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横沙八期工程由于吹填面积巨大,导致了吹填土质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差异性。为了研究超大围区内吹填土土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际吹填场地钻孔取样,进行土工颗分试验,分析了吹填管口横向和纵向吹填土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超大围区内吹填土泥面下约3.0 m深度范围内基本为粉砂,该深度以下则为细砂;距吹填管口150.0 m范围内主要为细砂,该范围以外主要为粉砂。分析结果可为吹填造陆过程中的管线布设和平整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东湾典型场地吹填土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辽东湾地区吹填土理论研究较少的现状开展野外勘察研究,初步查明辽东湾吹填土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概况,发现吹填物源、固结时间、场地渗透条件等影响因素差异使得该地区吹填土性质多样。选定2个典型场地,通过压缩固结试验、压汞分析、扫描电镜等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A、B两类型吹填土工程性质及微观结构特征,并结合埋深变化总结其固结规律。结果表明:A地吹填土不同埋深固结度不同,但其固结阶段相同;B地不同埋深吹填土固结度和固结阶段均不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海造陆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新近吹填土层和原有岸滩地基,其固结速率往往相差较大。采用通常布设排水板的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土层(或夹层)效果欠佳。通过加密浅层排水板结合深层排水板形成组合排水板,以改善不同地层的加固速率。本文以天津南港工业区港区航道、港池挖泥结合吹填造陆工程项目(造陆二区)地基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组合排水板对解决新近吹填土层(或夹层)效果欠佳问题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南港工业区港区航道挖泥结合吹填造陆工程为试验背景,采集吹填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对南港地区的吹填土流失率及相应控制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土颗粒粒径、泄水口挡板上过水厚度、吹入量、库容、流径等因素与流失率的相互关系,为今后规范编制和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珠海地区填海造地方法主要为围堰吹填淤泥后表层回填开山土石,但造陆以后表层填土成分不均匀,下卧淤泥层深厚,地基承载力低,不能直接利用,必须对其进行地基处理。论述4种地基处理方法在珠海沿海表层填土下卧深厚淤泥场地的应用,并采用载荷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其中3种处理方法均能使表层回填土达到设计的350 kPa荷载要求,为表层填土下卧深厚淤泥层场地地基处理的方法应用和处理效果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天津南港工业区几年来吹填造陆项目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分别从地基处理方法、吹填造陆交地标准、对后续项目的优化建议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力求总结出吹填造陆项目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从而可以对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设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天津港东疆港区吹填造陆工程实际分析了制约吹填造陆进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吹填造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调研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吹填工艺加快砂垫层铺设进度、褥垫层真空预压法、自密封真空预压法以及改进后的真空预压技术(取消砂垫层、将排水板与滤管直接相连、然后铺膜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比较适合天津港软土地基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吹填疏浚土造陆过程中,吹填管线的布置方式以及疏浚土的性质对吹填造陆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依托广州港南沙港三期疏浚吹填及地基处理工程II区工程,分析了疏浚土质的分布情况及性质,全程跟踪记录了疏浚吹填过程,并通过对比、统计等方法对吹填疏浚土造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粘性土最有利于陆域的形成,砂性土次之,淤泥质土最不利于形成陆域;合理地布设吹填管线、选择合适的吹填管口以及积极进行吹填管线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造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天津港东疆港区吹填造陆区域由于吹填土质强度低,土质力学性能差,需进行地基处理。工程实践表明,真空预压是较为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由于港区道路、管线带、绿化带等不同区域的使用标准不同,在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控制参数。另外,直排法是在工程建设中探索的新工艺,采用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单奕 《港工技术》2009,46(6):33-34
结合天津港东疆港区吹填造陆工程实践,通过对围海造陆各工序的分析,认为吹填和地基处理2道工序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针对超软粘土地基施工特点,提出新型塑料排水板打设装备的方案,该装备的开发对加快天津港吹填造陆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围海造地的吹泥场地基坑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台州东部新区启动吹填造陆场地基处理以及基坑工程的案例,分析吹泥场地地质条件、浅层和中厚层不同真空预压处理方案的加固效果及其对基坑支护的影响,进行基坑的稳定和总体造价分析,认为采用中厚层真空预压处理工艺,有利于基坑工程的支护和开挖,可减少工程总投资。因此,在围海造地期间改变传统造地观念,地基处理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从后续开发建设和工程整体性的角度考虑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宋俊强  唐研  李凌 《水运工程》2015,(7):179-183
对于新近吹填淤泥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常规浅层软基处理后表层形成的硬壳层承载力有限,还需吹填80~100 cm的粉砂作为满足后续机械插板施工的持力层。依托天津南港工业区港区航道、港池挖泥结合吹填造陆工程(B03路西侧造陆3区)软基处理工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3种浅层超软土加固处理新技术方案,并对3种方案进一步优化组合,在满足一定承载力的前提下,达到不吹填或少吹填粉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吹填造陆工程中存在混合土质,本文针对淤泥在地基处理时沉降大的问题,对吹填土临界粒径的土颗粒沉降速度、流径、泄水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斯托克斯定律得出临界颗粒值的理论沉降速度。将流径、泄水口流速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结合,设置排出临界粒径土颗粒的泄水口宽度。以薄壁堰为例,其他堰体可采用相应的流量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对临界条件的分析和计算,处理吹填施工和地基处理之间的矛盾,寻求流失量控制的合理薄壁堰参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金河 《中国水运》2014,(3):330-331,334
吹填施工多应用于沿海造地工程,吹填造陆是将一定比例的砂、浆泥和海水混合成浆体,并用吹管将其输送至制定区域,经过排水固结形成陆域的土地开发技术。文中根据厦门翔安南部大嶝南缘吹淤造地一期工程为例,探讨吹填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设计研发了可在吹填泥塘中勘探取样、监测作业的疏浚勘测平台,包括一系列取样、制样、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等装置。采取勘察取样、沉降监测、室内土工试验、模型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吹填土的物性指标法、分层总和法、一维有限应变法等计算方法,原位土沉降计算方法及软件计算系统,形成了吹填区吹填高程预测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将吹填高程预测系统应用于滨州港海港港区6#~8#泊位后方吹填区的吹填高程预测,结果表明,当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地基时,要达到3.5 m的交地高程,场地的吹填高程不应小于8.55 m。  相似文献   

16.
沿海地区一直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带,在近年间围海造陆技术在沿海地区应用广泛。本文以具体工程为研究对象,为吹填造陆、处理地基及围堤等工程环节设计了多个方案,结合每个方案的造价与时间进行对比,特别是在做吹填造陆设计时提出了在围堤合拢之前吹填砂的方案,减少了工期的同时为围堤合拢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为之后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固结试验,研究了低应力水平下吹填土的固结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出吹填土在e-σ’坐标系下存在着由超软土状态向一般软粘土状态固结转化的界点。在界点之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吹填超软土孔隙比沿不同曲线变化;在界点之后,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吹填超软土孔隙比沿土体所固有的压缩曲线变化。对比分析了吹填超软土和普通软土的固结变形量、压缩系数、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吹填土地基竖向变形压缩率难以准确预估的问题,依托大量天津地区大面积围海造陆地基处理工程,计算吹填及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沉降监测数据,求得相应的吹填土压缩率。将此数据与原位土的体积加权平均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根据原位土疏浚土级及4个主要关联物理力学参数预测吹填土压缩率的数学模型公式,有效预测了天津地区吹填土真空预压的体积压缩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天津南港某吹填造陆工程中的工程难题进行技术分析和施工方法总结,如海上施工充填袋、吹填黑砂等工序受海上风况等环境因素影响情况严重;吹填施工时,为确保后期地基处理后交地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吹填过程中需进行停吹,待吹填泥沉降后再吹填至施工标高。本工程中吹填施工关键技术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是海外丝绸之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吹填造陆是港口码头等建设的开路先锋,而吹填地基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必须经过处理方能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是建筑稳定和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企业曾在海外由于工程地质资料分析不彻底以致疏浚设备选型不当而延误回填工期、因地基处理控制标准与工程要求标准不同而不被咨工认可的问题,结合海外吹砂造陆及地基处理工程实例,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大型疏浚设备,探讨我国疏浚吹填设备的发展方向;对海外振冲法和强夯法处理砂性地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阐释工程中的国际标准,以求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