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中国地铁、轻轨、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广泛使用,轨道交通安全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和应对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也成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决策者来说,任何轨道交通安全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取决于对轨道交通安全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因此,轨道交通安全信息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司机的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采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了包含22个项目的轨道交通司机安全性评价问卷,构建了包含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倾向和职业心理素质4个因素的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依据轨道交通司机安全性评价模型,制定了轨道交通司机准入标准体系、构建了轨道交通司机管理闭环并开发了轨道交通司机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中心地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中心区外围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轨道交通对机场的服务、地铁车辆段布局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了东京、伦敦、巴黎、纽约四个国外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特征,并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提出北京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国家轨道交通行业规范的指导下,常州轨道交通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技术,建立了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经营、运营和管理的机制。介绍了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建立的过程,结合轨道交通业务分布和管理特点,分析了常州轨道公司标准化工作的机构设置、标准制/修订、标准实施、检查、评价和改进等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武汉轨道交通前期研究从1984年开始,2000年10月,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武汉轨道交通建设正式开启。2007年,在原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经政府授权负责武汉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土地储备、物业开发、资源经营和融资,拉开了武汉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区域轨道交通范畴内,依据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分类,将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分为"区域城际主轴系统"和"大城市城际通勤系统"两大类,揭示了城际轨道交通的概念内涵;以速度目标值选择时应考虑的基本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宏观速度目标值分层选择的建议;给出了全国各区域应有序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票价、资本金、建设规模是轨道交通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轨道交通票价实质是政府与乘客之间如何分担轨道交通全成本的比例问题。深入分析北京、深圳轨道交通全成本票价的构成,提出了确定轨道交通票价的可行原则。轨道交通资本金制度与其他市场化行业存在本质区别,地方政府应该明晰自己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承担的真实资金压力。要根据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水平合理确定近期建设规模,综合考虑建设资金、还本付息资金的压力,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重庆市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新型轨道交通模式,以期增强大都市区对外交通集聚辐射能力,加强市郊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通道。针对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适应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发展的运营及调度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协同运输组织相关问题,为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衔接贯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系统在城市交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可能会影响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为了剖析我国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现状,本文逐层梳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对比了国家和地方对轨道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管理机构与响应主体,通过分析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实例,总结了当前轨道交通系统比较发达的几个城市的应急响应机制,以香港地铁应急管理为借鉴,对当前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欧阳杰  王绍芸 《综合运输》2024,(4):39-44+111
随着机场对外轨道交通与机场内部捷运系统的应用推广,二者在机场的衔接布局不合理、运营管理分割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不同技术制式的机场轨道交通方式亟待由各自独立建设运营的局面逐渐向轨道交通协同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其衔接模式及设施布局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分析机场轨道交通与旅客捷运系统协同衔接布局的应用实践、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各类机场轨道交通特性和场站布局差异,归纳了4种机场轨道交通与捷运系统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建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伦敦新建轨道交通系统——Tramlink的线路、车辆、运营管理、客流及特点等内容。作为地铁系统的补充,Tramlink在伦敦公共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轨道交通现有手工票务管理系统的弊端和采用电子化票务管理系统的优势。在多年票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全新电子化票务管理系统,具有帐务管理(包括票务实收、票务应收和银行资金)、票卡和发票管理(车票的库存、调拨、回收和发票的领用、缴销、调拨等管理)与报表管理(营收、票卡、客流报表和车站级、线路级和运营公司级的报表)3大...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对其给排水和消防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特殊的要求。以上海市轨道交通8、10、12号线三线共用的控制中心为实例,重点介绍了其消防设计方案,并简要阐述了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构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has been viewed as a prominent policy instrument for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o what extent the theorised changes in land and housing values arising from rail transit access can be substantiated by evidence in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 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that analysed the impacts of rail transit access on land and housing values in China. We review empirical analyses in 67 studies from 1997 to 2018 for which we encode quantitative results along with a range of theoretically combinations of spatially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data and methodological-desig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size estimates of effects of rail transit access across studies. Such vari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rail project types, data and methodological designs. Our study provides the insights on what has already been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known on evaluating real estate consequences of rail transit improve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Extensive work exists on regular rail network planning. However, few studies exist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ing-radial rail transit systems. With more ring transit lines being planned and built in Asia,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a detailed study on ring transit lines is timely. An analytical model to find the optimal number of radial lines in a city for any demand distribution is first introduced. Secondly, passenger route choice for different rail networks is analyzed, for a many-to-many Origin-Destination (OD) demand distribution, based on a total travel time cost per passenger basis. The routes considered are: (1) radial lines only; (2) ring line only or radial lines and ring line combined; or (3) direct access to a destination without using the rail system. Mathematica and Matlab are used to code the route choice model. A cost-benefit optimization model to identify the feasibility and optimality of a ring line is proposed. Unlike simulations and agent-based models, this model is shown to be easily transferable to many ring-radial transit networks. The City of Calgary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each model. The existing urban rail network and trip distribution ar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judging the feasibility and optimal location of the ring line. This study shows the potential net benefit of introducing a ring line by assessing changes in passengers’ costs. The changes in passenger cost parameters, such as ride cost and access cost, are shown to greatly influence the feasibility of a ring line.  相似文献   

16.
围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施工工序,对地下车站的施工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通过研究其中潜在的风险发生机理,将有助于建立轨道交通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减少并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施工中的风险事故。  相似文献   

17.
Using hedonic price functions,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ccess to public railway stations on the prices of surrounding condominiums in Hamburg, Germany. The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rail infrastructure on residential property prices, not only of individual lines, but for the entire rail network of a metropolitan region. We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 coefficients for different sets of control variables. The study also estimates public-transit-induced increases in tax revenues due to real estate price increases for a study area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We control for spatial dependence and numerous variables correlated with the proximity of railway stations and show that access to the public transit system of the city of Hamburg is to be rated with price increases of up to 4.6%. Such premiums for higher-income neighbourhoods and for subterranean stations tend to be higher. The premiums calculated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average price premiums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were mostly based on much fewer variables that rail access might be correlated to.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轨道交通ATS系统特性的基础上,选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框架和逻辑控制框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对ATS仿真系统的时间控制和对象控制进行明确定义,克服传统仿真控制逻辑发散于描述模型过程代码中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ATS仿真系统运行框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为ATS仿真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生产组织工作实际,针对轨道交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源,对其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风险源分析、能力评估、组织架构及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出能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应急处置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把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力求轨道交通系统在大客流下做到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供需匹配,需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瓶颈进行有效识别和疏解。本文借鉴交通渗流理论,提出了限制网络整体服务水平和连通效能的动态服务瓶颈的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特性、客流特性和服务特性。其中针对区间服务水平状态,该方法提出了定量评定的复合指标模型。以成都地铁线网为案例,基于实际客流运营数据,构建动态网络,识别服务瓶颈,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