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利用行业内主流的大数据技术搭建新能源大数据平台,重点对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大数据进行算法研究、建模分析。分别从故障远程在线诊断、车联网大数据指标分析、车联网大数据算法模型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故障、驾驶行为、充电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新能源汽车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车辆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端、运行端以及服务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产品质量监管成效低、运行安全管控不精准、公共服务管理不全面。这些问题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的痛点。在汽车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为核心,推动新能源汽车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的发展,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高效应用、消除消费者安全焦虑、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支撑和保障。为了较为全面地综述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从新能源汽车质量测评和溯源技术、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管控和充电服务技术、新能源汽车行为分析辨识和碳核算技术3方面详细论述新能源汽车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运行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运行管控-服务管理”技术体系,最后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在产品质量监管、运行安全管控以及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以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质量监测-运行管控-服务管理”技术进行展望。该综述可为新能源汽车管理与服务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借鉴,也可为未来该领域技术的发展方向提...  相似文献   

3.
樊凯  杨丽杰 《时代汽车》2023,(11):144-146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设备的更新,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关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深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能源也逐渐成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其中的代表,与传统的汽车类型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环保性上,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组成,关系到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加强对该系统的诊断和维护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整个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目前世界上5种新能源汽车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指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问题,建议政府应大力扶持,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行业和国际间合作,使新能源技术发展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政策变化、底层技术进步正推动着巨大的行业变革。二手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等赛道都成为资本的押注方向。据高临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乘用车行业仍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国内投融资事件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二手车、无人驾驶、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租赁及网约车领域。就新能源汽车领域而言,行业补助退坡阵痛期明显,行业正经历着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相似文献   

6.
<正>乘用车行业在过去几年随着政策暖风频吹、底层技术进步正进行着巨大的行业变革。二手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等赛道都成为资本的押注方向。高临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乘用车行业仍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国内投融资事件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二手车、无人驾驶、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租赁及网约车领域。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动向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然后按照不同的依据对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现有的部分运行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与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面对行业发展和社会新能源汽车需求短缺问题,有必要改进车辆工程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理念和车辆工程人才体系建设方案,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改进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培养方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多方位考核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迈向新的时代,即无人驾驶时代。充电也是无人驾驶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没有人操纵下独立运行,那么,原有车辆的充电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带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变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现有的主要充电方式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无人驾驶汽车适应性及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企业需按要求采集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并上传至国家监测平台.海量新能源监控数据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可用于分析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安全预警、基础设施管理等内容,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污染及石油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于如何在降低排放量的同时,提升汽车使用性能。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构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强的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并加快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处于健康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应用及发展,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刘勇 《驾驶园》2013,(3):42-49
行业专家在总结"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三年"时指出,从"二十五城千辆"工程实施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首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运营规模居世界之首;其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形成了纯电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增程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打开眼界     
事出有因:全球新能源车的大聚会,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第九届必比登挑战赛于上海举办,80多台采用世界领先技术的车辆参加了在上海郊区汽车会展中心周围道路上举行的新能源车辆挑战赛。必比登挑战赛由米其林公司联手众多汽车厂商、能源供应商、技术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及行业权威共同举  相似文献   

14.
数据在加密过程中会生成相应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在电子元器件研究和制造方 面,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通过阐述数据加密 的重要性,对数据加密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汽车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新能源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柴油车的发展面临巨大危机,非限购的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车占比增长较快。路权是新能源物流车的核心,新能源物流车获得优势路权,促进行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现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多地适用于商用车在城市间长途行驶,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乘用车,实现城市内短途代步。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并行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前的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市场需求。尤其是在汽车更新换代较快的今天,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产生的差异除了两者的动力供给方式上,也存在在汽车的内部构造上。目前在传统汽车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汽车维修业存在诸多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临之际,如何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迎来新能源时代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值得思考。因此,文章将对新能源汽车时代下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难题以及如何取得发展上的新突破提出思考以及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产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培育了多家骨干企业,取得了一定先发优势,但仍处于爬坡迈坎、滚石上山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汽车行业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预计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将会出现大规模的优胜劣汰。本文通过梳理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政策,包括投资准入政策、财税政策及新出台的氢能政策等,进而总结行业发展方向,为行业企业、检测机构等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14,(45):16-23
<正>第十二届"米其林必比登挑战赛"本月将在成都举行当下,城市交通拥堵和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使得政府、行业及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和绿色交通的期待与日俱增。然而,要真正落实可持续交通的发展,依然面临政策、产业、基础设施乃至公众认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正是抱着整合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力量与资源,探索并打造一个更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历史发展的回顾及现状总结,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机遇及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1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在快速提升,在乘用车销售市场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升高,这必将带动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有以下3个特点。(1)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正在日趋完善,朝着品牌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保养、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