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排放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粒粒径分析仪进行测试,以研究不同理化特性的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大部分在1μm以下,以粒径50nm为分界,基本可以分为核态和积聚态两种。测试中微粒粒数浓度随着稀释比的增加而加大,同时微粒分布趋向核态。与转速相比,负荷变化对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较大,随着负荷的增大,核态PM所占比例减小。与欧Ⅲ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燃料核态微粒较多,积聚态微粒较少。天然气合成柴油燃料的核态和积聚态微粒浓度均低于欧Ⅲ柴油燃料,但其积聚态微粒浓度高于生物柴油燃料。 相似文献
3.
测量条件对柴油机排放PM尺寸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测量条件对柴油机PM尺寸与浓度分布测量的影响,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用SMPS测量装置测量了不同运转条件下柴油机PM排放,试验中采用不同的稀释比、稀释空气温度、取样点位置等,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柴油机PM排放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稀释比增加,PM尺寸趋向于累积模式分布或粗粒子模式分布,其浓度趋于降低;随着稀释空气温度的升高,PM质量和数量也相应降低,低负荷时PM峰值浓度移向细小颗粒的碳核模式区域;取样点位置远离排气出口,PM浓度逐渐减小,累积模式尺寸的PM数增多。 相似文献
4.
5.
按使用工况改善重型柴油机经济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型柴油机运行工况进行了分区,并分析了 CA6DL 系列柴油机常用工况.以 CA6DL2-35型柴油机为例,探讨了按使用工况改善重型柴油机经济性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于1600r/min的中高转速区域内,改进后CA6DL2-35型柴油机较对比柴油机油耗降低0~2g/(kW.h);在1200~1600r/min的中低转速区域内,较对比柴油机油耗降低0~4g/(kW.h);在800-1000r/min的区域内,较对比柴油机油耗高0-5g/(kW.h). 相似文献
6.
以某带有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和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直列6缸重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研究了EGR率对其燃油消耗率、NOx和烟度等排放参数的影响,同时还着重研究了EGR耦合喷射压力和喷射定时参数调整及EGR冷却温度对以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EGR能有效改善柴油机NOx排放水平,但会导致经济性下降、碳烟排放增加,也会给HC和CO排放带来负面影响;EGR耦合喷射参数的折中策略改善了消光烟度和(NOx+HC)的排放,同时降低了燃油消耗以及PM和CO的排放;降低EGR温度可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MOUDI采样装置的186FA柴油机微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孔沉积式碰撞采集器(MOUDI)进行了非道路用186FA柴油机排气微粒的采集和排气微粒物质量浓度粒径分布特性研究。研究发现:中高负荷工况下,柴油机排气微粒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呈现近似的对数正态分布特性,而且随着负荷增大峰值粒径向小粒径方向偏移;各粒径级微粒质量浓度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中高负荷时增大趋势显著;积聚模态及粗粒子模态微粒质量浓度随烟度的增大均有增大的趋势,积聚模态微粒增大趋势相对明显;同一负荷率条件下,积聚模态微粒质量浓度基本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中高负荷时微粒质量平均直径在0.32~0.56μm之间,低负荷时向大粒径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1台重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基于台架试验结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评价标准,对各个工况下的EGR和VGT阀门开度组合进行优化。经各评价标准优化结果的比较,选取折中NO_x排放和烟度的标准作为最优方案,对其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相同转速下,随着负荷的增大,EGR阀门开度先增大后减小;中等负荷下,VGT阀门开度较小,随着转速的升高,阀门开度逐渐增大;NO_x及CO排放整体较低,大负荷和高转速工况下NO_x排放显著提升,低速大负荷工况下CO排放严重升高;中等负荷下,排气烟度极低,但低速大负荷工况下烟度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朱一德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29(10)
以某型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试验,并应用FIR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进气系统参数对柴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涡流比对有效功率并非单调,当涡流比为1.5时,有效功率最大,燃油消耗率最低;增压比在4.5以内时,发动机功率会随着增压比的提高而增大;而进气温度每升高10K,有效功率下降约1 kW.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