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中超 《水运管理》2011,33(11):14-17
为改善长江航道通航环境,在长江镇扬河段深化实施船舶定线制,针对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水道存在的通航“瓶颈”,通过对和畅洲左汊水文特征、河道演变情况等自然条件的分析,提出设标方案和航路航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海上交通安全法》关于海上交通事故(简称“海事”)调查处理中“查明原因,判明责任”一语的内涵进行辨析,以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明主管机关在海事查处中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运》2005,(5):3
“和谐”(harmony),在古希腊语中(harnonia)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乐,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在我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和征象;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和”具有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内涵。  相似文献   

4.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这是自居易在《秘书省中亿旧山》一诗对唐代管理文书档案的小公务人员的赞美。“兰台”一词之出典“兰台”一词,古籍记载是春秋战国楚台名。唐·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云:“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兰台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县东。《全唐诗典故辞典》说:“兰台一词典出《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五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后用兰台风喻指快意的爽风。李贺诗《罗浮山父与葛篇》云:“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这里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早出现的“档案”概念 “档案”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现存清代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册》(汉文正本)中就有“部中无档案”之语。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杨宾《柳边纪略》中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最高院扣押与拍卖船舶规定》中关于船舶“活扣押”的相关规定作出探讨,认为船舶“活扣押”应当被认定为是一种行为保全措施,由船籍港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管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中有关行为保全的担保方式和数额、期限、方式、作出裁定的期限和失效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李为 《中国海事》2021,(4):23-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描绘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体交通人倍感兴奋、倍受鼓舞、倍添力量。海事部门肩负着“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的神圣使命,在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责无旁贷。《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  相似文献   

8.
杨玲 《珠江水运》2012,(11):58-60
南宁,简称“邕”。这个会意字,指的是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康熙字典《说文》就有云: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入夜帆灯千万点,满江钰闪似兴浮”描绘的正是古时邕州水运繁盛的景象。古人的智慧向我们证明了:南宁,自古就是水城。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一航局、二航局接连中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和畅洲和仪征水道整治工程,中标总额约18亿元。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河段全长约227 km,主要施工内容是整治长江福姜沙、口岸直、和畅洲、仪征4个重点碍航水道,将12.5 m深水航道由南通天生港区上延至南京新生圩港区。一航局中标的和畅洲标段位于江苏镇江与扬州之间的镇扬水道,属于镇江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0.
《游艇业》2012,(10):14-14
今年8月份受邀去了美国参观缅因州的游艇产业,位于美国东北角的缅因州,不同于东海岸“世界游艇之都”的劳德代尔堡那般热情火辣。缅因州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天一色,更有回归自然之感。那里的人更爱在自然中运动,享受“天人合一”的惬意。这让我想起法国人雅克一阿塔利在《21世纪词典》中对奢侈的新定义“奢侈不再是积累各种物品,而是表现在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回避他人、塞车和拥挤上。  相似文献   

11.
从探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19条入手,提出“船舶的驾驶和航行规则”应分为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和船舶在“非互见”中的行动规则的观点。并指出,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船舶会遇,同样存在着“互见”与“非互见”两种情况。同时,对中文版《规则》提出了两处修改建议和对英文版《规则》提出了一处修改建议。旨在能使《规则》的表述更确切,更好地指导船舶的驾驶和航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是GB7452《船体振动评价基准》和GB7453《船体振动测量》的起草人之一。编者认为:为了能使有关设计、造船和验船单位对船舶振动的测试有正确的理解并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必要的商榷和“补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从福姜沙南水道、福姜沙北水道、丹徒直水道、和畅洲北水道现状分析着手,提出了开通福姜沙、和畅洲北水道上行航路的论点,并详细论述了开通福姜沙、和畅洲北水道上行航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一步法”人字架焊装工艺》在《造船技术》1984年第3期刊出后,受到同志们的关注。李世安同志在《对“一步法”人字架焊装工艺的几点不同看法》(以下简称《看法》)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及观点。在此,再谈谈我对“一步法”人字架焊装工艺(以下简称“一步法”)的体会,供关心这一工艺的同志参考。1.采用人字架与撑臂分开的结构有如下优点: (1) 便于控制、调节焊接变形。最后的焊接归结为两个X型坡口的焊接,实践证明其焊接变形的控制很直观,易掌握;而且焊工的工作环境比在艉舱内好得多,可以从容施焊,更有利于严格控制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15.
李原 《航海》1999,(3):39-42
历史的进程,总是不以某些“强权”为转移的。曾经强取豪夺,曾经费尽心机,曾经为美利坚合众国带来“黄金般利润”的巴拿马运河,在迎接新世纪曙光时,终于能昂首挺胸,以主人的名义,笑迎天下客。百年沧桑,将运河之水涤荡得更欢更畅。  相似文献   

16.
张迅 《集装箱化》2005,(12):20-22
两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业内已闻名遐迩的“箱位比”,在刘鼎铭教授主编的《集装箱化与现代物流辞典(2003年第一版)》中,并没有收录这一术语。这是怎么回事?1什么是箱位比既然在《集装箱化与现代物流辞典》中没有查到“箱位比”的定义,我就求助于网络世界,在“G O O G L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概念的提出、发展、推广过程,展示其历史沿革。结合《直属海事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及与一线执法人员的交流情况,分析实务层面存在的疑点,并针对性提出工作建议,为更有效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丘克辉同志在《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考》(载《航海》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中,介绍了学术界、航海界对宝船尺度的不同意见,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查阅有关史料,我认为,《明史·郑和传》关于宝船尺度“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记载是正确的,不能轻易否定。明代人对宝船尺度的记载并非仅见于《<瀛涯胜览>序》。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载:“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刺诸国。通计官校、旗员、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笔者按:《明史》作‘六十二’。一艘之差,显为记误或  相似文献   

19.
港字小考     
<正>语言变化是常川不断的,古代语词往往与今义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对各种语言语源的探索,可以寻求出各民族的习俗、观念、经济结构等形成的原因。通过汉、英“港”字古往今来词义演变的分析比较,来推究中国和西方各自对港口功能的不同认识,进而还原出港口在各异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并藉此研究我们如何进一步吸收世界港口文明,让古老而又现代的水运,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先讨论汉语中“港”字演变的来龙去脉。 “港”字在汉代即已出现。(汉)马融《长笛赋》中有“港洞坑谷”的语句。但这个“港”字的意义是“深、空”的意思,全无今日“港口”之意。可能在汉代“港”算不上常用字,经书中也不出现这个字,因此在中国第一部字典汉代许慎所编的《说文解字》中并未收录。 至唐代,“港”字有了新义。(唐)韩愈《送王秀才序》中有“犹航断港绝潢”。这里的“港”指的是大水别出的支流,但又似有港湾之意。 至北宋,可能是“港”字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徐铉等在校订《说文解字》的,新补时俗通用而为《说文》所不载者402字附于正文之后,“港”字即为大徐本《说文》收录于十一上水部新附字中的第15字。经过九百多年,“港”字终于登堂入室,正式进入了中国的字典,但释义仍为“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航海》1992,(4)
有一位先哲曹说过:“每个人都拥有一笔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自己走过的路。”在科学的春天里播种的《航海》杂志,已经度过了十三个春秋。你们——广大读者和作者——和我们也从此情系《航海》,辛勤“耕耘”了十三个年头。我们曾经有过难以忘怀的欣喜和自豪。是,你们给我们捎来了热情洋溢的话语,夸赞《航海》是一朵“奇葩异花”,是黎明前升起的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