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为工程实例,探讨含水量变化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影响,总结了黄土湿陷性随含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地基处治的应对措施。指出在设计阶段要以动态分析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地基处治方案,当天然含水量接近湿陷极限含水量时,尤其要注重方案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的定义及鉴别指标 对软土的定义特征与成因类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B7)对软土定义为: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对软土的含义已基本取得共识.对软土地基的鉴别通常按照天然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天然空隙比、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和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综合鉴定.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简介 某公路工程位于浙江省境内.公路全长4.235km,其中需要进行技术处理的软土路基长度就达到3.225km.由于浙江省属于多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大,因此公路工程路基的基底层的含水量非常大,地基中的纵向淤泥为3~12m不等,地基横向的下卧力比较大.导致路基向不同方向倾斜。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及其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土体中含水率超过30%的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充填土、杂填土及其它高压缩性土体,该类土体一般存在于滨海、湖沼、谷地以及河滩附近,其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以及抗剪强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1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1.1地基沉陷 地质不良,由此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南方地带多有软土,此类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常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新高速公路盐渍土软地基基本特性,地基含水量,盐碱情况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治方案及处理效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工程压实黄土崩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土的崩解影响因素,指出压实土的含水量、压实度是影响崩解的主要因素.通过自行研制的崩解仪进行了压实黄土浸水崩解实验,分析归纳了压实度、含水量对崩解性的影响规律,即崩解速度随压实度增大、含水量增加而减小,并存在最大崩解含水量.土的崩解性反映了土的可蚀性,在工程水土保持研究中可用崩解速度作为土的可蚀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在太行山东麓的南起邯郸北至保定.及张家口地区的桑干河谷地,在地表部位普遍存在着带湿陷性、天然含水量在20%左右的软弱地基。  相似文献   

9.
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多种路基土质。各种地基中,不少为软弱地基和不良土。其中这类土总的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且沉降稳定历时比较长。关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成为公路建设中颇为关注的问题。井点降水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降水费用最低,施工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土建工程上一般把压缩程度高、受力面积大、含水量大、承载强度低的软性土质叫做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构成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他承载强度低的土质。在很多地区的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一般都在36%~76%上下浮动,而饱和度达到惊人的97%,液限根据不同地区的土质区别因此在30%~65%.而塑性参数也根据地区不同.数值也保持在15~32。因此大体上可以说让软土地基是一种耐受力很低并且沉降幅度相当大且具有胀缩性、液化性等特点的不适合土建的不良土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工程中往往遇到一些工程地质不良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慢等。由于软土地基的这些物理、力学特性给公路建设带来不少弊病,有的甚至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如果在这类地基上修建公路,若处理不当,则会引起道路质量的降低甚至破坏。可能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的特性软土,是指强度较低,压缩性程度高的松软土层,通俗来说类似于日常见到的淤泥。软土具有高含水量、抗压程度低、孔隙大、承载能力弱的特点。在这样的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极易导致道路沉降、塌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损失,还会对公路上的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特性的软土地基制定合理的施工及处理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含水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测定方法的优劣,为今后研制新的含水量测定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与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或沿海地区拥有大量的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大.空隙也大,所以受压时容易产生收缩,致使路基遭受破坏.所以无论公路或铁路路线经过时.为了有效地减少沉降量,提高地基承载力,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目前,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袋装砂井法、塑料排水板法、水泥粉喷桩、水泥搅拌桩、  相似文献   

15.
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建议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高火挡位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翻浆是路基施工中最常见的水损害形式。路基土方填筑过程中.由于土方本身含水量过大或路基碾压成型前遇雨.在碾压过程中易产生翻浆.发生“弹簧”现象。  相似文献   

17.
软土及软土地基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前言我国幅员辽阔,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多种路基土质。各种地基中,不少为软弱地基和不良土。其中这类土总的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含水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控制因素。以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含水量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含水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河南南邓高速公路No.3合同段位于南阳市境内,全线总长7.3km,其中路基长约3.5km.穿越农田.路堤填料均需要从农田内取土.经调查.沿线土质均为粘性土.由于本地区年降雨量达703.6~1173.4mm.雨量充沛.当地沟壑纵横、地下水位极高.多数地段下挖1m就出水.土体天然含水量高达32%~38%.远远超过标准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14%~16%),属于过湿土的范围,其塑性指数在26~30之间。按规范要求.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