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作为港口的集疏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与港口作业效率密切相关。鉴于董家口港区详规刚刚起步,为统筹优化港口布局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废弃工程,并为港口及临港工业区发展留有余地,特开展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规划研究。研究结论:董家口港区内部可考虑设置港湾站、港前站、物流中心站,其中港湾站至港前站是疏港的主要通路。外部通路可选择青连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由于这两条铁路均为拟建项目,外部集疏运通路选择与两条线建设时机密切相关。若两线同时建设,可考虑首选青连铁路,再视港口和临港产业区发展情况,适时考虑与山西中南部铁路联通。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的建设开辟了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新通道,形成一条铁路"大陆桥",将对区域国际货物运输带来巨大的影响。结合马来西亚铁路网规划,在阐述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现状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巴生港、关丹港港口吞吐量现状,对巴生港、关丹港的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陆桥"运量预测,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白音华至锦州港铁路通道包括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连接白音华矿区和锦州港煤炭码头,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下水通道,同时为沿线电厂用煤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径路。既有白锦铁路通道线路为单线,线路运输能力较小,不能满足通道预测运量的运输需求,需要进行扩能改造。白锦铁路通道为中电投企业投资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方案需要逐步实施,投资需要逐步完成。研究结论:通过对白锦铁路通道采用不同车型和单双线等不同扩能方案的比较,确定白锦铁路通道采用分期分段逐步的扩能方案。白音华至赤峰段采用逐步复线扩能改造方案,赤峰至锦州港段采用单线扩能方案,同时与白音华至赤峰段复线同期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至1 050 m。全线的扩能改造采用分段、分期实施,分年度投资呈线型,比较适合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4.
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港口铁路集疏运发展不足的实际,在分析港口铁路集疏运优势基础上,从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与港口规划相协调、港区铁路与港前铁路运能相协调两方面阐述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方法,提出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管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岛港董家口港作为青岛港重点发展的新港区,疏港大宗物资上亿吨,青连铁路是董家口港疏港铁路通道,其运输能力不足导致董家口港难以完既定的"公转铁"目标任务。为满足疏港货物运输需求,对青岛港现状货物吞吐量、各港区发展规划和定位、青连铁路及后方通路客货运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既有铁路(青连)难以适应港口货物增长,青连铁路技术标准较低,地方发展建设高标准铁路需求强烈。故提出沿青连通道扩能方案和不沿青连通道直接修建货线方案,经比选,最终推荐初期利用青连铁路满足"公转铁"运输,远期沿青连通道建设客运专线方案。  相似文献   

6.
达圣铁路作为几内亚圣图矿区开采运输的配套工程,是几内亚铝土矿出口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铁路"走出去"的重大实践。在阐述几内亚达圣铁路概况的基础上,提出装卸设施配置布局思路,并就装车设备选型与装车站设施配置布局方案、卸车与卸车站设施配置布局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据此确定达比隆港站设施配置布局的最佳方案。合理确定达圣铁路装卸设施配置布局方案,可以改善几内亚铝土矿的运输环境,提升几内亚铝土矿的运输效率,为带动几内亚铝土矿出口,促进几内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响应节约能源、防止污染政策要求,满足北海、沾化工业园区货物运输的需要,采用"铁路+管带"的方式取代原公路运输煤炭方式,依托在建滨港铁路,在东风港站新建卸煤场,开展卸煤场平面布置方案的研究。在阐述东风港站卸煤场概况的基础上,结合东风港站卸煤场的运量预测,对卸煤机械设备进行选型,通过管带运输方式与装卸机械有机结合,提出东风港站卸煤场翻车机尽端式布置方案、翻车机环线布置方案2个平面布置方案。最后,从运输组织及作业效率、集约土地、装卸机械、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比选,采用翻车机尽端式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左琼  宗岩  魏然  徐萍 《铁道货运》2013,(5):21-26
青岛港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由青岛港内部铁路系统、港联线系统、港前站黄岛站系统和青岛港的后方铁路通道系统构成。在对青岛港集疏运量和货源货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青岛港铁路集疏运能力的适应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对港前站黄岛站和后方铁路通道提出能力强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近年来蒙东地区煤炭产量及外运量逐年攀升,除供往东三省外,经港口下海供往南方的煤炭增长迅猛。与此同时,服务蒙东煤运的多个铁路项目陆续开展前期或开工建设,将形成多条下海铁路通路。为此,有必要针对煤源、下海港及运输径路,统筹研究蒙东地区煤炭下海需求及铁路通道的合理布局。研究结论:(1)蒙东地区煤炭下海合理运距应在600~800 km;(2)规划年度形成以白音华、巴其北、五间房、巴彦宝力格等煤田为主要煤源,以锦州、曹妃甸、绥中为主下海港,以白音华—大板—锦州、锡林浩特—曹妃甸、锡赤—赤绥、巴彦乌拉—新邱—阜新—义县—锦州四条组成的煤炭下海铁路通路运输体系;(3)为蒙东煤炭下海运输提供条件完备、能力大且极具弹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铁路集装箱港站是海铁联运的衔接点,是为港口集疏运服务的,它的建设能够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针对漳州招银港的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从港口的集疏运交通条件出发,在分析了港站与码头能力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铁路集装箱港站的港口车站和铁路装卸线的布置作了深入探讨,并对港站的运作模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