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朗肯循环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中活塞式单阀膨胀机结构特点,建立了其工作过程仿真模型。4种工况下膨胀机缸压试验数据表明,模拟指示功率误差在0.99%~10%,工质水质量流量误差均在3%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在进口压力5 MPa,进口温度520℃,转速1 950 r/min工况下,针对进排气结构参数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了膨胀机指示功率、循环质量流量及绝热效率随进气顶杆高度和排气口高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排气废热温差发电对于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而提高输出功率是温差发电装置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论述了包括废热通道内部结构在内的诸多设计因素对废热温差发电装置输出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废热通道.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和红外热成像试验,对该废热通道结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采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台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比分析了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时,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热效率、效率和单位工质能量输出密度。结果表明,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时上述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采用纯工质R245fa。最后,构建了天然气发动机-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分析了联合系统的热效率。结果表明,加装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后,发动机热效率最大可提高7%。  相似文献   

4.
利用设计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某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排气能量,通过台架试验,获得了变工况下柴油机排气余热能分布特性。分析了有机工质蒸发压力、过热度以及柴油机工况变化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系统净输出功率和热效率为优化目标,确定了适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最佳蒸发压力。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工质蒸发压力为1.8 MPa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可以达到12.69kW,热效率可以达到11.19%;将有机工质加热至过热状态并不能明显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路交通主力军——汽车发动机的尾气余热白白浪费的现象,拟研究开发一套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存储与利用系统.利用设计的双循环特殊蓄能器对汽车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管道壁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将其转化为液压能储存在恒压蓄能器中,并设计一套与之相配的液压传动回路,利用回收的液压能作为车辆起动和制动的动力源.系统...  相似文献   

6.
工质的合理选择对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某6缸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余热能的分布特性,提出有机工质初选条件,进而对满足条件的8种有机工质进行柴油机排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8种有机工质的蒸发压力范围内,R420A的系统热效率最大,为6.83%;在柴油机变工况下,R420A的系统总净输出功率、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和系统平均净输出功率均高于其他工质,分别为306.81 kW,9.769 kW和2.005 kW;采用R420A的系统初期投资成本较少,仅次于R417A和R437A,但其单位能量产出成本(LEC)最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8种循环工质在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中的热力过程,从系统性能、可靠性、环保等角度综合考虑,验证了R245fa用于ORC循环工质的优势.以康明斯某重型车用发动机为应用目标,设计了一套余热回收发电系统,通过回收增压空气、尾管废气、发动机废气的热量,用于发电.经过计算,该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为10.4%.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柴油机的工作效率通常在40%左右,相比其他驱动方式还算是比较高效。燃料中储存的能量有近60%的部分通常以冷却水和废气的废热以及摩擦功损失的形式被浪费掉。其实,这些尾气中的大部分能量是可以回收并加以利用的。尤其在现如今,燃油价格日  相似文献   

9.
针对沥青搅拌站除尘器余热再利用,以热泵技术与原理为基础,提出了采用溴化锂为工质,以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两种方式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搅拌站余热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简单分析了目前汽车余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介绍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特征,展示了各种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对余热制冷技术和余热发电技术的系统参数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两种技术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推动余热利用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简单分析了目前汽车余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介绍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特征,展示了各种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别对余热制冷技术和余热发电技术的系统参数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两种技术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推动余热利用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排气热量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排气热量测量方法,即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WD615柴油机排气热量,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有限时,采用直接测量法可以得到相对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客车排气系统在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正确地设计安装排气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可变膨胀比往复活塞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柴油机尾气余热利用的影响程度,基于某6缸增压柴油机构建GT-power仿真模型,在13工况下仿真并分析有机工质蒸发压力、膨胀比等与余热回收系统膨胀机效率和当量回收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膨胀比一定时,膨胀机输出的功率、效率及当量回收效率随蒸发压力的上升而提升;蒸发压力一定时,,膨胀机效率和当量回收效率随膨胀比上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的蒸发压力和膨胀比匹配可充分发挥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潜力。  相似文献   

15.
1前言采用催化转化器治理摩托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国家推荐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更多地了解摩托车用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性能,在50 mL二冲程轻便摩托车上,对催化转化器的有关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及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MPC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与排气总管直径的关系,提出了MPC系统排气总管最优设计的思想,可供MPC系统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渣土作为城市道路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清峰  王东权  姜晨光  邵鹏  王伟 《公路》2006,(11):157-160
通过建筑渣土作为城市道路填料的室内试验研究,提出建筑渣土作为道路填料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渣土经过简单技术处理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性,可以直接或改性后作为城市道路填料。  相似文献   

18.
桥梁结构的种类和形式多样,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桥梁施工中需投入大量的大临结构和施工设备。桥梁施工企业研究大临结构和设备的标准化、定型化设计,是企业对设备资源配置的再优化,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低施工成本的需要。介绍几种大临结构定型化设计与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企业大临结构和设备的标准化设计的一些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在试验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预测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与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即传热因子j(柯尔朋数)和摩擦因子f(范宁摩擦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在常规工况范围内基本吻合。同时,也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了Y. J. Chang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利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散热器结构参数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进散热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用液化天然气(LNG)瓶排气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分析LNG瓶排气时间及规律,提出手动和自动两种排气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