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测量不同垂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工况下地铁车体门窗对角的变形,分析车体内部负载、车体顶部设备以及车体所受纵向力对车体门窗变形的影响,为地铁车辆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出口澳大利亚大轴重矿石车为对象,分析了车体纵向载荷对横向变形的影响。重点测量了侧墙横向变形量和中梁垂向变形量。试验结果表明,车体纵向刚度足够大时,在正常运用条件下纵向载荷对车体横向变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货车车体疲劳载荷谱的编制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5000t重载列车的动应力测试,参照AAR机务标准,编制了车体测点应力谱、心盘载荷谱、纵向载荷谱以及侧滚载荷谱。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C70型通用敞车车体进行了计算,并利用编制的载荷谱计算车体测点的损伤,然后与按照应力谱计算出的损伤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载荷谱,最后分析了利用分力谱来计算车体损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体结构垂向总载荷和纵向力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地铁车辆车体强度载荷值不统一的现状 ,通过与国内外地铁强度规范的比较及计算分析 ,并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 ,提出我国地铁车体的垂向载荷和纵向力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以CKD7F型机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关键部件的应力,指出车体轻型化设计中应当注重的地方,提出了结构件要尽量兼顾垂直载荷和纵向载荷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神华集团C_(80)万吨列车车体载荷谱实测试验,编制了符合神华集团自有铁路线路特征的车体垂向、纵向、侧滚和扭转载荷谱。基于AAR标准中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和焊接接头疲劳特性,计算不同编组位置车辆关键部位损伤值,基于此评估C_(80)车体关键部位疲劳寿命。通过对比载荷谱下损伤和实测应力损伤并优化载荷谱校准系数,使载荷谱符合实际工程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TRIZ创新方法,通过建立机车车体组件模型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将得出的创新方案应用于30吨大轴重机车车体的创新设计,并对其进行纵向载荷工况验证,结果表明:创新设计后的车体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载重100t运煤专用敞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底架结构分别为平底、双浴盆和单浴盆模式时对车体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纵向载荷作用下,平底、双浴盆结构车体的中梁与枕梁连接处和单浴盆结构车体的斜向梁与边梁连接处的应力较高,浴盆结构有利于降低由地板压力和侧墙压力引起的立柱根部弯曲应力。3种结构的车体中梁挠度相当,单浴盆结构车体的纵向刚度最小,扭转刚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介绍出口20 t轴重米轨集装箱平车的设计要求、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重点阐述车体组成部件底架、集装箱锁闭装置的设计。对车体垂向弯曲刚度、车体静强度和锁闭装置的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载荷及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下挠均不大于10 mm,在车体预上挠10 mm~14 mm的工艺设计条件下,车体未出现下挠,挠跨比小于1/700;在额定载荷与纵向力合成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点出现在装载2只20 ft集装箱在重车顶车工况下的侧梁下翼面处,应力为254 MPa,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在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应力,车体未发生永久变形和裂纹。在不同载荷作用下锁闭装置产生的应力,均小于材料许用应力。整车的限界通过试验、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某复杂轨道车辆车体底架中部纵向连杆结构承受纵向压缩载荷的能力,分别将纵向连杆离散成体单元和壳单元,对整车模型进行纵向压缩工况计算,分析2种常规建模方式的计算结果差异和缺陷。为了解决以上2种常规建模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子模型中对纵向连杆关注区域全部使用体单元建模的方法来得到纵向连杆区域精确的应力结果,并根据精确计算结果对该区域的局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车体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过程中,为了解决常规建模方式存在的问题,在合理选择切割边界的情况下,采用子模型技术可以更加快速精确地获得关注区域的应力结果;在车体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刚度的协调性有利于提高车体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机车轴重转移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空间耦合的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机车的轴重转移现象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阐述了机车二系纵向剪切刚度和机车加速度对轴重转移的影响,揭示了驱制单元车体半悬挂机车轴重转移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重载电力机车车体的结构设计技术及特点,对比了3种和谐型机车车体底架结构刚度参数及主要差异,计算分析了车体纵向断面的结构力流,进行了车体整体结构优化分析与对比,利用子模型进行局部结构应力的优化计算,深化了重载电力机车车体结构设计及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机车调簧是保证机车轴重分配均匀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SS4型电力机车以及轴式为B0-B0的电力机车调簧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此类机车达到最优轴重分配提出了相应的调簧寻优思路;同时,对轴式为B0-B0的电力机车,给出了当轴重分配达到部颁标准时机车重心纵向偏离所允许的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国内外机车增黏原理及采用的增黏方式,分析轮轨增加增黏颗粒的影响,从保护机车车轮和钢轨的角度提出大轴重机车轮轨增黏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机车重量、轴重和轮重的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机车重量、轴重和轮重计算的目的,给出了轴重和轮重计算的力学模型,并介绍了目前计算中采用的标准和考察的项点。  相似文献   

16.
以120 km/h速度等级8轴货运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在大秦线测试了其牵引2万t重载组合列车时的车钩纵向载荷、牵引装置纵向载荷、主要承载件动应力的时间历程,根据雨流计数法获得了相应的载荷谱(应力谱),可用于类似结构大功率机车车体、车钩及牵引装置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并可用于作为相关部件的可靠性试验评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外重载货车典型转向架的技术特点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回顾了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历程以及成熟的关键技术,总结了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现状。针对发展我国大轴重货车转向架的轴重、速度、车轮直径、设计原则和评价准则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研发大轴重货车转向架应当关注的噪声、径向性能、模态及轮轨磨耗动态分析等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线路允许的条件下,开行大轴重货运机车是解决货运紧张矛盾的主要办法。结合正在设计的某型33t大轴重机车转向架结构,计算分析了一系软、二系硬和一系硬、二系软两种设计方案的33t轴重机车的轮轨力。通过与25t轴重机车的轮轨作用力比较,得出了33t轴重机车的轮轨力增加幅度。同时,分析了一系横向刚度变化对此33t轴重机车横向轮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某35 t轴重机车车轮辐板形状进行优化,在曲线及道岔通过工况时,优化后的车轮辐板最大等效应力小于优化前,并且通过轮辐板优化降低了车轮质量。提出大轴重机车车轮辐板优化后形状的主要特征,为同类型车轮辐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牵引系统的结构,重点包括变压器、变流器和电机三大主要部件的参数匹配设计,为重载电力机车牵引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