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病害情况,分析了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三维运动监测、深度监测及数量增速监测,探讨了衬砌裂缝的发展运动趋势,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裂缝在公路运营隧道衬砌结构中普遍存在,其稳定与否直接关乎隧道的运营安全,而通过监测手段分析预测裂缝的发展态势是一种最为直观和有效的手段。文章针对目前衬砌裂缝监测成果偏少这一现状,依托某二级公路隧道工程,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从裂缝类型、所处位置及围岩级别、裂缝的几何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衬砌裂缝的分布规律;采用光栅光线传感器对选取的12条典型衬砌裂缝进行了为期2年的监测工作,监测成果表明衬砌裂缝发展规律可大致分为平稳型、周期性变化型、增长型及闭合型4种,且从裂缝几何特征参数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多数裂缝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可控状态,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从勘查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3个环节对隧道衬砌裂缝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隧道衬砌裂缝预防措施;对衬砌裂缝的治理,建议采用"先监测、后分类、再选择治理措施"的治理理念。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类似隧道工程衬砌裂缝评估及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圆梁山隧道衬砌裂缝及渗漏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着重介绍了圆梁山隧道衬砌裂缝及渗漏水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干裂缝和渗水裂缝分别采用的材料、方法、工艺和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衬砌裂缝及渗漏水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处治实例,介绍了隧道二次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衬砌裂缝处治方案及施工工艺,并阐述了隧道衬砌裂缝处治技术在公路隧道病害处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隧道病害检测中衬砌裂缝的检测十分重要。基于目前我国隧道衬砌裂缝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精度差、易漏记等情况,文章对采用线阵相机的隧道衬砌图像采集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试验条件下的线扫描成像检测基本原理,其次对试验设备及系统集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备选型,最后在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完成了隧道衬砌模型的图像数据采集。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采集方法能够应用于隧道衬砌裂缝图像的采集,为真实隧道环境下基于线阵相机的隧道衬砌图像采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纵向裂缝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建隧道普遍存在衬砌开裂现象,裂缝的存在会降低隧道衬砌的承载能力.文章为研究带裂缝隧道衬砌的力学性能,提出了塑性地压、松弛土压、偏压等三种受力裂缝数值模拟的荷载施加模式;分析了几种常见裂缝模型的原理及适用性,并且基于钢筋混凝土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理论,利用分布裂缝模型进行不同荷载模式下隧道二次衬砌开裂至破坏的全过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加载方式下裂缝的发展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判断及二次衬砌加固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向莆铁路线七座完整基岩隧道二次衬砌环向裂缝的统计,对隧道衬砌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大小程度,以及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对衬砌裂缝的控制途径,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衬砌开裂隧道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隧道衬砌开裂将影响隧道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文章主要分析了铁路隧道开裂状况及原因,对裂缝宽度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级,利用断裂力学的方法研究了衬砌开裂隧道的稳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在连拱隧道衬砌裂缝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至安塞高速公路墩山连拱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衬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渗漏水等病害,通过对衬砌裂缝特征、产生原因的分析,并根据裂缝的开裂程度与发展规律,采用碳纤维布对隧道衬砌裂缝进行了局部修复和整体加固补强。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碳纤维加固模拟和监测表明:衬砌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支护受力处于安全状态,围岩稳定,碳纤维布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某运营公路隧道的衬砌和路面状况、衬砌厚度与其背后回填状况、衬砌混凝土强度、隧道净空断面、风道吊杆和吊顶板、隧道路面横坡及抗滑性能等的调查与检测,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下行隧道病害严重,已达到“2A”级,需要尽早对隧道衬砌背后的空洞、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水等问题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文章介绍了该隧道安全评估的检测项目、方法及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