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重计量系统是沥青拌和楼的核心系统,它的准确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和料的质量。2007年我们把BASTEC3000型沥青拌和楼的称重系统更换为TC-2000称重计量系统,下面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中沥青找平层起着提供沥青加铺层工作平台和防反射裂缝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原材料试验和对应性能测试,可以确定出符合工程需要的沥青找平层结构。  相似文献   

3.
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中沥青找平层起着提供沥青加铺层工作平台和防反射裂缝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原材料试验和对应性能测试,可以确定出符合工程需要的沥青找平层结构。  相似文献   

4.
排水式沥青路面表面层采用大空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下沥青面层采用密实级配沥青混凝土,并在排水式沥青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置防水粘层,同时在路肩上设置纵向测沟和横向排水管.使渗入到排水功能层的水能横向排出到路面结构以外.排水式沥青路面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玛连尼M121E190L沥青拌合站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工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基本原理、主要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双组份环氧沥青配料计量设备采用流量方式进行计量,双组份的配比精度受材料温度、黏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导致环氧沥青性能稳定性差。将流量式计量升级为称重式计量后,环氧沥青材料计量时不受温度、黏度的影响,配制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称重式计量的优势,可为后续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和提供设备及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促进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的发展, 综述了国内外沥青化学组成、微观结构理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方法; 介绍了沥青四组分物理化学性能, 蜡与杂原子对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 综合沥青胶体理论与改进的Yen模型对沥青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研究中常用的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总结了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小角散射技术、显微技术等方法在沥青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沥青应被视为一个化学连续体, 沥青中各类分子的摩尔质量、氢碳比、极性等, 按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顺序递变, 主碳链大于C40的蜡可以视为沥青质组分, 沥青中的氧、氮、硫杂原子以特征官能团的形式存在于沥青质、胶质、芳香分等极性较强的组分中, 是沥青分子结构组成的关键参数之一, 也与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能密切相关; 沥青的胶体状态是沥青黏弹行为的微观结构基础, 改进的Yen模型可以对沥青胶体理论进一步解释, 即沥青质浓度低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表现为溶胶结构, 当沥青质浓度逐渐高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中出现团簇与絮凝, 沥青微观结构由溶胶结构向凝胶结构转变; 沥青微观结构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方法包含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但2个模拟方法均对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简化, 以微观结构模拟为基础的沥青多尺度仿真方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结合沥青化学成分、沥青胶体理论与流变特征建立完整的力学本构关系将是沥青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路面层间夹层抗反射裂缝能力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夹层材料对延缓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整体结构反射裂缝的效果,在现有国内外防反射裂缝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加载方式更接近于实际的轮辙仪进行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加铺经编玻纤格栅、FHGS高强玻纤复合材料土工格栅(简称FHGS格栅)、聚酯玻纤布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4种防反射裂缝措施与直接加铺沥青面层之间防反射裂缝效果的差距。试验结果表明:加铺经编玻纤格栅、FHGS格栅、聚酯玻纤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无防反措施相比,其加铺层顶部初裂轮载作用次数分别提高了2.65,2.26,2.04,1.61倍;终裂轮载作用次数分别提高了4.34,3.97,3.31,2.61倍。考虑到尺寸效应的影响,在刚柔复合式路面的实际工程中应当优先采用FHGS格栅作为防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路的路面结构有砂石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养护维修简易和防噪等优点,被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车辆交通量日益增长,重载、超载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导加热沥青技术原理及研制的CTG3型超导加热沥青保温油罐的结构组成、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和经济效益,验证了应用超导加热沥青具有热效率高、温升快、燃料消耗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彩色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组成及结构特点,总结了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经验,同时论述了系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该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从人员,机械,物资,材料及施工现场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识别输入技术和红外线控制技术,提出了解决电子汽车衡计量系统中实现称重计量自动化、数据管理科学化、数据查询网络化、有效防止作弊问题的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网络结构、数据流程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沥青物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沥青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及其性能,通过GPC、DMA和IR分析,对沥青分子结构、物态结构,提出了新的观点,从分子运动的层面,阐述了沥青物态结构与温度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MicrosoftExcel丰富的公式、函数库和强大的图表制作功能,结合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可视化编程系统,编制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图表制作计算机辅助系统,集成了矿料设计、沥青用量设计及图表制作功能,具有快速求解、图形同步显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岩沥青是石油在自然界中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氧化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其中有的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通常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等。岩沥青以高含氮、软化点高的天然矿物元素作为主要成分,具有抗剥离、耐久、抗车辙、抗老化四大特点。针对岩沥青作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溶性,及沥青微观结构岩沥青改性混合料设计配比试验作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沥青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及其性能,通过GPC、DMA和IR分析,对沥青分子结构、物态结构,提出了新的观点,从分子运动的层面,阐述了沥青物态结构与温度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中三种常用的防反射裂缝材料为SAMI应力吸收层、土工布和玻纤格栅。通过对这三种材料的作用机理、力学性能和施工技术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这三种防反射裂缝材料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沥青拌和站燃烧系统的结构原理介绍,分析影响燃烧质量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总结沥青拌和站燃烧系统的合理应用和非标准燃烧油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沥青类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为给合料,粘结矿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面层使用沥青混合料,因而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低、耐磨性好、振动小、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