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近日获悉,厦门金旅获成都公交空港客运有限责任公司15台CNG客车的批量订单。 2009年,我国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各大客车制造商对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但由于起步晚,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2011,(4):67-69
3月18日,春光明媚.和风送暖,重庆君豪大酒店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恒通客车快速充电纯电动客车暨2011新春新品品鉴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整齐簇新的19款恒通新品阵容强大,让人目不暇接。其中纯电动客车、大容量高峰快车、燃气LNG(含CNG)客车竖起了“三面大旗”,格外威武雄壮,给力新能源、交通干线、  相似文献   

3.
<正>尚勒乌尔法市政府在公共交通领域实施改革,增加了18辆装配艾里逊全自动变速箱的新车。北京-为加强市内公交系统建设,土耳其第八大城市尚勒乌尔法交通局最近新增了18辆装配艾里逊变速箱的TCV Karat柴油公交车。据了解,早在2014年年初,尚勒乌尔法采购了25辆装配艾里逊变速箱的TCV Karat柴油公交车,每天为165,000名乘客提供市内公交运输服务,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效率,车队决定继续采购此配置的公交车。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于1999年9月投入运营的新型CNG公交车,是由美国康明斯CNG发动机与东风大型客车底盘、北京市客车总厂设计车身而组装的低排放、低地板、新造型的11米公共汽车.首批300辆运行已进入第三年头,共行驶4 300多万公里,行驶最多的车已超过15万公里.这批新型公共汽车运行的怎样、CNG发动机是否可靠、排放水平如何、国内配套的底盘与车身有哪些不足和改进、以及后方是怎样适应新车型的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等等,是业内同行和从事清洁燃料科研人员所关心的,下面就新型CNG公交车及维护保养方式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CNG客车是压缩天然气客车的简称,即天然气加压后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作为车辆燃料利用,其是目前全球公认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在石油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及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纷纷  相似文献   

6.
江南 《交通与运输》2012,28(6):59-59
到2012年上半年,海格天然气(LNG)客车的保有量突破4000台。其中,海格LNG公路客车更是异军突起,批量进入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和内蒙等省区,领跑客车业。海格LNG公路客车缘何异军突起?原来,过去十多年我国天然气客车主要以压缩天然气(CNG)为燃料,受续驶里程短的制约,主要应用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上。海格LNG公路客车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续驶里程长,装配500立方米气瓶的公路客车安全行驶里程为500公里,最长可达800公里,  相似文献   

7.
1.我国客车环保技术应用 根据我国实施的环保新标准,欧Ⅲ排放的柴油机、CNG、LPG发动机为动力的城市客车,将成为今后的主导车型.电动城市客车、混合燃料客车目前国内开始试验性运行,预计2008年将开始投入使用.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采用压燃式而不是点燃式燃烧方式,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因此,柴油机具有功率大、油耗省、排放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燃气客车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按照天然气的化学成分和形态,可分为压缩天然气(CNG)客车、液化天然气(LNG)客车。它是一种理想的低污染车,与汽油客车相比,它的尾气排放中CO下降约90%,HC下降约50%,NOx下降约30%,S02下降约70%,CO2下降约23%,微粒排放可降低约40%,铅化物可降低100%,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是一种优良的汽车发动机绿色代用燃料。同时,它的使用成本较低,比燃油汽车节约燃料费约50%;与电动客车相比,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CNG公交客车的燃料消耗量测试参数,确定了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基于安装位置的固定气压范围,考虑到驾驶节能技术水平与乘坐人数的影响,提出了CNG质量流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场地测试,验证了CNG质量流量与燃料温度、燃料压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与环境温度、气瓶出口端压力的关系;通过运营测试,分析了CNG质量流量修正前后的差异,并验证了测试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受测试气压的限制,流量计唯一的串接位置是减压阀的出口端与低压燃气滤清器之间,CNG经过减压阀后的出口压力基本稳定在0.80~0.95 MPa之间;在运营测试结果修正中,驾驶节能技术的影响最大,最大偏差可达4%,受测公交线路的驾驶节能技术水平有87.6%的相对值介于0.9~1.1,离散度较低;当环境温度升速为4.0~4.3℃·h~(-1)时,燃料温度的变化速度基本波动于±0.61℃·h~(-1)之间,证明了燃料温度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气瓶出口端压力与燃料压力没有必然联系,其数值的减小不会影响CNG质量流量的变化;在0.80~0.95 MPa的燃料压力下,测试位置的CNG当量密度基本稳定在6.1kg·m~(-3),连续测试30km后,CNG质量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5%;经对CNG质量流量修正后,3辆测试车CNG质量流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88%、-4.04%和1.71%,因此,采用CNG质量流量计算CNG消耗量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2014,(1):80-80
纽曼CKZ6126HN4是恒通客车经过多年研发,集环保、节能、安全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成熟天然气客车产品。该车以通用化、系列化理念开发设计,外观采用方基调、小圆角的欧式造型,超宽全玻璃乘客门和超大侧窗,车身线条合理,内饰充分人性化,具有承载量大,动力强劲,环保经济,安全可靠,驾乘体验完善等高性价比优势,是高效低成本运营新典范。目前,恒通纽曼系列车型从9米拓展到13.7米,有CNG、LNG、柴油、混合动力多种燃料选择,无论是人流量大的主干道还是地形较复杂的支线,都能灵活选择,轻松应付,深受各地客户喜爱。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近日获悉,厦门金旅获成都公交空港客运有限责任公司15台CNG客车的批量订单. 2009年,我国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各大客车制造商对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但由于起步晚,产品性能与售后服务尚未完全成熟,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所差距,寻求最有效,最经济的替代燃料成为现阶段缓解环境压力的一大过渡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CNG客车是压缩天然气客车的简称,即天然气加压后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作为车辆燃料利用,其是目前全球公认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在石油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及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纷纷将发展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同时运输企业也面临油价飞速上涨的巨大压力,而节能降耗就意味着盈利,显然寻找最有效、最经济的替代燃料摆到了每一位运输老总的桌面,  相似文献   

13.
对于CNG与LNG车辆,很多有关资料都阐明这样一种观点:LNG车辆要比CNG车辆更安全、更环保。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现将CNG与LNG车辆的安全性与环保性进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4.
4月14日,土耳其第6届客车工业及零部件国际贸易展览会在伊斯坦布尔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展会由BUSWORLD KORTRIJK和HKF Trade Fairs合作举办.展会规模突破往年,企业阵容空前盛大.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很快,公交线路密集,很多公交车为后左式发动机布置,排气管上置(后车顶),车厢内宽敞舒适,服务极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压缩天然气汽车(以下简称CNG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加到约150万辆,已建成CNG汽车加气站2000余座,国内26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中推广CNG汽车的占90%以上。且无一不从公交车开始。  相似文献   

16.
从欧洲来到亚洲的TEMSA客车专家带来了一辆银色的Diamond(钻石)和一辆白色的Safari,静静地陈列在展馆内,晶莹剔透,散发着欧洲的高贵气息。这是比利时人与土耳其人的杰作。自1978年  相似文献   

17.
纵观本届客车展.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当数斯堪尼亚展台。车不多.就四辆,分别代表了旅游、公路、公交三个应用类别.还有一辆CNG天然气公交车,展现了斯堪尼亚除了传统的柴油机动力之外.在天然气发动机上面也在发力。四辆车掩映在树木、花丛之中.体现了人‘车-自然的完美融合.很好地诠释了欧6时代的环保特征。斯堪尼亚首席执行官MartinLundsted告诉《交通世界》说:“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车辆本身.更是一个系统,一个应对环保要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CNG汽车得到较快发展,在油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CNG汽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环保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是CNG车辆的安全使用,特别是CNG气瓶的安全检测问题.为了确保CNG汽车的安全使用,应对在用车CNG钢质气瓶进行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制定在用CNG汽车和LPG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一项亟待开展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开展CNG汽车和LPG汽车定期检测的基础,只有将在用的这两种汽车置于有效的监控之中,才能达到发展它们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CNG气瓶的使用现状,经过分析CNG气瓶检测的工艺流程,选用 MVC框架对气瓶检测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系统界面设计和软件开发环境需求,完整的设计了气瓶检测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方案。通过建立基于 Web的车载气瓶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气瓶检测整个过程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