1月19日,VLCC海湾东行运费由2006年年底的WS60点升至WS78点,与2006年12月份同期水平相比累计上升30%,日均收益由2.8万美元/天升至5.6万美元/天,增加一倍。同期其他船型运费水平均有所恢复。但是苏伊士型油轮市场走势在不同航线上表现不一,海湾东行市场开始缓慢回升,到1月19日,海湾一中国南部航线运价稳定在WS120点,恢复到了2006年12月份的同期水平,但大西洋市场则继续下滑,其中西非一美东航线运价到1月19日降至WS108点,比12月份大幅下降了37%。参见表1和图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异常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国造船业正在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被各大银行看重。在次贷危机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形势下,造船市场将何去何从?金融机构相应政策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16.
李若谷 《世界海运》2009,32(4):32-32
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异常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国造船业正在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被各大银行看重。在次贷危机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形势下,造船市场将何去何从?金融机构相应政策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型集装箱船新船建造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2年第四季度到2003年上半年,新造船市场出现了船东踊跃订造大型集装箱船的火爆场面。本文对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复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韩国船厂在大型集装箱船领域作为市场领导者的情况。通过分析全球经济形势和海运物流情况,认为市场对大型集装箱船的热情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07,(5):F0004-F0004
2007年全球航运业仍然处于上升周期,市场持续高位运行.运输需求旺盛,行业整体处于高度景气状态。干散货市场全线飘红,一路高歌猛进;集装箱市场打破去年预期,被重新看好:新船订造屡破纪录,订单节节攀升;资本市场对航运业更是青睐有加,航运概念股开始受到全方位热力追捧!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份,世界原油海运市场维持低位调整走势。其中,VLCC海湾东行运费徘徊在WS65点左右,到12月15日稳定在WS63点,与11月份同期水平相比下降14%,日均收益由11月同期在三年期期租市场上各船型日租金水平没有变化。具体数据参见表2。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两届年会上,我分别阐述了“中国因素”在航运业中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在去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中国因素”将在国际海运市场长期发挥作用,而国际航运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与“中国因素”的共同成长。一年后,当我们再次回顾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时,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因素”仍然以其对市场的重要影响吸引着全球海运业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