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积极推进以AIS二进制电文(电文6、电文8)为基础的AIS适用C的应用。为推进我国AIS二进制电文的应用,文中提出了AIS二进制电文中文显示系统的结构方案和设计流程并进行了AIS二进制电文显示技术的研发,最终实现了二进制电文的中文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2.
AIS电文解析是目前海上船舶监管信息系统获取船舶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设计串口模块、显示模块和AIS电文解码模块实现了AIS船舶信息编码的接收、解析和显示,从而支持各种应用船舶信息的业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海上安全信息(MSI)的播发与标绘,本文在研究最新的AIS国际标准和导则基础上,使用二进制专用适用电文(ASM)对气象与水文、泊位和区域通告等信息进行编码,通过AIS基站网络系统播发,在船端ECS/ECDIS系统实现接收与标绘,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文播发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为减少VTS语音通信、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信息交换的可靠性、和实现E-航海战略框架基于AIS网络的信息传输提供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AIS VDL(VHF数据链路)监测中,为了解决AIS信息符合性问题,提出了AIS船台静态信息标准符合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基于AIS船台电文数据和船舶数据库信息,应用Spark、Hadoop大数据处理平台,对船舶的MMSI、船名、呼号、IMO号、类型、尺寸、转发指示符等的标准符合度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智能识别异常AIS船台,为海事监管部门提供精确可靠的船舶识别信息。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发展卫星AIS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船舶远距离跟踪探测的需求的不断增强,卫星AIS探测技术应运而生;但是人们对其态度不一,一些国家在积极地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一些国家认为卫星AIS和在建的LRIT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文中介绍了卫星AIS探测的概念,从数据内容、时间间隔、数据可靠性等方面分析了卫星AIS和LRIT系统的不同,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卫星AIS技术可遵循的技术路线,最后分析了发展该技术对我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近海作业的人员考勤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AIS网络的海上作业人员的考勤系统,并设计了电文的应用属性;确定了电文ID与IAI码;明确了播发与接收解析响应流程;进行相应的电文播发与接收解析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人员安全考勤专用AIS电文传输的有效性与可用性。本文可为将来海上人员考勤管理做好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AIS航标在长江下游航道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峰 《中国水运》2012,(6):40-41
本文介绍了AIS的基本概念,阐述了AIS航标的原理、电文结构和种类,并结合长江下游航道特点,探讨了AIS航标在长江航道的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AIS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实时监控航标动态信息,同时显示给航海者及海事管理者,这必将对航海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也是E-航海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文主要介绍了AIS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目前发展的现状、技术优点、功能,探讨了AIS航标遥测遥控电文标准建议,以及AIS应用航标遥测遥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海上及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各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急剧增加,海上运输船只的体积与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保障船舶的运行安全及效率是现代航运业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成为大型运输船舶必要电子装备,保障了各船舶之间的信息有效识别。本文研究现有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重点分析AIS电文信息解析及AIS信息处理系统,提出基于AIS系统的网络安全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于盈  孙亚龙 《中国水运》2014,(9):182-183
基于航海保障领域对中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和AIS航标应用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了符合IEC62320-2标准要求的AIS航标终端设备,该设备基于北斗二代定位系统,具有标准I型AIS航标所有功能。该设备由北斗二代导航定位(兼容GPS导航定位)模块和AIS通信收发机组成,能够自动在AIS信道上发送符合ITU-R M.1371标准协议规定的21号AIS航标电文。基站接收后,能够发送到系统中心利用相应软件系统进行显示,其他船舶接收后能够直接在ECS和AIS显示终端上进行显示,可在雾天和夜间能见度不良情况下为船舶导航,可有效提高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国际航标协会关于AIS基础数据服务的内容,AIS岸基数据服务网络架构及各个组件和AIS基础数据的交互模型与典型组网模型,结合目前我国AIS岸台组网以及相关数据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AIS数据网络架构,引入AIS基础服务数据体系,规划AIS网络数据传输与使用机制的三点关于我国AIS升级应用服务的建议,为今后建设完善我国的AIS数据服务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AIS系统不但能够提供与船舶数据相关的静态信息,而且还能提供与船舶航行相关的动态信息,为了利用AIS的优势,本文将AIS技术与船舶导航技术进行集成,给出一种基于AIS数据处理技术的船舶综合导航系统设计。实现结果表明,AIS提供的数据能够有效帮助导航系统进行航线的规划,减少船舶避碰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船舶的日常营运中,雷达系统和AIS系统是船舶导航、通信和目标探测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雷达和AIS系统的运行会产生海量的船舶数据,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船舶雷达和AIS系统的数据特点,利用web客户端的Web GL技术进行了船舶雷达和AIS大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将船舶雷达与AIS大数据以动态Web海图的形式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AIS航标在纸质海图、ECDIS等媒介上显示符号各不相同,严重影响其使用。本世纪初,IMO决定将制定AIS航标新符号提上议事日程,责成MSC下辖的NAV分委会负责,制定一套简单直观的AIS航标标识符。文中通过对AIS航标标识符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提案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关设计原则和一套适用于纸质海图和电子海图的AIS航标标识符,并分析其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强制使用,海事系统及船公司为了对船舶监控,将接收大量的船舶AIS信息。为了存储海量的船舶AIS信息而又确保数据的质量和降低存储成本,就要对AIS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论文结合AIS数据的特点和实际航迹研究的需要,在Douglas-Peucker算法的基础上,将此法结合船舶运动轨迹数据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从而提出了动态D-P压缩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保持较低失真度的情况下,对AIS提供的船舶运动轨迹数据进行有效快速的压缩,对船舶航迹再现、回放等研究和应用起到了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电信联盟(IT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组织牵头研发的以现代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几乎安装在所有在籍的船舶上,AIS数据在船舶的定位、动态轨迹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用于AIS数据轨迹插值的方法存在平滑性能较差、精度无法统一等缺点,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及学习速度极高的优势,提出一种用于AIS数据插值的L-GRNN算法。仿真研究和实船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平滑性能较好,与传统的AIS数据插值方法相比,同时具备精度、平滑性能,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IS系统的构成及信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键 《中国水运》2010,(10):91-92
文中对AIS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组成部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的分析了AIS数据信息的内容,格式和解码,对解码流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例对AIS信息的解析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IMO新规中VDR?必须记录AIS数据的要求以及AIS输出语句NEMA-0183格式协议的内容。根据AIS传输语句的特点,阐述新规实施的意义,并对这些AIS语句从硬件和软件层面的传输进行研究分析,为其他标准接口的设备接入VDR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中国水运》2010,334(8):36-37
对南京到浏河AIS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组成部分进行了简单介绍,详细分析了AIS数据信息的内容、格式,通过对AIS数据信息的解析过程进行分析,对分离的数据与现代通信技术相融合,按照海事安全监管的职能进行软件的二次系统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AIS在应用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性能和功能上的不足,AIS标准制定组织、管理当局和科研机构均致力于对该技术的发展完善,以满足实际需求。文章分析了AIS性能瓶颈,介绍了近年来AIS技术的发展进程,描述了未来AIS换代方案的可能走向,并为我国的应对策略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