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水损坏己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之一。研究如何防止和解决沥青路面的水损害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名胜古迹、生活居住区都属于环境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联系全国和世界、水陆空并举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家瑞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3):40-42,55
利用中压水作载热体对道路沥青加热熬炼,是90年代初在我国公路部门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长沙公路总段桥头铺油场的技术改造,阐述了中压水加热工艺的设计计算和结构特点,并介绍了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冷再生技术作为路面基层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定性及抗冻性好等特点,并且可节约投资,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是适合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理想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公路环境保护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在加快,这都致使人们对行车速度、荷载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路基承受着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并承受水、冰冻等自然因素的作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公路环境保护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道路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道路基层施工对道路工程质量来说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水稳基层的特性良好,具有抗冻性、水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道路基层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就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它特有的优势逐渐得到青睐。在施工过程中胀缝和缩缝的设置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路面半刚性基层在没有设置胀缝或缩缝情况下会出现膨胀起拱及收缩开裂现象,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局部破坏,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和安全,损坏了公路的社会形象。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车辆荷载等级也不断提高,随之对路面水稳基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稳基层伸缩缝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环境的定义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的水损坏是一个普遍现象,导致路面产生水损坏的因素很多,有路面结构本身存在的种种不足、混合料的抗水损坏能力不足、施工和管理的内部原因,也有交通量大、超重车多和行车渠化、气温升高等外部原因,但水是造成水损坏的根本诱因是无庸质疑的。本文通过对水损坏的分类、不同损坏发展阶段和水的来源这一专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养护对策进行阐述,供公路养护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兴海 《江苏交通》2001,(11):16-17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道路运输的大发展,“弃水走陆”日趋严重。要刹住交通所属航运企业的萎缩,要大力扶持新兴航运业的发展,要将个体、社会运输船舶纳入公司化经营,要为航运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南通内河航运业走出低谷,重振辉煌。  相似文献   

15.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纳米受限水通道的构型与设计是对纳米受限水进行分子动力学研究的最关键步骤之一,受限水在微观通道内的流动行为经常呈现出与传统宏观流体理论截然不同的形式。本文重点围绕以碳基材料为主体的纳米受限水通道的构型与设计,结合近期国内外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综述,主要介绍了纳米受限水在海水淡化、医学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纳米受限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了道路交通建设与营运期间产生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阐述了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量重载超载现象严重,致使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尤以重车作用下的水损病害和纵横向裂缝最为严重,如唧浆、坑槽、拥包和裂缝网裂处沉陷等,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与安全,并且路面性能衰减和病害的发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以石黄高速为例介绍了路面的全面维修,恢复路面的服务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的水损坏是一个普遍现象.导致路面产生水损坏的因素很多,有路面结构本身存在的种种不足、混合料的抗水损坏能力不足、施工和管理的内部原因.也有交通量大、超重车多和行车渠化、气温升高等外部原因.但水是造成水损坏的根本诱因是无庸质疑的。本文通过对水损坏的分类、不同损坏发展阶段和水的来源这一专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养护对策进行阐述,供公路养护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涛 《北方交通》2010,(3):108-110
从自然环境条件、供水水源、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社会环境保护、交通技术方面和地质地形条件等9个方面阐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的环境保护,为服务区的选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原因,分析了水损害的机理,并从材料选择、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与发展,沥青路面的水损坏问题越来越引起道路工作者的重视。所谓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指沥青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