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扩展研究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量化表征界面再生融合速率、融合程度等参数,通过构建新-旧双层沥青试样模型,分别基于动态剪切试验(DSR)测试试样界面的再生流变特征,基于分子动力学系统(MS)模拟试样界面的再生机制和过程,同时验证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界面再生流变特征测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新添沥青标号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显著增大,再生融合速率明显提高;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逐渐增大,但再生融合速率呈指数递减;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高标号新添沥青的界面再生融合程度和界面再生融合速率均呈线性增大,而低标号新添沥青呈抛物线形增大;分子动力学系统模拟计算结果与动态剪切流变特征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关联性,表明选取的分子结构模型和计算参数合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和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车型导购     
《汽车知识》2009,(2):106-111
AUDI A5 车身尺寸:4625×1854×1372mm轴距:2751mm后备箱容积:440L油箱容积:65L Good:外观漂亮,尤其是傍晚,LED灯点亮之时;内饰做工精细,改良后的MMI操作更便利;发动机性能强劲,车辆操控性出色;在高档品牌中,4S店覆盖广泛,出行无忧。  相似文献   

3.
SMA混合料密度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如喜 《公路》2001,(4):21-24
通过对SMA混合料路面结构和室内试样结构的体积分析。提出用填隙法测试SMA混合料试样密度。根据4.75mm通过率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密度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方法对SMA混合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对如何使测定的室内试件体积与路面实际相一致,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轿车地毯不同宽度尺寸试样的热力塑性成形性能,试验发现轿车地毯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能具有尺寸效应。分析了轿车地毯材料的强度、塑性和断裂功等成形性能受尺寸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宽度为50mm的试样可以作为轿车地毯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的统一标准,能较稳定地反映轿车地毯的基本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沥青拌和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主要供应设备,燃烧系统的工作状态对拌和成品料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沥青拌和机燃烧系统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使用时容易被忽略的注意点,并根据使用经验提出了对故障进行排查工作的一些心得,总结得出沥青拌和机燃烧系统应该如何使用才是合理的应用。沥青拌和机燃烧系统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施工期,也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资金及能源。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建设中测定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一般的都在用溶剂抽提法,由于抽提法使用有毒的化学试剂(三氯乙烯)长时间使用对人体有伤害,还有它测试时间长,无法适应拌合站大批量连续生产和更快质量管理,对此使用燃烧法测定沥青含量可以满足以上要求,可靠地测定试验数据及时的调整。对此,对两种试验方法 (抽提法和燃烧法)在实用性与经济方法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华晨宝马×1     
《汽车与安全》2012,(4):55-55
上市时间:2012年3月3日 价格:28.2万-49.8万 长×宽×高(mm):4469×1798×1583 发动机:2.0 L150马力L4  相似文献   

8.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SCR试验,并对比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40℃保温2 min愈合的试样,在试验温度25℃、平行板间距5 mm时进行MSCR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比(S_(Jnr))可作为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为表征沥青结合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沥青含量燃烧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混合燃料烧烧过程的试验(研究),考察了骨料燃烧损失,燃烧设定温度,燃烧结束判别标准以及沥青含量测定的准确度等,定量给出了燃烧测定的一些控制系数。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2,(1):55-55
上市时间:2011年12月11日 价格:17.69万-30.09万 长×宽×高(mm):4805×1860×1458 发动机:2.0L147马力L4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12,(4):57-57
上市时间:2012年3月9日 价格:14.98万-19.98万 长×宽×高(mm):4860×1845×1485 发动机:2.0L 161马力L4 变速箱:4挡手自一体  相似文献   

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沥青混合料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施工,其粘弹特性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显著差异,本文从粘弹性理论的角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这种力学变形行为作进一步研究。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的板块切割成尺寸为40mm×40mm×80mm的棱柱体试件,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试验荷载分别采用0.1MPa和0.2MPa,试验温度为30℃、40℃和50℃。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柔量较高,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应变速率增长缓慢,具有更好的抗高温变形性能,即温拌沥青混合料拥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2,(4):56-56
上市时间:2012年3月8日 价格:18.78万-26.98万 长×宽×高(mm):4630×1815×1685 发动机:2.0L 150马力L4  相似文献   

14.
唐健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79-182,192
该文阐述了,针对道路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路面路用性能的要求,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所进行的研究。采用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13.2mm的试样,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抗滑及排水性能分别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远远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接着,重点分析了空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兼顾路面耐久性能的要求,综合探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沥青砂材料的黏弹性能受紫外光作用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紫外光照射法,分别对AS-16沥青砂试样进行0,4,8,12,16,24天的持续照射。基于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长的沥青砂试件蠕变试验的应变时间历程曲线,求得各沥青砂试件的黏弹性参数,并采用不同柔量值占总柔量值的比例,确定沥青砂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会加速沥青砂性能演变,且照射时间越长,沥青砂柔量值的弹性比例越大,沥青砂抵抗瞬时和永久变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而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研究的匮乏,研究采用Sasobit温拌改性剂和橡胶沥青制备沥青试样,通过测试得到不同Sasobit掺量橡胶沥青的粘温曲线,确定了Sasobit的合理掺量以及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和与击实温度的推荐范围,并通过试验验证了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降温效果与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向橡胶沥青中掺加Sasobit温拌剂可以降低其粘度,从而降低了混合料室内拌和与击实温度;掺加3%(沥青质量%)Sa-sobit温拌剂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击实温度降低了约18℃左右;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良,低温性能与水稳定性均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不同加工温度、不同反应发育时间、不同搅拌速度制备的橡胶沥青进行粘度及常规性能测试研究,确定橡胶沥青的合理加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张博  张聪聪  杨龙飞  刘亚敏 《公路》2023,(10):106-110
由于细粒式多孔沥青混合料在排水、降噪、抗滑等路面功能性方面有着卓越的优势,且在我国的标准筛孔直径4.75 mm~9.5 mm之间缺少更细的划分,因此通过增加7.5 mm筛孔来设计不同空隙率下的新型细粒式多孔沥青混合料PAC-7的级配,并将其与PAC-5、PAC-10进行路用性能的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PAC-7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合理,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且随着空隙率的增大,PAC-7的高温稳定性、渗水性能越强,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越差。3种细粒式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随着其公称最大粒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当空隙率一致时,细粒式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越大,其高温稳定性、渗水性能越好,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12,(7):60-60
上市时间:2012年6月14日 价格:25.18万-34.98万长×宽×高(mm):4799×1855×1417 发动机:1.8T161马力L4 变速箱:7挡双离合 前悬挂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后悬挂类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安全配置:前排安全气囊、安全带未系提示、车身稳定控制、ABS,EBD,CBC,EBA,BAS/、牵引力控制、自动驻车/上坡辅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在逐年增加。隧道内传统路面表现出一定的弊端,隧道空间较封闭,用沥青混凝土也有潜在的风险。现采用不同的阻燃剂制备阻燃沥青,通过氧指数试验、直接燃烧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方法,分析不同的复掺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阻燃剂有良好的阻燃效果,最佳掺量为6%,掺入阻燃剂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所提高,低温性能有所改善,水稳定性有所降低,减少了燃烧时间,燃烧后的残留动稳定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即复掺阻燃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